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夜将尽》闪耀上影节,东营籍导演王通十年磨一剑
从黄河口小镇走上金爵奖台
2025-07-0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李广寅
通讯员 陈明慧 李晓琳 报道
本报东营讯 “感谢评委会,感谢组委会,能把这个沉甸甸的大奖授予我,这份荣誉属于大家……”在日前举办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东营籍导演王通手捧金爵奖杯,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竞争空前激烈。主竞赛、亚洲新人、纪录片、动画片和短片五大单元共收到来自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的3900余部影片报名,创下历史新高。最终,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49部作品角逐入围。
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王通的首部长片作品《长夜将尽》一路“过关斩将”,从入围主竞赛单元到最终摘得金爵奖评委会大奖,以过硬的实力“破圈”而出。影片聚焦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的保姆犯罪悬疑题材,巧妙融合现实主义关怀与类型片元素,以独特的视角切入备受关注的社会痛点。故事围绕意图不轨的保姆叶晓霖(万茜饰)展开,她伪装身份潜入老人家中,却在与饲养员马德勇(饶晓志饰)相遇后,生活平衡被打破。警察周平(屈楚萧饰)在追查案件过程中与两人“遭遇”,三人的命运轨迹就此紧紧交织。影片通过对生命尊严、家庭关系、死亡教育等议题的深刻探讨,唤起观众对老龄化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思考。该片于6月18日在电影节期间全球首映。
一场关于死亡的探讨,一次穿越长夜的求索。当生命步入长夜,将以何种姿态抵达尽头?这是王通对内心世界的叩问,也是他面向世界的表达。王通无疑是幸运的,他在年少时就清晰地接收到了来自电影的召唤,并执着追随至今。
王通出生在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镇小高家村,小学时随父母搬到镇驻地。家附近一所技术学校门口的小卖部,成了他电影梦的启蒙地。那里经常播放各类电影录像带,年幼的他或许懵懂,但那些模糊的影像却如同种子,深深埋入心底。
中学时代,拥有电脑的他一头扎进网络电影世界。与沉迷游戏的同龄人不同,下载速度缓慢也无法阻挡他一部接一部地观看电影。电影成了他最好的伙伴,也塑造了他最坚定的志向。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后来,王通考入中国传媒大学导演系,继而攻读电影创作专业研究生,接受了系统专业的训练,正式踏上创作之路。
他的创作灵感,深深植根于童年记忆。由于父母忙碌,王通的假期时光多由祖辈陪伴,这让他与老人们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结。然而,成长也意味着目睹亲人的老去,这种“流逝感”带来的不舍与无力,促使他很早就开始思考“养老”、“老龄化”、“死亡”与“分离”等沉重命题。电影,成为他探索这些生命议题、寻求答案并表达自我的载体。
“特别感谢家人对我的关心和支持,我热爱我的家乡,热爱我的家人,希望未来有机会能回到家乡拍戏。”获奖时刻,王通不忘表达对故土和亲人的深情。
站上金爵奖的领奖台,王通用时十年。
2015年,他的研究生毕业短片《吉日安葬》在釜山国际电影节、FIRST青年电影展等十余个国内外影展入围,赢得业界初步认可,为他叩开了电影长片创作的大门。也正是在那时,《长夜将尽》的故事开始在他心中萌芽。如同片名所喻示的“长夜”,他的创作之路漫长而艰辛。
2016年,王通入选FIRST训练营韩国导演罗泓轸工作坊并拍摄短片《无人知晓》;2017年又拍摄短片《我有一支枪》……与此同时,他潜心投入《长夜将尽》的剧本创作,反复打磨。2020年,该项目入选中国电影导演协会“青葱计划”年度五强,获得国家电影局百万扶持金。
同样在2020年,王通成功邀请到演员万茜担纲主演。万茜对剧本的喜爱让她不仅欣然加盟,更牵线邀请饶晓志担任监制并共同主演,影片的核心创作团队就此成型。团队确立后,王通继续对剧本精雕细琢,并进行了大量前期筹备。历经两年多的准备,影片才正式开机,后又经过两年多的拍摄与后期制作,最终完成。
