自8月13日起,A股成交额已连续10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大关

“天量”成交中,鲁股分得几杯羹

2025-08-27 作者: 胡羽 来源: 大众日报
  □资料:胡羽 制图:于海员
  □ 本报记者 胡羽

  8月26日,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全天成交额27098亿元,超2800只个股上涨。自8月13日起,A股成交额已连续10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大关。
  而就在前一日,A股市场成交金额突破3万亿元,创出A股史上第二高,仅次于去年10月8日的3.48万亿元成交额。股市分析中,股票或大盘创下一段时期以来的单日最大成交量通常被称为“天量”,是一个市场即将发生重大转折的警示信号。“天量”成交释放什么信号?鲁股表现如何?接下来市场行情又将作何表现?
鲁股表现如何?
成交额超10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超74%

  成交额直接反映市场资金流动规模与投资者参与热情,是衡量股市活跃度的重要指标。
  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A股累计成交额已达236.82万亿元,超越历史上大多数年份的全年成交额,仅次于2021年、2024年和2015年。这一数据反映出今年市场活跃度的显著提升。
  在全国市场整体向好的背景下,山东上市公司表现突出。今年以来,鲁股累计成交额突破10.81万亿元,较去年同期的6.19万亿元大幅增长超74%。仅8月25日单日,山东板块成交额即达1286.44亿元,其中中际旭创、浪潮信息成交均超百亿,成为引领区域交投活跃的重要力量。
  鲁股成交额大幅增长的背后,是产业结构优化与多元资本格局的形成。从行业来看,机械设备、信息技术、汽车零部件、化工等行业表现强劲,龙头企业如中际旭创、浪潮信息、歌尔股份、潍柴动力等带动效应显著,同时中小盘个股活跃度也明显提升。
  从板块分布看,主板仍是主力,创业板、科创板及北交所也迅速增长,反映出山东资本市场层次日益丰富、投资者结构不断优化。
  成交额的持续放大,往往意味着资金正积极涌入市场,为股价上涨提供了重要的流动性支撑。截至8月26日,26只鲁股涨幅超过100%,主要集中于化工、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其中,联合化学以市值增长369.6%位居鲁股阵营榜首。

资金从哪儿来?
政策引领、外资回流、居民资产配置转向

  巨额成交背后,是多方资金的汇聚与流动。
  “成交额突破3万亿元,说明A股已处牛市,流动性宽松、外资回流及存款‘搬家’,都是推高市场成交额的因素。”知名经济学家盘和林表示。
  政策层面持续释放暖意,为市场注入稳定预期。货币与财政政策保持宽松取向,特别是“两新”“两重”政策有效拉动了内需,对资本市场提供了稳定的支持。
  外资回流成为重要推手。国信证券分析显示,美元指数回落、美债实际利率下行以及主要央行的降息政策,为非美市场带来了增量流动性。美元流动性宽松降低了融资成本,推动资本大规模流入新兴市场,A股在这一全球资金轮动中受益显著。根据Wind数据,截至8月21日,外资机构持有A股市值约为2.5万亿元,相比2024年末增长8%,占A股总流通市值的2.72%。这一增长反映了外资对中国资产的长期看好,尤其是在科技创新、新能源等领域。
  居民资金入场积极性也有所提升。中金公司最新研报指出,市场活跃度提升、增量资金入市的来源之一是居民存款“搬家”的初步显现。从资金流向上也能看出,8月2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49.29亿元,而小单资金净流入571.52亿元,显示中小投资者参与热情高涨。上海证券交易所数据显示,今年7月,A股新开户数达196.36万户,同比增长70.54%,环比增长19.27%。从结构看,7月新开户投资者中,个人投资者达195.4万户。
  对于存款“搬家”的后续趋势,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了更深层次的制度性基础:“这不仅取决于短期市场行情的表现,更取决于居民资产配置结构的深度调整以及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完善、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投资者保护机制的健全以及市场监管的有效性等诸多深层次因素。”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财富管理市场的持续发展以及居民资产配置需求的多元化,存款向资本市场的合理有序迁移是大势所趋。但是,这一过程将是渐进的、结构性的,需要资本市场自身不断地成熟和完善作为支撑,也需要投资者资产配置观念的逐步转变。

后续走势如何?
慢牛格局可期 理性看待风险

  A股成交额突破3万亿元,既是对当前市场热情的印证,也引发了对后市能否持续的思考。综合多家机构观点来看,市场中期向上趋势已成共识。
  盘和林指出,短期内继续看高,但也提示牛市周期通常不超过一年,需理性看待上涨节奏。
  开源证券分析认为,流动性与政策预期继续支撑估值扩张,市场有望迎来盈利与估值的“双击”。在这一背景下,指数中枢有望进一步上移,两市总市值增长态势有望延续。
  信达证券策略分析师樊继拓称,目前市场已形成“流动性牛市”共识,从经济逻辑层面来看,预期仍偏谨慎,投资者尚未将牛市与经济发展阶段特点充分结合,这也是此前指数未能加速上涨的原因之一,表明牛市尚未进入后期,宏观叙事的形成过程较为缓慢。整体来看,樊继拓预计,当前市场对牛市的解释尚未上升至股市对经济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高度,板块机会也尚未更大范围扩散,股市大概率仍处于牛市中期。
  行情热闹背后,风险隐患不容忽视。普通投资者如何穿透股价表象、挖掘真实价值?业内人士提醒,要警惕缺乏基本面支撑的估值泡沫,避免“追涨杀跌”,可持续跟踪公司财报,通过连续2至3个季度的数据变化,持续验证企业成长逻辑。
  □ 本报记者 胡羽

