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凳会” 激发基层宣讲新活力
2025-06-1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张晓帆
本报通讯员 于言朋 许文丽
“孩子就近入学有什么新政策?”“养老政策有什么变化?”……日前的一个傍晚,凉风习习,莱西市望城街道黄花观社区树下传来阵阵谈笑声,十几张小板凳围成圆圈,宣讲员张海英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群众心声。
“过去搞宣讲都是干部台上讲、群众台下听,现在围着板凳坐一圈,没有会议室,不用讲话稿,谁都能插句话。”黄花观社区党委书记张琨介绍,如今通过“板凳会”这一创新形式,宣讲、议事场所从传统会议室搬到了街头巷尾、田间地头。
张琨所说的“板凳会”,是莱西市开展基层宣讲的创新尝试。为有效打通政策宣传的“最后一公里”,当地“板凳会”标配“六个一”:一圈小板凳、一本民情簿、一个公示板、一摞政策册、一套茶具、一个音箱。围绕“给谁讲、谁来讲、怎么讲”三个关键点,莱西市在基层组建由社区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社区好人模范、“双报到”党员组成的6支“板凳会”宣讲骨干队伍。大家拎着小板凳围坐在一起,拉家常、聊民意、讲政策,群众在轻松氛围中畅所欲言,干部在互动交流中及时答疑解惑,实现“群众坐主位,干部俯身听”,进而激发基层宣讲新活力。
从会议室到巷陌田间,莱西市基层宣讲的形式之变折射治理理念革新。近年来,当地积极探索基层理论宣讲的新路径,特别是在推动宣讲内容通俗化、形式多样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打造出“田间党校”“文艺宣讲”“点单宣讲”等一批形式多样、贴近群众的宣讲新模式,涌现出以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昌德松等为代表的一批百姓宣讲典型人物。
莱西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包顺善介绍:“‘板凳会’的成功在于其真正做到了让群众唱主角,把理论讲活了,把政策讲透了,这是我们推进基层宣讲和基层治理融合发展的有益探索。”
“咱们凑在一块儿,就想用老百姓听得顺耳的话,把党的好政策说明白,让社区多些暖人心的正能量。”张海英对此深有感触,大事小事都能上“板凳会”议一议,拉近了干群关系。
华灯初上,莱西市社区文化广场的“板凳会”如期开场。抱着孙子的李桂琴说:“以前觉得政策离咱远,现在干部坐身边讲,养老医保都门儿清。”据悉,聚焦婚丧嫁娶、养老医疗、儿童托管、社区治理等群众关心事,今年莱西市已组织“板凳会”50余场次,理论宣讲与基层治理的“化学反应”日益显现。
本报通讯员 于言朋 许文丽
“孩子就近入学有什么新政策?”“养老政策有什么变化?”……日前的一个傍晚,凉风习习,莱西市望城街道黄花观社区树下传来阵阵谈笑声,十几张小板凳围成圆圈,宣讲员张海英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群众心声。
“过去搞宣讲都是干部台上讲、群众台下听,现在围着板凳坐一圈,没有会议室,不用讲话稿,谁都能插句话。”黄花观社区党委书记张琨介绍,如今通过“板凳会”这一创新形式,宣讲、议事场所从传统会议室搬到了街头巷尾、田间地头。
张琨所说的“板凳会”,是莱西市开展基层宣讲的创新尝试。为有效打通政策宣传的“最后一公里”,当地“板凳会”标配“六个一”:一圈小板凳、一本民情簿、一个公示板、一摞政策册、一套茶具、一个音箱。围绕“给谁讲、谁来讲、怎么讲”三个关键点,莱西市在基层组建由社区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社区好人模范、“双报到”党员组成的6支“板凳会”宣讲骨干队伍。大家拎着小板凳围坐在一起,拉家常、聊民意、讲政策,群众在轻松氛围中畅所欲言,干部在互动交流中及时答疑解惑,实现“群众坐主位,干部俯身听”,进而激发基层宣讲新活力。
从会议室到巷陌田间,莱西市基层宣讲的形式之变折射治理理念革新。近年来,当地积极探索基层理论宣讲的新路径,特别是在推动宣讲内容通俗化、形式多样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打造出“田间党校”“文艺宣讲”“点单宣讲”等一批形式多样、贴近群众的宣讲新模式,涌现出以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昌德松等为代表的一批百姓宣讲典型人物。
莱西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包顺善介绍:“‘板凳会’的成功在于其真正做到了让群众唱主角,把理论讲活了,把政策讲透了,这是我们推进基层宣讲和基层治理融合发展的有益探索。”
“咱们凑在一块儿,就想用老百姓听得顺耳的话,把党的好政策说明白,让社区多些暖人心的正能量。”张海英对此深有感触,大事小事都能上“板凳会”议一议,拉近了干群关系。
华灯初上,莱西市社区文化广场的“板凳会”如期开场。抱着孙子的李桂琴说:“以前觉得政策离咱远,现在干部坐身边讲,养老医保都门儿清。”据悉,聚焦婚丧嫁娶、养老医疗、儿童托管、社区治理等群众关心事,今年莱西市已组织“板凳会”50余场次,理论宣讲与基层治理的“化学反应”日益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