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专版

高扬思想之旗,提升理论武装高度

2025-05-1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思想之光照亮伟大征程。今年以来,淄博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高新区工委工作要求,勇担新的宣传思想文化使命,推动理论武装工作走心走深走实,凝聚起全区党员干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听读写行”
推动理论学习扎实有效

  在学深悟透中强化思想武装。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为重点,打造听、读、写、行“四个课堂”,确保学懂弄通做实。一是聚焦“听”,开好“学习课堂”。坚持领导班子带头学、引领党员广泛学,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努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今年以来,高新区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共组织开展集体学习6次,撰写心得体会160余篇。二是聚焦“读”,开好“读书课堂”。打造“线上+线下”共读的学习教育模式:“线上”充分利用“淄博高新”微信公众号、“淄博高新”APP等平台,推送学习材料;“线下”通过读书班,分享交流学习心得,推动学习入脑入心。三是聚焦“写”,开好“交流课堂”。及时宣传报道各单位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亮点和成效,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在成效。四是聚焦“行”,开好“实践课堂”。依托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建好“现场课堂”,组织党员干部现场听取讲解、讨论交流。将学习课堂搬进项目现场、搬到基层一线,深入把握一线工作动态。依托“学习强国”APP、“灯塔—党建在线”等平台搭建“指尖课堂”,推动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自主学习。
多点发力
推动理论宣讲提质增效

  整合资源强根基。对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基层党组织书记等8支宣讲队伍人员名单进行调整,从各级各部门单位严格挑选政治素养突出、工作事迹突出、宣讲水平突出的宣讲带头人,组建工委宣讲团、“8支宣讲队伍”、“红火炬·志愿先锋”宣讲团等,基层党组织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800余次。精塑品牌树标杆。在“红火炬·理耀高新”宣讲品牌基础上,以点带面抓好拓展深化,指导镇办结合各自实际,挖掘传统文化、历史文化、文化特质,打造一批特色宣讲品牌,形成“1+X”的一品牌多团体系统,营造有规模、有声势、有影响的地方宣讲大格局。创新方式提实效。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阵地资源平台作用,以小切口、微讲堂,小故事、大理念的方式,组织业务骨干、先进典型、“五老”等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宣讲,用好“淄博高新”客户端等网络媒体,搭建“微课堂”,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通过集中宣讲、点单式宣讲、网络宣讲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激发参与者的主动性、积极性,有效扩大宣讲覆盖面、提升宣讲效果,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深入基层、服务群众。
“实”字担使命
推动理论学习知行合一

  学深悟透促发展。坚持把联系实际、知行合一作为理论学习的根本着眼点。今年一季度,淄博高新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确定的十个“聚焦用力”,按照市委“认真答好六道必答题”“七个干工作抓落实”工作要求,聚力实施高质量发展、高效益生态、高品质民生三大提升行动,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攻坚突破、真抓实干,全面建设“五个新高地”,努力在淄博转型跨越发展中作示范当龙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以学促干解民忧。一季度,淄博高新区涉及省二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共计46项工作任务、涉及市十大民生实事共计12项工作任务均已启动。高新区十大民生实事共计25项工作任务已全面部署开展,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教育资源供给、多彩文化悦民、提振消费等方面18项工作任务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教育资源供给方面,淄博高新区科学城片区教育综合服务配套设施、柳泉书院小区配套幼儿园项目已开工建设。优化交通路网方面,完成“四好农村路”新改建农村公路任务6.25公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新增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28个,电动自行车充电口600个。医疗卫生提升方面,建设完成高新区机关医院乡医培训基地,培训乡医200余人次;完成3家村卫生室提升改造,开展4期中医药特色疗法培训。就业促进方面,开展各类就业招聘活动20余次,初步达成就业意向4982人次,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2577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方面,拨付城乡低保资金、城乡特困救助等困难群众生活救助资金452万元。
  以学聚力育队伍。切实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坚持做好思想建设,提升理论学习成效,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举办1期“高新大讲堂”,培训干部121人次。开展年轻干部“攻坚打擂识英才”系列活动,推荐2名选调生获评全市“优秀选调生”,1名选调生参加省级评比。实施“老干部服务年”活动,组建5支志愿服务队伍,与鲁中晨报合办高新区老年大学,全力推动老干部教育发展。实施高层次人才引领工程,优化人才招引模式,构建重点人才工作体系,强化人才集聚节点建设,召开专题部署会3次。健全“党委政府+社会组织+市场主体”闭环人才引育机制,与6家三方引才机构达成协议,输送海内外高层次人才200余人次。
  (淄博高新区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思想之光照亮伟大征程。今年以来,淄博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高新区工委工作要求,勇担新的宣传思想文化使命,推动理论武装工作走心走深走实,凝聚起全区党员干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听读写行”
推动理论学习扎实有效