  8月26日,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全天成交额27098亿元,超2800只个股上涨。自8月13日起,A股成交额已连续10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大关。
  而就在前一日,A股市场成交金额突破3万亿元,创出A股史上第二高,仅次于去年10月8日的3.48万亿元成交额。股市分析中,股票或大盘创下一段时期以来的单日最大成交量通常被称为“天量”,是一个市场即将发生重大转折的警示信号。“天量”成交释放什么信号?鲁股表现如何?接下来市场行情又将作何表现?
鲁股表现如何?
成交额超10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超74%

  成交额直接反映市场资金流动规模与投资者参与热情,是衡量股市活跃度的重要指标。
  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A股累计成交额已达236.82万亿元,超越历史上大多数年份的全年成交额,仅次于2021年、2024年和2015年。这一数据反映出今年市场活跃度的显著提升。
  在全国市场整体向好的背景下,山东上市公司表现突出。今年以来,鲁股累计成交额突破10.81万亿元,较去年同期的6.19万亿元大幅增长超74%。仅8月25日单日,山东板块成交额即达1286.44亿元,其中中际旭创、浪潮信息成交均超百亿,成为引领区域交投活跃的重要力量。
  鲁股成交额大幅增长的背后,是产业结构优化与多元资本格局的形成。从行业来看,机械设备、信息技术、汽车零部件、化工等行业表现强劲,龙头企业如中际旭创、浪潮信息、歌尔股份、潍柴动力等带动效应显著,同时中小盘个股活跃度也明显提升。
  从板块分布看,主板仍是主力,创业板、科创板及北交所也迅速增长,反映出山东资本市场层次日益丰富、投资者结构不断优化。
  成交额的持续放大,往往意味着资金正积极涌入市场,为股价上涨提供了重要的流动性支撑。截至8月26日,26只鲁股涨幅超过100%,主要集中于化工、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其中,联合化学以市值增长369.6%位居鲁股阵营榜首。

资金从哪儿来?
政策引领、外资回流、居民资产配置转向

  巨额成交背后,是多方资金的汇聚与流动。
  “成交额突破3万亿元,说明A股已处牛市,流动性宽松、外资回流及存款‘搬家’,都是推高市场成交额的因素。”知名经济学家盘和林表示。
  政策层面持续释放暖意,为市场注入稳定预期。货币与财政政策保持宽松取向,特别是“两新”“两重”政策有效拉动了内需,对资本市场提供了稳定的支持。
  外资回流成为重要推手。国信证券分析显示,美元指数回落、美债实际利率下行以及主要央行的降息政策,为非美市场带来了增量流动性。美元流动性宽松降低了融资成本,推动资本大规模流入新兴市场,A股在这一全球资金轮动中受益显著。根据Wind数据,截至8月21日,外资机构持有A股市值约为2.5万亿元,相比2024年末增长8%,占A股总流通市值的2.72%。这一增长反映了外资对中国资产的长期看好,尤其是在科技创新、新能源等领域。
  居民资金入场积极性也有所提升。中金公司最新研报指出,市场活跃度提升、增量资金入市的来源之一是居民存款“搬家”的初步显现。从资金流向上也能看出,8月2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49.29亿元,而小单资金净流入571.52亿元,显示中小投资者参与热情高涨。上海证券交易所数据显示,今年7月,A股新开户数达196.36万户,同比增长70.54%,环比增长19.27%。从结构看,7月新开户投资者中,个人投资者达195.4万户。
  对于存款“搬家”的后续趋势,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了更深层次的制度性基础:“这不仅取决于短期市场行情的表现,更取决于居民资产配置结构的深度调整以及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完善、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投资者保护机制的健全以及市场监管的有效性等诸多深层次因素。”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财富管理市场的持续发展以及居民资产配置需求的多元化,存款向资本市场的合理有序迁移是大势所趋。但是,这一过程将是渐进的、结构性的,需要资本市场自身不断地成熟和完善作为支撑,也需要投资者资产配置观念的逐步转变。

后续走势如何?
慢牛格局可期 理性看待风险

  A股成交额突破3万亿元,既是对当前市场热情的印证,也引发了对后市能否持续的思考。综合多家机构观点来看,市场中期向上趋势已成共识。
  盘和林指出,短期内继续看高,但也提示牛市周期通常不超过一年,需理性看待上涨节奏。
  开源证券分析认为,流动性与政策预期继续支撑估值扩张,市场有望迎来盈利与估值的“双击”。在这一背景下,指数中枢有望进一步上移,两市总市值增长态势有望延续。
  信达证券策略分析师樊继拓称,目前市场已形成“流动性牛市”共识,从经济逻辑层面来看,预期仍偏谨慎,投资者尚未将牛市与经济发展阶段特点充分结合,这也是此前指数未能加速上涨的原因之一,表明牛市尚未进入后期,宏观叙事的形成过程较为缓慢。整体来看,樊继拓预计,当前市场对牛市的解释尚未上升至股市对经济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高度,板块机会也尚未更大范围扩散,股市大概率仍处于牛市中期。
  行情热闹背后,风险隐患不容忽视。普通投资者如何穿透股价表象、挖掘真实价值?业内人士提醒,要警惕缺乏基本面支撑的估值泡沫,避免“追涨杀跌”,可持续跟踪公司财报,通过连续2至3个季度的数据变化,持续验证企业成长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