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圈窄?害怕尴尬?团组织探索青年“脱单”新场景
官方当“红娘”,有啥不一样?
2025-08-2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齐静
本报通讯员 张楠
野外露营、湖边音乐会、非遗手作体验……今年来,多场青年线下交友活动在山东各市相继开展,吸引了众多青年朋友。这些活动的背后有一个共同策划人——团组织。
青年人是最具朝气活力的群体,但生活节奏快、社交圈子窄、不喜欢传统交友模式等,让很多人不愿走出“社交舒适圈”。今年,团省委在全省推出“脱单计划”,希望通过打造更多青年人喜闻乐见的交友场景,改变这一情况。
团组织当“红娘”,到底有啥不一样?
走出“小圈子”,比想象中要难
了解传统茶饮到现代奶茶的演变历程,通过糖度、茶底、小料的自由搭配,和小伙伴合作完成一杯专属饮品……今年夏天,95后单身女生李颖和60余位青年小伙伴,参加了由团临沂市委、临沂市青年联合会举办的“周末下班见·奶茶有约”青年交友活动。“虽然大家互不认识,但聊的是青年人的共同话题。”李颖说,这是自己第一次参加这类活动,体验还不错。
在临沂市国企工作的李颖一直盼望能遇到自己的另一半。但从外地毕业来临沂工作的这几年,李颖认识的新朋友屈指可数。李颖坦言,自己曾尝试通过互联网和社交App交友,但效果不太好,“很多人身份真假难辨,很难建立深入的朋友关系。”
26岁的单身小伙儿刘琦家在临沂,但也和李颖有着相似的烦恼。“家里给介绍过不少同龄人,但一想到是以相亲为目的,见面时就会不自然。”刘琦说,自己最喜欢由朋友张罗的社交活动,一群年轻人聚在一起做感兴趣的事。
如今,像李颖和刘琦一样的青年人不在少数。一方面,他们内心渴望结交新朋友,希望可以多参加轻松、有趣的线下活动,通过更自在的方式找到挚爱之人;另一方面,他们又面临着社交圈窄、不愿相亲、害怕尴尬等问题。“了解到青年人这些情况后,我们确定‘脱单计划’的目标,就是为青年人搭建一个可以开心、舒心又安心交友的载体平台。”团省委青年发展部相关负责人说。
相亲太功利?“轻社交”受追捧
从期待单位组织的交友联谊活动,到看到活动流程后的退缩,聊城市95后小伙儿张威这几天的心情犹如坐过山车。“我是典型的I人(指内向者),不擅长在很多人面前展示自我,我更想参加具有‘轻社交’特点的交友活动。”张威说。
什么是“轻社交”?刚参加了一场“相亲味”十足的交友活动的27岁女孩杨丽给出答案,“以相似的兴趣爱好或共同话题为主题开展的交友活动,在感受上明显好于以相亲为目的的交友活动。”杨丽认为,“轻社交”功利性不强,大家见面后玩在一起,通过交流互动去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而不是只关心房子、车子等现实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这届年轻人在婚恋交友过程中有强烈的“随缘”心理,更倾向于享受交友过程,希望将交友过程融入兴趣集会、健身运动、生活技能培训等多元化场景之中,而非带有明确目的性、功利性的交友活动。从前两年火爆的“搭子文化”到如今流行的“轻社交”,反映出的是当前年轻人对于婚恋交友服务需求的转变。
对于这一情况,“有你青年”青年社交俱乐部主理人刘文豪感触很深。俱乐部成立两年多来,“有你青年”举办过户外露营、聊愈沙龙、观影社交、创意手作等多种主题的“轻社交”活动,颇受青年人喜爱。“吸引青年人参加交友活动,不仅要善于发现他们的兴趣点,还要有一个靠谱的活动协调人,这非常考验组织方的能力与智慧。”刘文豪说。
团省委上述负责人也表示,虽然“轻社交”受追捧,但策划组织过程并不容易,这也是市场上此类活动较少的原因。“目前,我们鼓励各地分主题开展婚恋交友活动,包括既有兴趣类交友活动,如剧本杀、萌宠派对等,也有拓展类交友活动,如户外露营、飞盘游戏等,还有文化体验类交友活动,如短途旅行、国潮手作等。”
年轻人的“局”,团组织来组
每个周末,“爱情巴士”在济南山师东路6号创意园准时发车,通过打卡城市地标,边旅行边社交。“报名时有些顾虑,担心官方组织的活动太正式。不过,组织方很快联系了我,设计的‘破冰互动’也挺有趣,关键是活动让人放心,毕竟是组织‘审核’过的。”参加“爱情巴士”活动的单身女生宋丽丽说。
靠谱、安全,这是参加“脱单计划”的青年人都会提的一点。活动中,个人信息由团组织工作人员或公益红娘等进行审核,能保证信息安全、加强匹配度。团组织当“红娘”的优势就是消除单身青年的被骗顾虑,让他们轻松自在地进行交友互动。
此外,各地团组织也会建立反馈机制,以此提升青年交友活动质量。团济南市委青年发展部负责人介绍,为确保“爱情巴士”活动能更好开展,相关工作人员会不定期对活动参与者进行回访,收集意见建议,把可行内容融入活动中,“有人提议加入一些新的、好玩的互动内容,我们都会认真考虑一下。”
密切联系服务青年是各级团组织的重要工作之一,回应青年人婚恋交友观念变化,“脱单计划”系列活动应运而生。截至目前,全省开展各类“脱单计划”活动超百场,这其中或许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其种种探索仍值得肯定。“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广泛争取各类资源,探索更多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交友活动、阵地、产品,用心用情破解青年婚恋交友难题。”团省委青年发展部相关负责人说。
本报通讯员 张楠
野外露营、湖边音乐会、非遗手作体验……今年来,多场青年线下交友活动在山东各市相继开展,吸引了众多青年朋友。这些活动的背后有一个共同策划人——团组织。
青年人是最具朝气活力的群体,但生活节奏快、社交圈子窄、不喜欢传统交友模式等,让很多人不愿走出“社交舒适圈”。今年,团省委在全省推出“脱单计划”,希望通过打造更多青年人喜闻乐见的交友场景,改变这一情况。
团组织当“红娘”,到底有啥不一样?
