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商银行“乡村振兴金融赋能大讲堂”走进淄博市临淄区

150余位“领头雁”取经谋发展

2025-07-10 作者: 胡羽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胡 羽
  本报通讯员 刘峻峰

  7月2日上午,徐相成快步走进淄博市临淄区委老干部局二楼报告厅,满怀期待地等待“乡村振兴金融赋能大讲堂”的开讲。
  徐相成是临淄区敬仲镇张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当日,临淄区各镇、街道办事处的党支部书记代表,临淄区农业龙头企业、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种养殖大户代表等共计150余人,和徐相成一起参加了由齐商银行、山东财经大学中国经济研究院、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主办的“乡村振兴金融赋能大讲堂——走进临淄”活动。
  “大家好,我是聊城市茌平区贾寨镇耿店新村的党委书记耿遵珠。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党建引领打造宜居宜业耿店模式……”大讲堂开始后,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耿遵珠从组织强、产业兴、人才旺、文化浓、生态美等几个方面,分享了耿店新村在乡村振兴中的做法。
  耿店新村从20多年前一个传统的农业村,通过发展蔬菜大棚产业,成为全国文明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从当初的不足3000元跃升至超过4.5万元,真正实现了“产业强、村庄美、农民富”。这让徐相成很受启发,开阔了眼界。历时近一个半小时的分享,徐相成听得入神,多次鼓掌。
  “齐商银行不仅为乡村振兴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还通过大讲堂这种形式,让村党支部书记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思考以后的发展方向。这样的大讲堂很好!”徐相成说,听了嘉宾的分享后,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他更感受到了肩头责任的分量。徐相成计划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推广规模化经营,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
  “我们策划组织‘乡村振兴金融赋能大讲堂’活动,主要目的是搭建思想交流平台,并通过地方政府、融资担保机构等多方共同参与,促进政策、资金、知识等多方资源注入乡村特色产业及经营主体,促进交流成果转化落地,助力地方乡村振兴,打通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谈及组织大讲堂的初衷,齐商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姜忠洲表示。
  长期以来,齐商银行作为市属国企和地方法人银行,坚持“服务城乡居民、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地方经济”,主动服务和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了“规模、质量、效益”的协同发展。在开展全面金融工作的同时,齐商银行不断加大乡村振兴工作力度,截至5月末,齐商银行淄博市辖普惠小微贷款余额92亿元,较年初增加1.6亿元,支持2371家小微企业,淄博市辖涉农贷款余额111亿元,占全行涉农贷款的比重超过45%。
  送资金,送思路。大讲堂上,分享嘉宾多年的实践经验,使山东天天优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朱志诚深受启发,也更加坚定了以后的发展方向。
  “今天嘉宾分享的内容很实用!”朱志诚说,以前都是自己摸索着干,听了嘉宾的分享后更加明晰了以后的发展思路:做精做细做大做强,对周边的农民群众提供种子、技术、管理等服务,推广标准化种植,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增加农民群众的收入。
  “公司从2016年成立之初到现在,一直得到齐商银行在资金等方面的支持。齐商银行不但帮我们联系政策性的担保机构,降低了担保费用,还下调了贷款利息。我们以后要努力扩大经营规模。”朱志诚表示。
  山东财经大学中国经济研究院教授董彦岭告诉记者,“乡村振兴金融赋能大讲堂”通过专家、学者讲解乡村振兴领域的先进经验做法,共同探讨适宜当地乡村振兴的路径和方法,为“三农”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思想指导,并通过强化政、银、保、担、校等多方合作,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模式,成为支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 本报记者 胡 羽
  本报通讯员 刘峻峰

  7月2日上午,徐相成快步走进淄博市临淄区委老干部局二楼报告厅,满怀期待地等待“乡村振兴金融赋能大讲堂”的开讲。
  徐相成是临淄区敬仲镇张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当日,临淄区各镇、街道办事处的党支部书记代表,临淄区农业龙头企业、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种养殖大户代表等共计150余人,和徐相成一起参加了由齐商银行、山东财经大学中国经济研究院、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主办的“乡村振兴金融赋能大讲堂——走进临淄”活动。
  “大家好,我是聊城市茌平区贾寨镇耿店新村的党委书记耿遵珠。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党建引领打造宜居宜业耿店模式……”大讲堂开始后,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耿遵珠从组织强、产业兴、人才旺、文化浓、生态美等几个方面,分享了耿店新村在乡村振兴中的做法。
  耿店新村从20多年前一个传统的农业村,通过发展蔬菜大棚产业,成为全国文明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从当初的不足3000元跃升至超过4.5万元,真正实现了“产业强、村庄美、农民富”。这让徐相成很受启发,开阔了眼界。历时近一个半小时的分享,徐相成听得入神,多次鼓掌。
  “齐商银行不仅为乡村振兴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还通过大讲堂这种形式,让村党支部书记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思考以后的发展方向。这样的大讲堂很好!”徐相成说,听了嘉宾的分享后,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他更感受到了肩头责任的分量。徐相成计划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推广规模化经营,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
  “我们策划组织‘乡村振兴金融赋能大讲堂’活动,主要目的是搭建思想交流平台,并通过地方政府、融资担保机构等多方共同参与,促进政策、资金、知识等多方资源注入乡村特色产业及经营主体,促进交流成果转化落地,助力地方乡村振兴,打通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谈及组织大讲堂的初衷,齐商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姜忠洲表示。
  长期以来,齐商银行作为市属国企和地方法人银行,坚持“服务城乡居民、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地方经济”,主动服务和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了“规模、质量、效益”的协同发展。在开展全面金融工作的同时,齐商银行不断加大乡村振兴工作力度,截至5月末,齐商银行淄博市辖普惠小微贷款余额92亿元,较年初增加1.6亿元,支持2371家小微企业,淄博市辖涉农贷款余额111亿元,占全行涉农贷款的比重超过45%。
  送资金,送思路。大讲堂上,分享嘉宾多年的实践经验,使山东天天优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朱志诚深受启发,也更加坚定了以后的发展方向。
  “今天嘉宾分享的内容很实用!”朱志诚说,以前都是自己摸索着干,听了嘉宾的分享后更加明晰了以后的发展思路:做精做细做大做强,对周边的农民群众提供种子、技术、管理等服务,推广标准化种植,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增加农民群众的收入。
  “公司从2016年成立之初到现在,一直得到齐商银行在资金等方面的支持。齐商银行不但帮我们联系政策性的担保机构,降低了担保费用,还下调了贷款利息。我们以后要努力扩大经营规模。”朱志诚表示。
  山东财经大学中国经济研究院教授董彦岭告诉记者,“乡村振兴金融赋能大讲堂”通过专家、学者讲解乡村振兴领域的先进经验做法,共同探讨适宜当地乡村振兴的路径和方法,为“三农”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思想指导,并通过强化政、银、保、担、校等多方合作,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模式,成为支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