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专题

国网东营供电公司

书写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答卷

2025-08-1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王同同
  
  近年来,国网东营供电公司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立足电网功能定位,发挥好电网“桥梁”和“纽带”作用,建设绿色电网,促进电网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东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服务能源转型
绿色动能更加澎湃

  随着东营市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提速绿色低碳转型,东营供电公司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不断完善各级电网网架,在更大范围实现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目前已建成拥有变电站187座、输电线路5057公里、配电线路1.44万公里的坚强电网,为新能源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该公司深化“清风暖阳”新能源并网服务行动,全天候对接、全专业协同、全流程优化,有力保障了山东能源集团海上风电、国家第一批风光大基地华润财金光伏等重大项目顺利并网发电。
  今年上半年,东营电网新能源新增装机容量248万千瓦、增幅全省第一。截至目前,新能源总装机容量978万千瓦,占全市电力总装机的64%。清洁、绿色的电能正源源不断地输向千家万户,为美丽东营建设增添生态亮色。
  针对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不确定性特点,东营供电公司多措并举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灵活性,以促进新能源电量高效消纳,积极服务广临山能、金河津辉等储能项目落地。截至目前,储能装机容量达167万千瓦、全省第一。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节点,东营供电公司将奋力攻坚新型电力系统建设“1137”工程,力争年底新能源总装机超过11吉瓦,投产高盖、海昌等3座变电站,加大配网投资建设力度,着力打造最具新型电力系统特征的东营电网,更好服务东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优化服务举措
推动绿色低碳生活

  为积极配合东营市能源绿色化建设,东营供电公司员工主动走访客户,为企业提供综合能效诊断报告和用能优化方案,助力企业用能更加经济高效;电能替代改造切实降低客户用能成本,全电厨房、全电民宿渐成趋势;积极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新能源车主可随时驶入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充电……
  近年来,东营供电公司稳妥有序、因地制宜推动电能替代,不断深化“供电+能效服务”,持续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引导全社会节约用能、高效用能、绿色用能。
  同时,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积极服务新能源汽车下乡,广泛宣传,引导公众绿色低碳出行,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注入动能。
  截至7月底,东营市共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站1377座,充电终端8251个;1—7月份,累计服务充电173.8万辆次、5114.26万千瓦时。
坚持生态优先
电网与自然和谐共生

  野生鸟类被誉为生态环境的“晴雨表”。作为“生态之城”,近年来,东营市鸟类数量逐渐增多,特别是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种群持续壮大。
  但因东营地区高大树木稀少,30多米高的铁塔就成了东方白鹳筑巢的理想选择。然而,东方白鹳的酸性排泄物具有导电性,会造成线路设备腐蚀、短路跳闸等故障,对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带来影响。
  “这个点位就代表一只东方白鹳,我们可以实时掌握它的迁徙路径,通过与电网输电线路位置比较,可精准开展线路防护和鸟类保护。”8月11日,在东营供电公司输电中心鸟类创新工作室内,工作人员贺文君正通过鸟类智慧监测平台查看东方白鹳活动踪迹。
  东营供电公司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深化科技赋能,联合多家科研机构研发鸟类智慧监测平台,建立迁徙轨迹数据模型,绘制全省鸟类分布热力图,动态构建“红黄绿”区,助力实现鸟线和谐共生。目前,该平台已整合观鸟记录、轨迹定位等数据10多万条,生成线路运维工单2000余条。
  据了解,早在2019年,东营供电公司就开始启动实施“云端的守护”履责项目,致力于探索破解鸟线矛盾的生态课题。目前,公司已构建起“上占位、中阻挡、下包覆”的立体防护体系:在铁塔上方装设占位器,防范东方白鹳在线路设备正上方筑巢;中间在绝缘子上方安装1.2万余套“小红伞”,打造“安全结界”,阻挡鸟粪等滑落;下方对线路、金具等实行绝缘包覆,为其披上“防护铠甲”。
  在保护珍稀鸟类的实践中,该公司还结合“爱鸟周”“国际爱鸟日”等节点,加强与政府、公益组织、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方交流、互动,传递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不断壮大生态保护“朋友圈”。
  从服务新能源电源并网消纳到助力绿色低碳生产生活,从建设绿色电网到促进电网与自然和谐共生……国网东营供电公司全面落实绿色发展要求,在黄河尾闾奋力谱写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王同同
  
