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时事

NASA要在月球上建核反应堆,靠谱吗

美意在新一轮太空竞赛中占据先机

2025-08-0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综合新华社北京8月6日电 据多家美国媒体报道,美国交通部长兼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代理局长肖恩·达菲近日将宣布,美国将加快推进在月球上建设核反应堆的计划。这是达菲今年被任命为代理局长以来主导的首项重大举措。
  据媒体披露的一份达菲的指令,加快在月球表面建造反应堆的计划有助于推进美国月球探索任务。
  该计划将明确为美航天局此前构想的月球核反应堆项目设定具体时间表,目标是在2030年前完成一座100千瓦级核反应堆的发射与部署。
  该指令还要求美航天局在60天内征询业界意见,并指定负责人统筹推进项目。美航天局正在寻找有能力在2030年前发射核反应堆的企业。
  达菲5日表示,尽管太阳能将在月球部分关键位置发挥作用,但核裂变技术对未来深空探索任务至关重要。美国已在该领域投入数亿美元进行研发。
  美航天局此前表示,正与美能源部和工业界合作,研发一套40千瓦级月球表面核裂变发电系统,计划于本世纪30年代初期在月球部署。核裂变发电系统能够提供充足且持续的电力,不易受月球和火星环境条件的影响。
  一名NASA高官称:“这关乎能否赢得第二次太空竞赛。”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加快建设月球核能系统,意在为未来长期载人探月和火星探测任务奠定能源基础,同时在新一轮太空竞赛中占据先机。
  英国萨里大学空间应用、探索与仪器学高级讲师林成宇认为,即使是为少量宇航员建立较简单的月球基地,也需要兆瓦级的发电能力。仅靠太阳能和电池并不足以满足这一需求。他说,核反应堆“是理想且必然的”。
  事实上,美航天局已在“旅行者”号和“好奇”号等深空探测器中应用了核能技术,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这种技术在太空中的可行性。
  也有业内人士质疑这一计划的可行性,认为在月球部署核反应堆仍面临多项挑战。
  首先,核能相关技术难题待解。将放射性物质发射到地球大气层确实存在安全隐患,另外技术上需解决的难题还涉及核材料的着陆、稳定运行和废热管理等。
  其次,能否募集足够资金。特朗普政府2026财年预算提案将美航天局的科学预算大幅削减,取消部分行星探测任务。
  此外,尚无合作伙伴在这方面展示出可靠能力。美航天局严重依赖私营企业实现登月,而目前尚无一家美国私营企业拥有足够可靠的登月能力。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虽然是选项之一,但在最近的测试中屡次爆炸,尚未达到可以托运数百公斤铀燃料的安全标准。美国蓝色起源公司的“蓝月”着陆器也尚未投入使用,其可靠性尚不明朗。
  综合新华社北京8月6日电 据多家美国媒体报道,美国交通部长兼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代理局长肖恩·达菲近日将宣布,美国将加快推进在月球上建设核反应堆的计划。这是达菲今年被任命为代理局长以来主导的首项重大举措。
  据媒体披露的一份达菲的指令,加快在月球表面建造反应堆的计划有助于推进美国月球探索任务。
  该计划将明确为美航天局此前构想的月球核反应堆项目设定具体时间表,目标是在2030年前完成一座100千瓦级核反应堆的发射与部署。
  该指令还要求美航天局在60天内征询业界意见,并指定负责人统筹推进项目。美航天局正在寻找有能力在2030年前发射核反应堆的企业。
  达菲5日表示,尽管太阳能将在月球部分关键位置发挥作用,但核裂变技术对未来深空探索任务至关重要。美国已在该领域投入数亿美元进行研发。
  美航天局此前表示,正与美能源部和工业界合作,研发一套40千瓦级月球表面核裂变发电系统,计划于本世纪30年代初期在月球部署。核裂变发电系统能够提供充足且持续的电力,不易受月球和火星环境条件的影响。
  一名NASA高官称:“这关乎能否赢得第二次太空竞赛。”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加快建设月球核能系统,意在为未来长期载人探月和火星探测任务奠定能源基础,同时在新一轮太空竞赛中占据先机。
  英国萨里大学空间应用、探索与仪器学高级讲师林成宇认为,即使是为少量宇航员建立较简单的月球基地,也需要兆瓦级的发电能力。仅靠太阳能和电池并不足以满足这一需求。他说,核反应堆“是理想且必然的”。
  事实上,美航天局已在“旅行者”号和“好奇”号等深空探测器中应用了核能技术,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这种技术在太空中的可行性。
  也有业内人士质疑这一计划的可行性,认为在月球部署核反应堆仍面临多项挑战。
  首先,核能相关技术难题待解。将放射性物质发射到地球大气层确实存在安全隐患,另外技术上需解决的难题还涉及核材料的着陆、稳定运行和废热管理等。
  其次,能否募集足够资金。特朗普政府2026财年预算提案将美航天局的科学预算大幅削减,取消部分行星探测任务。
  此外,尚无合作伙伴在这方面展示出可靠能力。美航天局严重依赖私营企业实现登月,而目前尚无一家美国私营企业拥有足够可靠的登月能力。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虽然是选项之一,但在最近的测试中屡次爆炸,尚未达到可以托运数百公斤铀燃料的安全标准。美国蓝色起源公司的“蓝月”着陆器也尚未投入使用,其可靠性尚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