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头版

大众时评

减负!莫以“形式”反“形式”

2025-08-1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评论员

  中办、国办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彰显了党中央持之以恒整治形式主义的坚定决心,也为基层松绑减负再添制度保障。
  从一年来《若干规定》的落实情况看,基层干部普遍反映“形式主义”现象少了,不必要的“担子”轻了。但整治形式主义,最怕的是“走样”和“反复”。具体推进过程中,也有不少地方反映,以形式主义整治形式主义的现象,仍时有出现。
  比如精文减会,表面上减少了会议频次,实际上是大会变小会,视频会增多;再比如,为规避“微信群过多”的批评,将工作群改为“钉钉项目组”,实质仍要求即时回复;又比如,设立“反向评价”“减负监督员”等机制,但操作中却演变为新任务……这些形式主义新变种,换汤不换药,基层负担也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根本上的问题没解决。
  防止以“形式”反“形式”,还得找准“病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一些领导干部“为了谁”的天平没有摆正,眼睛只往上看,心里只琢磨人、不琢磨事,一味追求上级看得到的“政绩工程”,自然就会出现“对上表现、不对下负责、不考虑实效”的价值迷失与行为偏差。只有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始终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将群众满意与否、民生改善几何、问题解决实效作为衡量工作的根本标尺,方能有效校准行动方向,清除形式主义的土壤。
  考核导向是指挥棒,干事方向是风向标。政绩观往往跟着考核的导航走,考核的导向正了,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也就没了市场。从这个角度讲,要想从源头上解决形式主义的问题,就必须破除“唯台账是举”、“以材料论英雄”的痼疾,少听精心准备的汇报,少走盆景式的调研路线,多从工作实际出发、从群众需要出发,多行“四不两直”之法,从而做到考准评实,更大程度激发基层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形式主义非一日之弊,不会主动缴械、自动退场。唯有以久久为功的政治韧劲常抓不懈,时刻警惕简单机械的整治方式,才能真正推动基层减负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 本报评论员

  中办、国办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彰显了党中央持之以恒整治形式主义的坚定决心,也为基层松绑减负再添制度保障。
  从一年来《若干规定》的落实情况看,基层干部普遍反映“形式主义”现象少了,不必要的“担子”轻了。但整治形式主义,最怕的是“走样”和“反复”。具体推进过程中,也有不少地方反映,以形式主义整治形式主义的现象,仍时有出现。
  比如精文减会,表面上减少了会议频次,实际上是大会变小会,视频会增多;再比如,为规避“微信群过多”的批评,将工作群改为“钉钉项目组”,实质仍要求即时回复;又比如,设立“反向评价”“减负监督员”等机制,但操作中却演变为新任务……这些形式主义新变种,换汤不换药,基层负担也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根本上的问题没解决。
  防止以“形式”反“形式”,还得找准“病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一些领导干部“为了谁”的天平没有摆正,眼睛只往上看,心里只琢磨人、不琢磨事,一味追求上级看得到的“政绩工程”,自然就会出现“对上表现、不对下负责、不考虑实效”的价值迷失与行为偏差。只有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始终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将群众满意与否、民生改善几何、问题解决实效作为衡量工作的根本标尺,方能有效校准行动方向,清除形式主义的土壤。
  考核导向是指挥棒,干事方向是风向标。政绩观往往跟着考核的导航走,考核的导向正了,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也就没了市场。从这个角度讲,要想从源头上解决形式主义的问题,就必须破除“唯台账是举”、“以材料论英雄”的痼疾,少听精心准备的汇报,少走盆景式的调研路线,多从工作实际出发、从群众需要出发,多行“四不两直”之法,从而做到考准评实,更大程度激发基层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形式主义非一日之弊,不会主动缴械、自动退场。唯有以久久为功的政治韧劲常抓不懈,时刻警惕简单机械的整治方式,才能真正推动基层减负落到实处、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