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国防机械电子工会
“四个聚焦”锻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2025-07-0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第八届山东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人工智能训练师赛项在济南举办
|
■山东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近年来,山东省国防机械电子工会紧紧围绕推进国防机械电子行业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任务,以培养锻造一支与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相匹配的产业工人大军为目标,着眼于“四个聚焦”破解难题,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质增效。
聚焦凝心铸魂
突出党建引领“向心力”
用科学理论武装职工。以“凝心铸魂跟党走 团结奋斗新征程”为主题,组建国防机械电子行业劳模工匠宣讲团,广泛开展“职工讲堂”“产改政策”等系列活动,线上线下宣讲1000余场次,覆盖职工5万余人。通过座谈交流、云端课堂、知识竞赛,引导产业工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用理想信念引领职工。深化“中国梦·劳动美”宣传教育,承办“劳模工匠进校园 同上一堂思政课”大国工匠、省级示范宣讲10场次,做实中国工人大思政课。编辑制作“向最美劳动者致敬”宣传片,用典型事迹、感人故事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社会氛围。用先进文化培育职工。持续擦亮“工”字系列职工文化品牌,开展“阅读经典好书 争当时代工匠”主题阅读,举办征文、书法、摄影、乒乓球等比赛,挖掘精品短视频《浪花行动》《码出热爱》在中工网展播。
聚焦建功立业
打造人才高地“支撑力”
广开赛事练技能。“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用”,累计举办省级劳动和技能竞赛100项,带动各级开展各类竞赛超1000项。连续3年承办全国大赛,我省选手均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练就担当强省建设重任的一流产业工人队伍。培育工匠储人才。连续两年承办山东省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职工创新大赛,覆盖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和数字创新等10多个关键领域,参赛职工达20余万人次。突出“高精尖缺”工匠人才培养,形成省级、市级、行业、企业四级工匠培育体系,培育行业工匠85人、齐鲁(大)工匠58人,带动各级培育各类工匠4000余人。搭建平台助成长。围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成立行业首家数字技术工匠学院,依托大型头部企业、职业院校等重点扶持建立12家行业工匠学院,搭建起本科、高职、中职、企业人才全链条成长途径,培训各类人才5万人次,2家工匠学院获全国总工会重点支持。
聚焦赋能提效
找准创新创效“攻坚力”
搭建“跨企业”协同创新平台。50多家企业联合成立全省国防机械电子行业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举办交流活动150余次,6844个创新项目累计创效34.5亿元,潍柴控股集团、上汽通用东岳汽车等企业在跨产业协同中实现倍增发展。搭建“跨领域”协同转化平台。设立山东省职工创新创效服务基地国防机械电子工作分站,集聚全行业各领域创新资源,定期开展创新成果发布、技术交流、成果转化等活动,80多项创新成果实现站内转化,收益达3000万元。搭建“跨部门”协同竞赛平台。建立国防机械电子工会与有关部门、协会联席会议制度,持续开展优秀创新成果、创新工作室、创新班组、全员创新企业竞赛,培育50个创新工作室,带动各级创建创新工作室1000余个,推动创新班组技术革新15万多项。
聚焦建会强基
筑牢幸福之家“保障力”
促建会。引导10个市成立国防机械电子行业工会,在产业比较集中的6个县(市、区)成立工会联合会,把中小微企业凝聚到工会组织中来。滕州市机械电子工会联合会成立后,已承办2届全国数控机床大赛选拔赛,连续4年承办省级数控机床大赛。促强会。争取专项建设资金,广泛开展新时代职工之家建设活动,推动460多家企业工会实现提档升级。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滨州渤海活塞等入选全省“十佳职工信赖职工之家”。促兴会。联合山东铁塔公司等在11市34家工会驿站设置45个电动车换电柜设施,为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提供换电服务超5万次。推动行业企业、单位新建心理服务站、工会妈妈小屋、职工书屋等服务阵地2000多个,国防机械电子行业基层工会活力和凝聚力得到极大提升。
