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专版

海阔凭鱼跃

山东联通助力蓝色经济蓬勃发展

2025-05-1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张婷婷
  
  清晨的东平湖泛着粼粼波光,63岁的渔民张德海正举着手机当“透视镜”。屏幕里,水下摄像头传回的实时画面中,鱼群穿梭如织。“这水质,比俺家的玻璃还透亮!”他笑着点开智慧渔业App,溶氧量、水温、pH值3条曲线正在晨光中划出优美的弧线。在山东联通打造的“云+网+端”智慧渔业体系下,这位老渔民正亲历着渔业养殖的数字化蜕变。
  山东联通通过构建5G数字基座与物联网技术,在东平湖渔业中打造“智慧大脑”,部署32个水下传感器实时监测水质并联动增氧设备,依托40座5G基站和200G带宽处理5000多个终端数据,实现养殖过程自动化与精准管理。同时通过全产业链数字化改造建立产品溯源体系,使有机鱼获高端市场认可,养殖效率提升3倍,人力成本降低60%。从长期来看,该项目建设将同步带动水质改善、生态养殖面积年增30%,培育1200名掌握数据养殖技术的新农人,形成“科技增效+生态保护+产业升级”的智慧渔业新模式,推动传统渔业向数字化绿色转型。
  作为数字山东建设“主力军”,山东联通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以数智化技术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在海洋产业升级、智慧海洋基础设施建设和海洋生态保护等领域形成了一系列创新实践。
千里海岸线 一幅山水画
  在威海,海洋休闲产业的蓬勃发展催生了海岛游、海上垂钓、海上运动等多种海上休闲新业态,也出现了大量休闲船舶,但在安全监督管理、应急救援、信息服务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风险和管理难点。
  威海联通发挥“5G+北斗+AI”优势,打造了海上休闲船舶管理平台,逐步为全市2000艘海上休闲船舶安装北斗定位和AI视频监控设施,通过5G实现数据传输,将海上休闲船舶安全作业通过数字化手段监管起来,规范休闲渔业发展的同时,提升海上旅游安全管理水平。基于覆盖经营区域全量船只、人员(船员+游客)的市、区县、镇街、船司4级数据体系,威海联通为海上安全专班建设一体化指挥驾驶舱,解决“掌握数据难”的管理痛点。“5G+北斗”船舶定位管控系统结合平台电子围栏功能,实现近海船舶位置实时监控,有效防范超经营范围作业、夜间出海等违规行为。“5G+AI”船舶安全作业智能预警系统支持包括陌生人登船、人员落水等多类场景的视频采集,实时监控港区作业情况,对预警信息触发主动回传,推动安全作业事故管理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预警转变。
港兴通天下 货畅利九州
  日照港是世界最年轻的5亿吨大港,也是全国连接原油管线最长的港口、中石化原油进口第一港。4座30万吨级原油码头澎湃发力、七大库区配合、五大管线畅通……繁忙的日照港,是名副其实的“智慧港口”。
