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局长大讲堂”邀请媒体、企业代表现场发问
涉企执法“课堂抽查”,局长现场作答
2025-06-2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胡磊 薛良诚
6月19日,新一期“局长大讲堂”举行,本期主题是“规范涉企执法”。不同于以往的“命题发言”,这次少了局长们的登台展示环节,而是采取“提问+回答”的形式:聊城市政府将涉企执法涉及的相关部门单位邀请到现场,随机抽题回应热点。同时邀请大众日报以及相关重点领域的5家企业代表,针对涉企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现场提问、现场解答,堪称一次“课堂抽查”。
聊城市“局长大讲堂”自2022年5月起开设,市政府摆下“擂台”考局长,不仅为领导干部全面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提供展示平台,也有效激发了广大干部对标对表、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积极性。
“规范涉企执法,如何避免‘矫枉过正’,如何避免‘一阵风’、问题反弹?”本报记者首先发问。
“答题”的是聊城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国强。他表示,2023年以来,全市持续开展整治“重复检查、多头执法、随意处罚”攻坚行动,推动涉企执法规范化、法治化。尤其是今年开展专项行动以来,全市行政检查数量同比去年大幅下降,行政检查方式更加优化,行政检查行为更加规范,执法监督机制更加健全,“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执法环境初步形成。但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应为不为”,放任风险隐患的潜在问题,“规范涉企执法是一项系统工程,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规范’不是放任,更不是放弃,而是要旗帜鲜明向不必要、不规范的执法检查‘亮剑’,做到非必要不入企,凡入企必规范,同时法定职责必须为,监管责任一刻也不能懈怠。”杨国强表示,下一步市司法局将主要从打造规范执法的闭环机制、构建执法监督的制度体系、加大规范执法培训的力度、做优“执法+服务”的后半篇文章四个方面发力,为企业创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
聊城市交运集团是全市最大的道路运输企业,面对的行政检查涉及很多部门,迎检任务繁重。紧接着,乖宝集团也就“执法检查标准”问题追问。对此,聊城市交通运输局四级调研员安广洲表示将从三个方面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一是强化计划统筹。压减合并对同一企业的检查计划,能压减的一律压减,能合并的一律合并,杜绝重复检查。二是深化“综合查一次”改革。依托‘鲁执法’涉企行政检查平台,归集各部门检查数据,实现检查结果互认共享,同时加强涉企行政检查的统筹协调,有效整合检查计划和任务方案,打造跨部门联合检查场景,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三是创新涉企行政检查办法。对行业内道路运输企业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建立“红绿黄”台账,譬如,红色等级每季度检查不少于1次;黄色等级每半年检查不少于1次;绿色等级则纳入“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库,年度抽查比例控制在5%以内。
“通过制度设计推动检查标准化、集约化和法治化。确保清单之外无检查,杜绝同案不同罚,还要坚持事前‘普法式’指导+事后‘体检式’反馈,既列明问题,也提供整改指引,并跟踪整改到位。”聊城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廷亮补充说。
现场,鑫鹏源智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聊城新奥燃气有限公司、康辉国际旅行社等企业代表以及生态环境、城市管理、文旅等部门单位分别进行了提问和解读。
“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是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打造法治政府的关键举措。全市要进一步提高执法规范性、合法性、科学性,学习推广临清轴承产业‘一业一策’典型经验,打造更多的聊城涉企执法特色品牌。”主持本次“局长大讲堂”的聊城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李强表示,一问一答现场开“盲盒”的形式,不仅考验干部的随机应变能力,更考验平时工作是否抓深、抓细、抓落实,目的是让这些领导干部“红红脸出出汗”,倒逼大家钻进去、沉下去抓工作、抓落实。同时,要建立“事前评估、事中评定、事后评价”三位一体机制,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既不“越位”干扰企业的正常经营,也不“缺位”放任风险隐患,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应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建立健全政企沟通渠道,让企业反映问题“有门、有窗、有回应”。
6月19日,新一期“局长大讲堂”举行,本期主题是“规范涉企执法”。不同于以往的“命题发言”,这次少了局长们的登台展示环节,而是采取“提问+回答”的形式:聊城市政府将涉企执法涉及的相关部门单位邀请到现场,随机抽题回应热点。同时邀请大众日报以及相关重点领域的5家企业代表,针对涉企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现场提问、现场解答,堪称一次“课堂抽查”。
聊城市“局长大讲堂”自2022年5月起开设,市政府摆下“擂台”考局长,不仅为领导干部全面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提供展示平台,也有效激发了广大干部对标对表、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积极性。
“规范涉企执法,如何避免‘矫枉过正’,如何避免‘一阵风’、问题反弹?”本报记者首先发问。
“答题”的是聊城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国强。他表示,2023年以来,全市持续开展整治“重复检查、多头执法、随意处罚”攻坚行动,推动涉企执法规范化、法治化。尤其是今年开展专项行动以来,全市行政检查数量同比去年大幅下降,行政检查方式更加优化,行政检查行为更加规范,执法监督机制更加健全,“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执法环境初步形成。但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应为不为”,放任风险隐患的潜在问题,“规范涉企执法是一项系统工程,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规范’不是放任,更不是放弃,而是要旗帜鲜明向不必要、不规范的执法检查‘亮剑’,做到非必要不入企,凡入企必规范,同时法定职责必须为,监管责任一刻也不能懈怠。”杨国强表示,下一步市司法局将主要从打造规范执法的闭环机制、构建执法监督的制度体系、加大规范执法培训的力度、做优“执法+服务”的后半篇文章四个方面发力,为企业创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
聊城市交运集团是全市最大的道路运输企业,面对的行政检查涉及很多部门,迎检任务繁重。紧接着,乖宝集团也就“执法检查标准”问题追问。对此,聊城市交通运输局四级调研员安广洲表示将从三个方面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一是强化计划统筹。压减合并对同一企业的检查计划,能压减的一律压减,能合并的一律合并,杜绝重复检查。二是深化“综合查一次”改革。依托‘鲁执法’涉企行政检查平台,归集各部门检查数据,实现检查结果互认共享,同时加强涉企行政检查的统筹协调,有效整合检查计划和任务方案,打造跨部门联合检查场景,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三是创新涉企行政检查办法。对行业内道路运输企业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建立“红绿黄”台账,譬如,红色等级每季度检查不少于1次;黄色等级每半年检查不少于1次;绿色等级则纳入“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库,年度抽查比例控制在5%以内。
“通过制度设计推动检查标准化、集约化和法治化。确保清单之外无检查,杜绝同案不同罚,还要坚持事前‘普法式’指导+事后‘体检式’反馈,既列明问题,也提供整改指引,并跟踪整改到位。”聊城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廷亮补充说。
现场,鑫鹏源智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聊城新奥燃气有限公司、康辉国际旅行社等企业代表以及生态环境、城市管理、文旅等部门单位分别进行了提问和解读。
“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是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打造法治政府的关键举措。全市要进一步提高执法规范性、合法性、科学性,学习推广临清轴承产业‘一业一策’典型经验,打造更多的聊城涉企执法特色品牌。”主持本次“局长大讲堂”的聊城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李强表示,一问一答现场开“盲盒”的形式,不仅考验干部的随机应变能力,更考验平时工作是否抓深、抓细、抓落实,目的是让这些领导干部“红红脸出出汗”,倒逼大家钻进去、沉下去抓工作、抓落实。同时,要建立“事前评估、事中评定、事后评价”三位一体机制,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既不“越位”干扰企业的正常经营,也不“缺位”放任风险隐患,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应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建立健全政企沟通渠道,让企业反映问题“有门、有窗、有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