走出“小圈子”,比想象中要难
了解传统茶饮到现代奶茶的演变历程,通过糖度、茶底、小料的自由搭配,和小伙伴合作完成一杯专属饮品……今年夏天,95后单身女生李颖和60余位青年小伙伴,参加了由团临沂市委、临沂市青年联合会举办的“周末下班见·奶茶有约”青年交友活动。“虽然大家互不认识,但聊的是青年人的共同话题。”李颖说,这是自己第一次参加这类活动,体验还不错。
在临沂市国企工作的李颖一直盼望能遇到自己的另一半。但从外地毕业来临沂工作的这几年,李颖认识的新朋友屈指可数。李颖坦言,自己曾尝试通过互联网和社交App交友,但效果不太好,“很多人身份真假难辨,很难建立深入的朋友关系。”
26岁的单身小伙儿刘琦家在临沂,但也和李颖有着相似的烦恼。“家里给介绍过不少同龄人,但一想到是以相亲为目的,见面时就会不自然。”刘琦说,自己最喜欢由朋友张罗的社交活动,一群年轻人聚在一起做感兴趣的事。
如今,像李颖和刘琦一样的青年人不在少数。一方面,他们内心渴望结交新朋友,希望可以多参加轻松、有趣的线下活动,通过更自在的方式找到挚爱之人;另一方面,他们又面临着社交圈窄、不愿相亲、害怕尴尬等问题。“了解到青年人这些情况后,我们确定‘脱单计划’的目标,就是为青年人搭建一个可以开心、舒心又安心交友的载体平台。”团省委青年发展部相关负责人说。
相亲太功利?“轻社交”受追捧
从期待单位组织的交友联谊活动,到看到活动流程后的退缩,聊城市95后小伙儿张威这几天的心情犹如坐过山车。“我是典型的I人(指内向者),不擅长在很多人面前展示自我,我更想参加具有‘轻社交’特点的交友活动。”张威说。
什么是“轻社交”?刚参加了一场“相亲味”十足的交友活动的27岁女孩杨丽给出答案,“以相似的兴趣爱好或共同话题为主题开展的交友活动,在感受上明显好于以相亲为目的的交友活动。”杨丽认为,“轻社交”功利性不强,大家见面后玩在一起,通过交流互动去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而不是只关心房子、车子等现实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这届年轻人在婚恋交友过程中有强烈的“随缘”心理,更倾向于享受交友过程,希望将交友过程融入兴趣集会、健身运动、生活技能培训等多元化场景之中,而非带有明确目的性、功利性的交友活动。从前两年火爆的“搭子文化”到如今流行的“轻社交”,反映出的是当前年轻人对于婚恋交友服务需求的转变。
对于这一情况,“有你青年”青年社交俱乐部主理人刘文豪感触很深。俱乐部成立两年多来,“有你青年”举办过户外露营、聊愈沙龙、观影社交、创意手作等多种主题的“轻社交”活动,颇受青年人喜爱。“吸引青年人参加交友活动,不仅要善于发现他们的兴趣点,还要有一个靠谱的活动协调人,这非常考验组织方的能力与智慧。”刘文豪说。
团省委上述负责人也表示,虽然“轻社交”受追捧,但策划组织过程并不容易,这也是市场上此类活动较少的原因。“目前,我们鼓励各地分主题开展婚恋交友活动,包括既有兴趣类交友活动,如剧本杀、萌宠派对等,也有拓展类交友活动,如户外露营、飞盘游戏等,还有文化体验类交友活动,如短途旅行、国潮手作等。”
年轻人的“局”,团组织来组
每个周末,“爱情巴士”在济南山师东路6号创意园准时发车,通过打卡城市地标,边旅行边社交。“报名时有些顾虑,担心官方组织的活动太正式。不过,组织方很快联系了我,设计的‘破冰互动’也挺有趣,关键是活动让人放心,毕竟是组织‘审核’过的。”参加“爱情巴士”活动的单身女生宋丽丽说。
靠谱、安全,这是参加“脱单计划”的青年人都会提的一点。活动中,个人信息由团组织工作人员或公益红娘等进行审核,能保证信息安全、加强匹配度。团组织当“红娘”的优势就是消除单身青年的被骗顾虑,让他们轻松自在地进行交友互动。
此外,各地团组织也会建立反馈机制,以此提升青年交友活动质量。团济南市委青年发展部负责人介绍,为确保“爱情巴士”活动能更好开展,相关工作人员会不定期对活动参与者进行回访,收集意见建议,把可行内容融入活动中,“有人提议加入一些新的、好玩的互动内容,我们都会认真考虑一下。”
密切联系服务青年是各级团组织的重要工作之一,回应青年人婚恋交友观念变化,“脱单计划”系列活动应运而生。截至目前,全省开展各类“脱单计划”活动超百场,这其中或许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其种种探索仍值得肯定。“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广泛争取各类资源,探索更多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交友活动、阵地、产品,用心用情破解青年婚恋交友难题。”团省委青年发展部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