上海国际电影节上,王通与他的长片处女作《长夜将尽》迎来了属于他们的高光时刻。王通感慨道:“我们付出了120%的努力,这份荣誉我们值得。”
通讯员 陈明慧 李晓琳 报道
本报东营讯 “感谢评委会,感谢组委会,能把这个沉甸甸的大奖授予我,这份荣誉属于大家……”在日前举办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东营籍导演王通手捧金爵奖杯,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竞争空前激烈。主竞赛、亚洲新人、纪录片、动画片和短片五大单元共收到来自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的3900余部影片报名,创下历史新高。最终,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49部作品角逐入围。
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王通的首部长片作品《长夜将尽》一路“过关斩将”,从入围主竞赛单元到最终摘得金爵奖评委会大奖,以过硬的实力“破圈”而出。影片聚焦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的保姆犯罪悬疑题材,巧妙融合现实主义关怀与类型片元素,以独特的视角切入备受关注的社会痛点。故事围绕意图不轨的保姆叶晓霖(万茜饰)展开,她伪装身份潜入老人家中,却在与饲养员马德勇(饶晓志饰)相遇后,生活平衡被打破。警察周平(屈楚萧饰)在追查案件过程中与两人“遭遇”,三人的命运轨迹就此紧紧交织。影片通过对生命尊严、家庭关系、死亡教育等议题的深刻探讨,唤起观众对老龄化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思考。该片于6月18日在电影节期间全球首映。
一场关于死亡的探讨,一次穿越长夜的求索。当生命步入长夜,将以何种姿态抵达尽头?这是王通对内心世界的叩问,也是他面向世界的表达。王通无疑是幸运的,他在年少时就清晰地接收到了来自电影的召唤,并执着追随至今。
王通出生在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镇小高家村,小学时随父母搬到镇驻地。家附近一所技术学校门口的小卖部,成了他电影梦的启蒙地。那里经常播放各类电影录像带,年幼的他或许懵懂,但那些模糊的影像却如同种子,深深埋入心底。
中学时代,拥有电脑的他一头扎进网络电影世界。与沉迷游戏的同龄人不同,下载速度缓慢也无法阻挡他一部接一部地观看电影。电影成了他最好的伙伴,也塑造了他最坚定的志向。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后来,王通考入中国传媒大学导演系,继而攻读电影创作专业研究生,接受了系统专业的训练,正式踏上创作之路。
他的创作灵感,深深植根于童年记忆。由于父母忙碌,王通的假期时光多由祖辈陪伴,这让他与老人们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结。然而,成长也意味着目睹亲人的老去,这种“流逝感”带来的不舍与无力,促使他很早就开始思考“养老”、“老龄化”、“死亡”与“分离”等沉重命题。电影,成为他探索这些生命议题、寻求答案并表达自我的载体。
“特别感谢家人对我的关心和支持,我热爱我的家乡,热爱我的家人,希望未来有机会能回到家乡拍戏。”获奖时刻,王通不忘表达对故土和亲人的深情。
站上金爵奖的领奖台,王通用时十年。
2015年,他的研究生毕业短片《吉日安葬》在釜山国际电影节、FIRST青年电影展等十余个国内外影展入围,赢得业界初步认可,为他叩开了电影长片创作的大门。也正是在那时,《长夜将尽》的故事开始在他心中萌芽。如同片名所喻示的“长夜”,他的创作之路漫长而艰辛。
2016年,王通入选FIRST训练营韩国导演罗泓轸工作坊并拍摄短片《无人知晓》;2017年又拍摄短片《我有一支枪》……与此同时,他潜心投入《长夜将尽》的剧本创作,反复打磨。2020年,该项目入选中国电影导演协会“青葱计划”年度五强,获得国家电影局百万扶持金。
同样在2020年,王通成功邀请到演员万茜担纲主演。万茜对剧本的喜爱让她不仅欣然加盟,更牵线邀请饶晓志担任监制并共同主演,影片的核心创作团队就此成型。团队确立后,王通继续对剧本精雕细琢,并进行了大量前期筹备。历经两年多的准备,影片才正式开机,后又经过两年多的拍摄与后期制作,最终完成。
上海国际电影节上,王通与他的长片处女作《长夜将尽》迎来了属于他们的高光时刻。王通感慨道:“我们付出了120%的努力,这份荣誉我们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