  在学深悟透中强化思想武装。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为重点,打造听、读、写、行“四个课堂”,确保学懂弄通做实。一是聚焦“听”,开好“学习课堂”。坚持领导班子带头学、引领党员广泛学,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努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今年以来,高新区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共组织开展集体学习6次,撰写心得体会160余篇。二是聚焦“读”,开好“读书课堂”。打造“线上+线下”共读的学习教育模式:“线上”充分利用“淄博高新”微信公众号、“淄博高新”APP等平台,推送学习材料;“线下”通过读书班,分享交流学习心得,推动学习入脑入心。三是聚焦“写”,开好“交流课堂”。及时宣传报道各单位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亮点和成效,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在成效。四是聚焦“行”,开好“实践课堂”。依托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建好“现场课堂”,组织党员干部现场听取讲解、讨论交流。将学习课堂搬进项目现场、搬到基层一线,深入把握一线工作动态。依托“学习强国”APP、“灯塔—党建在线”等平台搭建“指尖课堂”,推动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自主学习。
多点发力
推动理论宣讲提质增效

  整合资源强根基。对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基层党组织书记等8支宣讲队伍人员名单进行调整,从各级各部门单位严格挑选政治素养突出、工作事迹突出、宣讲水平突出的宣讲带头人,组建工委宣讲团、“8支宣讲队伍”、“红火炬·志愿先锋”宣讲团等,基层党组织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800余次。精塑品牌树标杆。在“红火炬·理耀高新”宣讲品牌基础上,以点带面抓好拓展深化,指导镇办结合各自实际,挖掘传统文化、历史文化、文化特质,打造一批特色宣讲品牌,形成“1+X”的一品牌多团体系统,营造有规模、有声势、有影响的地方宣讲大格局。创新方式提实效。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阵地资源平台作用,以小切口、微讲堂,小故事、大理念的方式,组织业务骨干、先进典型、“五老”等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宣讲,用好“淄博高新”客户端等网络媒体,搭建“微课堂”,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通过集中宣讲、点单式宣讲、网络宣讲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激发参与者的主动性、积极性,有效扩大宣讲覆盖面、提升宣讲效果,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深入基层、服务群众。
“实”字担使命
推动理论学习知行合一

  学深悟透促发展。坚持把联系实际、知行合一作为理论学习的根本着眼点。今年一季度,淄博高新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确定的十个“聚焦用力”,按照市委“认真答好六道必答题”“七个干工作抓落实”工作要求,聚力实施高质量发展、高效益生态、高品质民生三大提升行动,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攻坚突破、真抓实干,全面建设“五个新高地”,努力在淄博转型跨越发展中作示范当龙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以学促干解民忧。一季度,淄博高新区涉及省二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共计46项工作任务、涉及市十大民生实事共计12项工作任务均已启动。高新区十大民生实事共计25项工作任务已全面部署开展,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教育资源供给、多彩文化悦民、提振消费等方面18项工作任务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教育资源供给方面,淄博高新区科学城片区教育综合服务配套设施、柳泉书院小区配套幼儿园项目已开工建设。优化交通路网方面,完成“四好农村路”新改建农村公路任务6.25公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新增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28个,电动自行车充电口600个。医疗卫生提升方面,建设完成高新区机关医院乡医培训基地,培训乡医200余人次;完成3家村卫生室提升改造,开展4期中医药特色疗法培训。就业促进方面,开展各类就业招聘活动20余次,初步达成就业意向4982人次,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2577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方面,拨付城乡低保资金、城乡特困救助等困难群众生活救助资金452万元。
  以学聚力育队伍。切实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坚持做好思想建设,提升理论学习成效,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举办1期“高新大讲堂”,培训干部121人次。开展年轻干部“攻坚打擂识英才”系列活动,推荐2名选调生获评全市“优秀选调生”,1名选调生参加省级评比。实施“老干部服务年”活动,组建5支志愿服务队伍,与鲁中晨报合办高新区老年大学,全力推动老干部教育发展。实施高层次人才引领工程,优化人才招引模式,构建重点人才工作体系,强化人才集聚节点建设,召开专题部署会3次。健全“党委政府+社会组织+市场主体”闭环人才引育机制,与6家三方引才机构达成协议,输送海内外高层次人才200余人次。
  (淄博高新区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