近年来,山东省国防机械电子工会紧紧围绕推进国防机械电子行业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任务,以培养锻造一支与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相匹配的产业工人大军为目标,着眼于“四个聚焦”破解难题,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质增效。
聚焦凝心铸魂
突出党建引领“向心力”
用科学理论武装职工。以“凝心铸魂跟党走 团结奋斗新征程”为主题,组建国防机械电子行业劳模工匠宣讲团,广泛开展“职工讲堂”“产改政策”等系列活动,线上线下宣讲1000余场次,覆盖职工5万余人。通过座谈交流、云端课堂、知识竞赛,引导产业工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用理想信念引领职工。深化“中国梦·劳动美”宣传教育,承办“劳模工匠进校园 同上一堂思政课”大国工匠、省级示范宣讲10场次,做实中国工人大思政课。编辑制作“向最美劳动者致敬”宣传片,用典型事迹、感人故事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社会氛围。用先进文化培育职工。持续擦亮“工”字系列职工文化品牌,开展“阅读经典好书 争当时代工匠”主题阅读,举办征文、书法、摄影、乒乓球等比赛,挖掘精品短视频《浪花行动》《码出热爱》在中工网展播。
聚焦建功立业
打造人才高地“支撑力”
广开赛事练技能。“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用”,累计举办省级劳动和技能竞赛100项,带动各级开展各类竞赛超1000项。连续3年承办全国大赛,我省选手均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练就担当强省建设重任的一流产业工人队伍。培育工匠储人才。连续两年承办山东省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职工创新大赛,覆盖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和数字创新等10多个关键领域,参赛职工达20余万人次。突出“高精尖缺”工匠人才培养,形成省级、市级、行业、企业四级工匠培育体系,培育行业工匠85人、齐鲁(大)工匠58人,带动各级培育各类工匠4000余人。搭建平台助成长。围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成立行业首家数字技术工匠学院,依托大型头部企业、职业院校等重点扶持建立12家行业工匠学院,搭建起本科、高职、中职、企业人才全链条成长途径,培训各类人才5万人次,2家工匠学院获全国总工会重点支持。
聚焦赋能提效
找准创新创效“攻坚力”
搭建“跨企业”协同创新平台。50多家企业联合成立全省国防机械电子行业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举办交流活动150余次,6844个创新项目累计创效34.5亿元,潍柴控股集团、上汽通用东岳汽车等企业在跨产业协同中实现倍增发展。搭建“跨领域”协同转化平台。设立山东省职工创新创效服务基地国防机械电子工作分站,集聚全行业各领域创新资源,定期开展创新成果发布、技术交流、成果转化等活动,80多项创新成果实现站内转化,收益达3000万元。搭建“跨部门”协同竞赛平台。建立国防机械电子工会与有关部门、协会联席会议制度,持续开展优秀创新成果、创新工作室、创新班组、全员创新企业竞赛,培育50个创新工作室,带动各级创建创新工作室1000余个,推动创新班组技术革新15万多项。
聚焦建会强基
筑牢幸福之家“保障力”
促建会。引导10个市成立国防机械电子行业工会,在产业比较集中的6个县(市、区)成立工会联合会,把中小微企业凝聚到工会组织中来。滕州市机械电子工会联合会成立后,已承办2届全国数控机床大赛选拔赛,连续4年承办省级数控机床大赛。促强会。争取专项建设资金,广泛开展新时代职工之家建设活动,推动460多家企业工会实现提档升级。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滨州渤海活塞等入选全省“十佳职工信赖职工之家”。促兴会。联合山东铁塔公司等在11市34家工会驿站设置45个电动车换电柜设施,为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提供换电服务超5万次。推动行业企业、单位新建心理服务站、工会妈妈小屋、职工书屋等服务阵地2000多个,国防机械电子行业基层工会活力和凝聚力得到极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