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专版

聚焦创新驱动 深化四大行动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广泛汇聚智慧力量

2025-05-2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2024年11月27日,山东省轻纺烟草行业职工创新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在威海举办
  山东省轻工纺织烟草工会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职工创新创效为重要着力点,深入开展“聚心、聚能、聚才、聚智”行动,积极组织动员行业广大职工为助力我省现代轻工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建功立业。
聚焦激发创新创效动能
深入开展“聚心”行动

  广泛发动。综合运用各类媒体平台,以省总工会名义联合省工信厅印发《山东职工建功轻纺产业新型工业化行动方案》,举办全国2024纺织服装“优供给 促升级”活动首站暨山东省现代轻工纺织“新轻纺 享生活”活动,切实把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理念驱动。在职工中大力倡导“崇尚创新、宽容失败”“发现问题就是进步、解决问题就是创新”等创新理念,引导广大职工重视创新、拥抱创新、参与创新。典型带动。注重从基层一线创新能手中培育选树省劳模、五一劳动奖章和金牌职工等先进典型,线上线下联动组织开展劳模工匠宣讲活动50余场次,切实发挥先模人物在创新创造方面的示范引领和传帮带作用。
聚焦做优做强创新联盟
深入开展“聚能”行动

  搭平台。建立省级轻纺行业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搭设沟通协调机制,定期组织召开创新工作室联盟理事会议。创载体。推动63家企业的89个创新工作室在自愿基础上结成69个“对子”,创新开展以“五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劳模工匠行”活动,有效提升相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谋创效。帮助联盟成员单位打破地域、行业限制,聚焦生产难题广泛开展柔性化共建、经常性交流、常态化合作。联盟自成立以来,共计取得创新成果2234项,创效29.6亿元,为轻纺产业高质量发展汇聚澎湃动能。
聚焦打造过硬创新队伍
深入开展“聚才”行动

  大力培育工匠人才队伍。打造立得住、叫得响、过得硬的“山东轻纺工匠”工作品牌,培育“山东轻纺工匠”244名,支持其领衔创建“工匠创新工作室”,激励广大工匠人才交流技术、潜心育人。大力建设行业工匠学院。联合省级行业协会、职业院校、龙头企业等单位,建设造纸印刷、纺织服装、陶瓷琉璃、厨具行业等4家基础条件好、人才培育强、创新创效优的轻纺产业链工匠学院,打造特色课程体系,设置专业技能培训科目,大力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精尖缺工匠人才,以“人才兴”赋能“产业强”。大力提升产业工人技能。开展轻纺行业高质量发展劳动竞赛、数字赋能职工创新大赛等共计118项,带动各级开展竞赛1000余项,全省轻纺行业40余万名职工参赛。连续5年举办劳模工匠人才教学视频大赛,遴选130件优秀作品上传山东省职工网上学习系统,供全省广大职工交流学习,真正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技能提升。
聚焦提高职工创新实效
深入开展“聚智”行动

  创新竞赛求实效。联合6部门印发《关于开展山东省轻纺行业全员创新竞赛的意见》,连续5年开展全员创新竞赛,培育全员创新企业44家,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173项,创新工作室95个。展示成果求实效。通过央视新闻网、新华网等平台向公众推介职工优秀创新成果并长期展示,超160万名观众观看,有效突破以往采用实物、展板展示方式在时间、空间等方面制约,持续提升引领创新、推动创效的成效。推动转化求实效。设立山东省职工创新创效基地轻纺工作分站,集需求发布、揭榜挂帅、成果展示、转化应用等为一体,开展一线职工创新成果孵化转化集中行动,推动67项创新成果实现站内转化,转化收益达1045万元,切实打通职工创新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最大限度释放职工创新创造潜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汇聚智慧和力量。
  山东省轻工纺织烟草工会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职工创新创效为重要着力点,深入开展“聚心、聚能、聚才、聚智”行动,积极组织动员行业广大职工为助力我省现代轻工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建功立业。
聚焦激发创新创效动能
深入开展“聚心”行动

  广泛发动。综合运用各类媒体平台,以省总工会名义联合省工信厅印发《山东职工建功轻纺产业新型工业化行动方案》,举办全国2024纺织服装“优供给 促升级”活动首站暨山东省现代轻工纺织“新轻纺 享生活”活动,切实把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理念驱动。在职工中大力倡导“崇尚创新、宽容失败”“发现问题就是进步、解决问题就是创新”等创新理念,引导广大职工重视创新、拥抱创新、参与创新。典型带动。注重从基层一线创新能手中培育选树省劳模、五一劳动奖章和金牌职工等先进典型,线上线下联动组织开展劳模工匠宣讲活动50余场次,切实发挥先模人物在创新创造方面的示范引领和传帮带作用。
聚焦做优做强创新联盟
深入开展“聚能”行动

  搭平台。建立省级轻纺行业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搭设沟通协调机制,定期组织召开创新工作室联盟理事会议。创载体。推动63家企业的89个创新工作室在自愿基础上结成69个“对子”,创新开展以“五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劳模工匠行”活动,有效提升相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谋创效。帮助联盟成员单位打破地域、行业限制,聚焦生产难题广泛开展柔性化共建、经常性交流、常态化合作。联盟自成立以来,共计取得创新成果2234项,创效29.6亿元,为轻纺产业高质量发展汇聚澎湃动能。
聚焦打造过硬创新队伍
深入开展“聚才”行动

  大力培育工匠人才队伍。打造立得住、叫得响、过得硬的“山东轻纺工匠”工作品牌,培育“山东轻纺工匠”244名,支持其领衔创建“工匠创新工作室”,激励广大工匠人才交流技术、潜心育人。大力建设行业工匠学院。联合省级行业协会、职业院校、龙头企业等单位,建设造纸印刷、纺织服装、陶瓷琉璃、厨具行业等4家基础条件好、人才培育强、创新创效优的轻纺产业链工匠学院,打造特色课程体系,设置专业技能培训科目,大力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精尖缺工匠人才,以“人才兴”赋能“产业强”。大力提升产业工人技能。开展轻纺行业高质量发展劳动竞赛、数字赋能职工创新大赛等共计118项,带动各级开展竞赛1000余项,全省轻纺行业40余万名职工参赛。连续5年举办劳模工匠人才教学视频大赛,遴选130件优秀作品上传山东省职工网上学习系统,供全省广大职工交流学习,真正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技能提升。
聚焦提高职工创新实效
深入开展“聚智”行动

  创新竞赛求实效。联合6部门印发《关于开展山东省轻纺行业全员创新竞赛的意见》,连续5年开展全员创新竞赛,培育全员创新企业44家,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173项,创新工作室95个。展示成果求实效。通过央视新闻网、新华网等平台向公众推介职工优秀创新成果并长期展示,超160万名观众观看,有效突破以往采用实物、展板展示方式在时间、空间等方面制约,持续提升引领创新、推动创效的成效。推动转化求实效。设立山东省职工创新创效基地轻纺工作分站,集需求发布、揭榜挂帅、成果展示、转化应用等为一体,开展一线职工创新成果孵化转化集中行动,推动67项创新成果实现站内转化,转化收益达1045万元,切实打通职工创新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最大限度释放职工创新创造潜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汇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