  为助力日照港实现从传统港口向智慧绿色港口迭代升级,日照联通联合智能城市研究院专家第一时间会商会办,依托联通5G专网,采用“5G+北斗”高精度精准定位技术,实现原油分拨转配环节安全作业人员实时定位、巡检调度、电子围栏、应急预警、作业考核、数据可视化分析、智能考勤等功能,首次赋能石化原油行业数字化转型。该项目还获得第六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山东区域赛新兴行业创新奖,形成具有高价值的可复制应用创新成果。
碧海无垠作牧场 智网监测育鱼乡
  随着海洋渔业的数字化转型与海洋牧场数字化发展,对海洋牧场观测网的智能化要求也越来越高。为解决传统的海洋牧场观测网养殖数据获取困难、观测数据回传迟缓、观测仪器部署困难、观测设备维护不便等问题,山东联通为青岛国信蓝色硅谷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5G观测网,打造了船载5G立体海洋牧场智能观测网系统。
  系统主要由监测船舶、生物识别系统、5G数据传输系统、水下云台观测系统、水质监测系统、水文监测系统、水面气象监测系统、平台视频监控系统、海洋牧场控制中心等组成,深度整合5G、物联网、AI以及大数据技术,能够实时监测海洋牧场的整体环境以及水下生物的生长状况,并采集海域的水温、盐度、叶绿素、pH值、溶解氧等关键参数,智能评估渔业资源的生长状态及养殖规模,为养殖用户计算投喂量、生物资产评估、分析养殖鱼类生长状态提供关键数据决策支撑,解决了传统养殖方式主要依赖人工抽检和经验管理的问题,降低了人工成本。通过船载集成设备的方式,该项目显著降低了海洋牧场观测网运营成本,并提升了观测灵活性。借助山东联通打造的海上5G网络,船载5G立体海洋牧场观测网项目实现对海洋牧场的全面精确智能监控、智能分析与实时数据回传,真正实现了海洋牧场“可视、可测、可控”。
  以网络为基,面向海洋,山东联通坚决贯彻落实海洋强国战略,实现海洋高速宽带覆盖,为海洋物联网产业发展奠定通信网络基础。沿海有人居住的岛屿、重要港口、码头等场景5G网络全覆盖,3345公里海岸线全覆盖,近海平均覆盖纵深50公里,最远可达100公里,区域内下行速率达到100Mbps,上行速率达到2Mbps;5G低频覆盖实现近海80公里范围内,99.9%的区域下行速率达到5Mbps,80%的区域上行速率达到5Mbps,显著提升沿海居民、文旅游客、行业应用网络服务水平,助力打造宽带海疆数字经济信息底座。
  以创新为魂,面向未来,山东联通以海洋空间网络技术创新中心(青岛)为能力孵化载体,聚焦“1+1+4+N”重点方向,以“5G+海洋立体通信网络”技术研究为基础,发挥5G超远覆盖优势,全面推进深远海多形式组网验证及方案打造工作,不断提升自主核心能力。助力胜利油田数字化转型,山东联通成功开通胜利油田中心三号海上采油平台5G-A三载波聚合站点,成为全国首个海上采油平台5G-A应用。助力海上科研,针对科研类船舶作业范围与时间窗口受海上环境条件限制问题,山东联通基于船载5G基站和MESH组网技术,实现了作业区域内各类采集终端设施数据传输的实时、远程、高速、安全。
  烟波浩渺,数智兴海。山东联通将持续以“5G+海洋立体通信网络”建设为基础,深挖典型需求场景,以通信组网为基础,持续提升差异化专精特新能力,促进智慧海洋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助力海洋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张婷婷
  
