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开展形式多样的武术研学、赛事、演艺活动彰显中华武术国际影响力——
“以武会友”成今夏研学热门
2025-08-2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从春龙
通讯员 梅多芬 孙凤丽 报道
本报莱州讯 日前,来自美国、俄罗斯的200余名武术爱好者来到莱州中华武校,带着对中华武术的热爱与憧憬,开启研学之旅。“此次研学活动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文化之窗,我们将继续组织更多武术爱好者来中国,让更多人领略中国武术的风采,见证中国文化的魅力。”武术研学领队田国防表示。
这个夏天,莱州成为广大武术爱好者的“梦想之地”。俄罗斯研学团队、香港武星研学团、日本加藤学园等访问团接踵而至,不同肤色的武术爱好者相聚于此,“以武会友,以德服人”,通过武术交流切磋架起了文化互通的桥梁,成为连接世界的文化纽带。
近年来,莱州市不断挖掘阐释武术文化资源,夯实全国“武术之乡”根基,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武术研学、武术赛事、武术演艺等活动,着力锻造“武术+”文化品牌,让城市文化特质更鲜明、精神品格更突出、人文内涵更深厚。
莱州中华武校理事长李明治介绍,武校每年面向全国各地大中小学生以及东南亚、欧美、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开设夏令营、冬令营等假期武术研学培训班,吸引了来自国内外1000余名学员学习交流。
莱州市将武术研学作为深化“武术+”文化品牌建设、赋能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关键抓手,深度挖掘其中蕴含的独特文化基因与精神内涵,持续擦亮莱州“武术之乡”这块金字招牌。
如何让传统武术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莱州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今年,800人武术团队在央视跨年晚会演绎《攀峰》,以人塔造型诠释“勇攀高峰”的民族精神;创意武术节目登陆央视“六一”晚会,让少年武者与现代光影艺术碰撞出别样火花;50分钟纪录片《探访莱州武术之乡》在央视播出,用镜头解构武术背后的文化密码——从舞台到荧屏,莱州正以“武术+创意”破圈,让传统文化走进大众视野。
多年来,莱州武娃先后9次荣登春晚,3次亮相奥运,出访5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参加国内外大型表演60余场,创意武术表演经过30多年的磨砺,成为享誉中外的金字招牌,被国家体育总局认定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通过融合多媒体技术、现代舞蹈、非遗技艺,莱州打造的武术演艺节目兼具观赏性与创新性,已成为享誉中外的文化名片。
通讯员 梅多芬 孙凤丽 报道
本报莱州讯 日前,来自美国、俄罗斯的200余名武术爱好者来到莱州中华武校,带着对中华武术的热爱与憧憬,开启研学之旅。“此次研学活动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文化之窗,我们将继续组织更多武术爱好者来中国,让更多人领略中国武术的风采,见证中国文化的魅力。”武术研学领队田国防表示。
这个夏天,莱州成为广大武术爱好者的“梦想之地”。俄罗斯研学团队、香港武星研学团、日本加藤学园等访问团接踵而至,不同肤色的武术爱好者相聚于此,“以武会友,以德服人”,通过武术交流切磋架起了文化互通的桥梁,成为连接世界的文化纽带。
近年来,莱州市不断挖掘阐释武术文化资源,夯实全国“武术之乡”根基,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武术研学、武术赛事、武术演艺等活动,着力锻造“武术+”文化品牌,让城市文化特质更鲜明、精神品格更突出、人文内涵更深厚。
莱州中华武校理事长李明治介绍,武校每年面向全国各地大中小学生以及东南亚、欧美、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开设夏令营、冬令营等假期武术研学培训班,吸引了来自国内外1000余名学员学习交流。
莱州市将武术研学作为深化“武术+”文化品牌建设、赋能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关键抓手,深度挖掘其中蕴含的独特文化基因与精神内涵,持续擦亮莱州“武术之乡”这块金字招牌。
如何让传统武术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莱州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今年,800人武术团队在央视跨年晚会演绎《攀峰》,以人塔造型诠释“勇攀高峰”的民族精神;创意武术节目登陆央视“六一”晚会,让少年武者与现代光影艺术碰撞出别样火花;50分钟纪录片《探访莱州武术之乡》在央视播出,用镜头解构武术背后的文化密码——从舞台到荧屏,莱州正以“武术+创意”破圈,让传统文化走进大众视野。
多年来,莱州武娃先后9次荣登春晚,3次亮相奥运,出访5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参加国内外大型表演60余场,创意武术表演经过30多年的磨砺,成为享誉中外的金字招牌,被国家体育总局认定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通过融合多媒体技术、现代舞蹈、非遗技艺,莱州打造的武术演艺节目兼具观赏性与创新性,已成为享誉中外的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