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驱动和数智化转型为“双轮”
让新质生产力“点石成金”
2025-07-2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查看PDF版】
□ 本报记者 刘 磊
本报通讯员 范振峰
盛夏时节,淄博大地热浪涌动,项目建设热潮更劲。在山东能源(淄博)钙基新材料产业园,山能新材料有限公司东华科技纳米碳酸钙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施工人员正争分夺秒地安装10万吨产能生产线首批设备。“这是我省单体最大、工艺最先进的同类项目,预计9月投产,年产值可达3亿元,带动关联产业规模超10亿元。”东华科技负责人张全话语中透着干劲。
这一项目的推进速度令人瞩目——比今年初淄博市“拼经济比贡献看成效”动员部署会上承诺的“11月底建成投产”,将足足提前两个月。
当前,数智革命浪潮奔涌,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纳米碳酸钙项目的高效推进,正是山能新材料有限公司以创新驱动和数智化转型为“双轮”,深耕新质生产力,为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的生动实践。
作为打造钙基新材料产业园的主要载体,东华科技曾是传统水泥行业的标杆。近年来,乘着山东能源集团“聚焦主业”的东风,东华科技勇闯转型“深水区”,将公司附近一处因历史遗留问题沉寂多年的高钙石矿区盘活,以此为基石向新材料领军者全力转型,开启“点石成金”之旅。
如今,产业园已规划形成钙基新材料、数字化和“碳中和”、循环经济三大产业链,初步构建起“特种水泥+工业钙石+纳米材料+双碳服务”的多元发展格局,蒸汽余热共用、固废循环利用等配套设施同步落地。按照规划,到2027年,园区营收有望达60亿元、利润5亿元。其中,纳米碳酸钙等高端产品将贡献半壁江山,工业钙石、超细材料等中端产品支撑40%利润,传统水泥利润占比将压缩至20%以下。
新质生产力的竞争,是产业迭代速度与质量的比拼,更是科技创新深度、生产要素重构和生态协同能力的较量。山能新材料有限公司旗下企业各显其能,蹚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特色路径。在齐翔腾达,智慧工厂建设如火如荼,中央控制室值守人员可实时追踪全厂人员位置、掌握生产数据,空中无人机与地面机器人协同巡检,每日精准记录22.4万项操作数据,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山东玻纤持续突破创新,2024年7月自主研发的高模量风电纱通过挪威船级社(DNV)型式认证后,采用该产品制造的风电叶片又成功通过全尺寸测试,实现从技术追赶到标准引领的跨越;齐鲁云商主导的山东省“产业大脑”建设试点“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已整合44万辆运输车辆,交易额超4600亿元,全年各类科技平台获政策补助、减免费用1.4亿元。
“我们正积极融入‘新材料强省建设’蓝图,以新质生产力培育激活新赛道。”山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庆文表示,公司已明确发展方向,重点壮大高端化工新材料和纤维及复合新材料,培育拓展钙基新材料和光电新材料,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本报通讯员 范振峰
盛夏时节,淄博大地热浪涌动,项目建设热潮更劲。在山东能源(淄博)钙基新材料产业园,山能新材料有限公司东华科技纳米碳酸钙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施工人员正争分夺秒地安装10万吨产能生产线首批设备。“这是我省单体最大、工艺最先进的同类项目,预计9月投产,年产值可达3亿元,带动关联产业规模超10亿元。”东华科技负责人张全话语中透着干劲。
这一项目的推进速度令人瞩目——比今年初淄博市“拼经济比贡献看成效”动员部署会上承诺的“11月底建成投产”,将足足提前两个月。
当前,数智革命浪潮奔涌,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纳米碳酸钙项目的高效推进,正是山能新材料有限公司以创新驱动和数智化转型为“双轮”,深耕新质生产力,为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的生动实践。
作为打造钙基新材料产业园的主要载体,东华科技曾是传统水泥行业的标杆。近年来,乘着山东能源集团“聚焦主业”的东风,东华科技勇闯转型“深水区”,将公司附近一处因历史遗留问题沉寂多年的高钙石矿区盘活,以此为基石向新材料领军者全力转型,开启“点石成金”之旅。
如今,产业园已规划形成钙基新材料、数字化和“碳中和”、循环经济三大产业链,初步构建起“特种水泥+工业钙石+纳米材料+双碳服务”的多元发展格局,蒸汽余热共用、固废循环利用等配套设施同步落地。按照规划,到2027年,园区营收有望达60亿元、利润5亿元。其中,纳米碳酸钙等高端产品将贡献半壁江山,工业钙石、超细材料等中端产品支撑40%利润,传统水泥利润占比将压缩至20%以下。
新质生产力的竞争,是产业迭代速度与质量的比拼,更是科技创新深度、生产要素重构和生态协同能力的较量。山能新材料有限公司旗下企业各显其能,蹚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特色路径。在齐翔腾达,智慧工厂建设如火如荼,中央控制室值守人员可实时追踪全厂人员位置、掌握生产数据,空中无人机与地面机器人协同巡检,每日精准记录22.4万项操作数据,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山东玻纤持续突破创新,2024年7月自主研发的高模量风电纱通过挪威船级社(DNV)型式认证后,采用该产品制造的风电叶片又成功通过全尺寸测试,实现从技术追赶到标准引领的跨越;齐鲁云商主导的山东省“产业大脑”建设试点“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已整合44万辆运输车辆,交易额超4600亿元,全年各类科技平台获政策补助、减免费用1.4亿元。
“我们正积极融入‘新材料强省建设’蓝图,以新质生产力培育激活新赛道。”山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庆文表示,公司已明确发展方向,重点壮大高端化工新材料和纤维及复合新材料,培育拓展钙基新材料和光电新材料,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