  近年来,国网东营供电公司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立足电网功能定位,发挥好电网“桥梁”和“纽带”作用,建设绿色电网,促进电网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东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服务能源转型
绿色动能更加澎湃

  随着东营市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提速绿色低碳转型,东营供电公司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不断完善各级电网网架,在更大范围实现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目前已建成拥有变电站187座、输电线路5057公里、配电线路1.44万公里的坚强电网,为新能源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该公司深化“清风暖阳”新能源并网服务行动,全天候对接、全专业协同、全流程优化,有力保障了山东能源集团海上风电、国家第一批风光大基地华润财金光伏等重大项目顺利并网发电。
  今年上半年,东营电网新能源新增装机容量248万千瓦、增幅全省第一。截至目前,新能源总装机容量978万千瓦,占全市电力总装机的64%。清洁、绿色的电能正源源不断地输向千家万户,为美丽东营建设增添生态亮色。
  针对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不确定性特点,东营供电公司多措并举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灵活性,以促进新能源电量高效消纳,积极服务广临山能、金河津辉等储能项目落地。截至目前,储能装机容量达167万千瓦、全省第一。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节点,东营供电公司将奋力攻坚新型电力系统建设“1137”工程,力争年底新能源总装机超过11吉瓦,投产高盖、海昌等3座变电站,加大配网投资建设力度,着力打造最具新型电力系统特征的东营电网,更好服务东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优化服务举措
推动绿色低碳生活

  为积极配合东营市能源绿色化建设,东营供电公司员工主动走访客户,为企业提供综合能效诊断报告和用能优化方案,助力企业用能更加经济高效;电能替代改造切实降低客户用能成本,全电厨房、全电民宿渐成趋势;积极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新能源车主可随时驶入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充电……
  近年来,东营供电公司稳妥有序、因地制宜推动电能替代,不断深化“供电+能效服务”,持续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引导全社会节约用能、高效用能、绿色用能。
  同时,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积极服务新能源汽车下乡,广泛宣传,引导公众绿色低碳出行,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注入动能。
  截至7月底,东营市共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站1377座,充电终端8251个;1—7月份,累计服务充电173.8万辆次、5114.26万千瓦时。
坚持生态优先
电网与自然和谐共生

  野生鸟类被誉为生态环境的“晴雨表”。作为“生态之城”,近年来,东营市鸟类数量逐渐增多,特别是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种群持续壮大。
  但因东营地区高大树木稀少,30多米高的铁塔就成了东方白鹳筑巢的理想选择。然而,东方白鹳的酸性排泄物具有导电性,会造成线路设备腐蚀、短路跳闸等故障,对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带来影响。
  “这个点位就代表一只东方白鹳,我们可以实时掌握它的迁徙路径,通过与电网输电线路位置比较,可精准开展线路防护和鸟类保护。”8月11日,在东营供电公司输电中心鸟类创新工作室内,工作人员贺文君正通过鸟类智慧监测平台查看东方白鹳活动踪迹。
  东营供电公司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深化科技赋能,联合多家科研机构研发鸟类智慧监测平台,建立迁徙轨迹数据模型,绘制全省鸟类分布热力图,动态构建“红黄绿”区,助力实现鸟线和谐共生。目前,该平台已整合观鸟记录、轨迹定位等数据10多万条,生成线路运维工单2000余条。
  据了解,早在2019年,东营供电公司就开始启动实施“云端的守护”履责项目,致力于探索破解鸟线矛盾的生态课题。目前,公司已构建起“上占位、中阻挡、下包覆”的立体防护体系:在铁塔上方装设占位器,防范东方白鹳在线路设备正上方筑巢;中间在绝缘子上方安装1.2万余套“小红伞”,打造“安全结界”,阻挡鸟粪等滑落;下方对线路、金具等实行绝缘包覆,为其披上“防护铠甲”。
  在保护珍稀鸟类的实践中,该公司还结合“爱鸟周”“国际爱鸟日”等节点,加强与政府、公益组织、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方交流、互动,传递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不断壮大生态保护“朋友圈”。
  从服务新能源电源并网消纳到助力绿色低碳生产生活,从建设绿色电网到促进电网与自然和谐共生……国网东营供电公司全面落实绿色发展要求,在黄河尾闾奋力谱写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