  清晨的东平湖泛着粼粼波光,63岁的渔民张德海正举着手机当“透视镜”。屏幕里,水下摄像头传回的实时画面中,鱼群穿梭如织。“这水质,比俺家的玻璃还透亮!”他笑着点开智慧渔业App,溶氧量、水温、pH值3条曲线正在晨光中划出优美的弧线。在山东联通打造的“云+网+端”智慧渔业体系下,这位老渔民正亲历着渔业养殖的数字化蜕变。
  山东联通通过构建5G数字基座与物联网技术,在东平湖渔业中打造“智慧大脑”,部署32个水下传感器实时监测水质并联动增氧设备,依托40座5G基站和200G带宽处理5000多个终端数据,实现养殖过程自动化与精准管理。同时通过全产业链数字化改造建立产品溯源体系,使有机鱼获高端市场认可,养殖效率提升3倍,人力成本降低60%。从长期来看,该项目建设将同步带动水质改善、生态养殖面积年增30%,培育1200名掌握数据养殖技术的新农人,形成“科技增效+生态保护+产业升级”的智慧渔业新模式,推动传统渔业向数字化绿色转型。
  作为数字山东建设“主力军”,山东联通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以数智化技术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在海洋产业升级、智慧海洋基础设施建设和海洋生态保护等领域形成了一系列创新实践。
千里海岸线 一幅山水画
  在威海,海洋休闲产业的蓬勃发展催生了海岛游、海上垂钓、海上运动等多种海上休闲新业态,也出现了大量休闲船舶,但在安全监督管理、应急救援、信息服务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风险和管理难点。
  威海联通发挥“5G+北斗+AI”优势,打造了海上休闲船舶管理平台,逐步为全市2000艘海上休闲船舶安装北斗定位和AI视频监控设施,通过5G实现数据传输,将海上休闲船舶安全作业通过数字化手段监管起来,规范休闲渔业发展的同时,提升海上旅游安全管理水平。基于覆盖经营区域全量船只、人员(船员+游客)的市、区县、镇街、船司4级数据体系,威海联通为海上安全专班建设一体化指挥驾驶舱,解决“掌握数据难”的管理痛点。“5G+北斗”船舶定位管控系统结合平台电子围栏功能,实现近海船舶位置实时监控,有效防范超经营范围作业、夜间出海等违规行为。“5G+AI”船舶安全作业智能预警系统支持包括陌生人登船、人员落水等多类场景的视频采集,实时监控港区作业情况,对预警信息触发主动回传,推动安全作业事故管理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预警转变。
港兴通天下 货畅利九州
  日照港是世界最年轻的5亿吨大港,也是全国连接原油管线最长的港口、中石化原油进口第一港。4座30万吨级原油码头澎湃发力、七大库区配合、五大管线畅通……繁忙的日照港,是名副其实的“智慧港口”。
  为助力日照港实现从传统港口向智慧绿色港口迭代升级,日照联通联合智能城市研究院专家第一时间会商会办,依托联通5G专网,采用“5G+北斗”高精度精准定位技术,实现原油分拨转配环节安全作业人员实时定位、巡检调度、电子围栏、应急预警、作业考核、数据可视化分析、智能考勤等功能,首次赋能石化原油行业数字化转型。该项目还获得第六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山东区域赛新兴行业创新奖,形成具有高价值的可复制应用创新成果。
碧海无垠作牧场 智网监测育鱼乡
  随着海洋渔业的数字化转型与海洋牧场数字化发展,对海洋牧场观测网的智能化要求也越来越高。为解决传统的海洋牧场观测网养殖数据获取困难、观测数据回传迟缓、观测仪器部署困难、观测设备维护不便等问题,山东联通为青岛国信蓝色硅谷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5G观测网,打造了船载5G立体海洋牧场智能观测网系统。
  系统主要由监测船舶、生物识别系统、5G数据传输系统、水下云台观测系统、水质监测系统、水文监测系统、水面气象监测系统、平台视频监控系统、海洋牧场控制中心等组成,深度整合5G、物联网、AI以及大数据技术,能够实时监测海洋牧场的整体环境以及水下生物的生长状况,并采集海域的水温、盐度、叶绿素、pH值、溶解氧等关键参数,智能评估渔业资源的生长状态及养殖规模,为养殖用户计算投喂量、生物资产评估、分析养殖鱼类生长状态提供关键数据决策支撑,解决了传统养殖方式主要依赖人工抽检和经验管理的问题,降低了人工成本。通过船载集成设备的方式,该项目显著降低了海洋牧场观测网运营成本,并提升了观测灵活性。借助山东联通打造的海上5G网络,船载5G立体海洋牧场观测网项目实现对海洋牧场的全面精确智能监控、智能分析与实时数据回传,真正实现了海洋牧场“可视、可测、可控”。
  以网络为基,面向海洋,山东联通坚决贯彻落实海洋强国战略,实现海洋高速宽带覆盖,为海洋物联网产业发展奠定通信网络基础。沿海有人居住的岛屿、重要港口、码头等场景5G网络全覆盖,3345公里海岸线全覆盖,近海平均覆盖纵深50公里,最远可达100公里,区域内下行速率达到100Mbps,上行速率达到2Mbps;5G低频覆盖实现近海80公里范围内,99.9%的区域下行速率达到5Mbps,80%的区域上行速率达到5Mbps,显著提升沿海居民、文旅游客、行业应用网络服务水平,助力打造宽带海疆数字经济信息底座。
  以创新为魂,面向未来,山东联通以海洋空间网络技术创新中心(青岛)为能力孵化载体,聚焦“1+1+4+N”重点方向,以“5G+海洋立体通信网络”技术研究为基础,发挥5G超远覆盖优势,全面推进深远海多形式组网验证及方案打造工作,不断提升自主核心能力。助力胜利油田数字化转型,山东联通成功开通胜利油田中心三号海上采油平台5G-A三载波聚合站点,成为全国首个海上采油平台5G-A应用。助力海上科研,针对科研类船舶作业范围与时间窗口受海上环境条件限制问题,山东联通基于船载5G基站和MESH组网技术,实现了作业区域内各类采集终端设施数据传输的实时、远程、高速、安全。
  烟波浩渺,数智兴海。山东联通将持续以“5G+海洋立体通信网络”建设为基础,深挖典型需求场景,以通信组网为基础,持续提升差异化专精特新能力,促进智慧海洋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助力海洋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