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坊子区推动特色化、为民化、智慧化社区建设
让“小社区”为群众带来“大幸福”
2025-05-0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 报 记 者 张 鹏
本报通讯员 刘 超
“奶奶快看,猪八戒背媳妇啦!”日前,在潍坊市坊子区凤凰街道崇文社区的“凤凰礼盒”文化书院,一个观看皮影戏演出的小女孩兴奋地拽着奶奶的衣角,呵呵笑个不停。观众席上座无虚席,皮影戏传承人在幕布后灵活操纵,生动演绎着经典故事,引得满场喝彩声此起彼伏。
“凤凰礼盒”文化书院是崇文社区利用废弃售楼处改造而成的“礼盒”造型建筑。每周六晚,社区都会在这里开展“凤凰好戏”系列邻里文化活动,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欣赏民谣、相声、话剧、皮影戏等精彩节目,近距离感受各类文化艺术魅力。
今年以来,坊子区通过深挖社区特色、对接居民需求、“线上+线下”融合服务,着力打造特色化、为民化、智慧化社区,将文化资源与社区治理深度整合,构建起有烟火气、书香味、未来感的文化共同体,让“小社区”给群众带来“大幸福”。
“‘凤凰礼盒’文化书院设有开放式书屋、共享自习室、有声阅读图书馆等13类教育空间,馆藏图书15000多册,是潍坊市首座涵盖全年龄段的社区书房。”崇文社区党委书记张艳说,依托辖区教育资源优势,社区精心打造“书香型文化社区”,除开展“凤凰好戏”系列邻里文化活动外,还创建了“学在社区·名师讲堂”等特色品牌,定期邀请潍坊名师为居民免费授课,同时与第三方对接合作开展艺术、美妆、手机摄影等“家长夜校”课程,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多元文化滋养。
像崇文社区这样依托优势资源打造文化特色的做法,同样体现在坊城街道西华昌社区的文化社区实践中。依托辖区内坊子炭矿遗址文化园资源,西华昌社区打造“星火传承文化社区”,在社区内建设时光长廊,让炭矿历史以沉浸式展陈重现,吸引居民来此感受历史文化的厚重。
“我们辖区居民主要为原坊子煤矿的退休职工,我们在社区再现炭矿历史文化。”西华昌社区党支部书记齐姗姗说,在此基础上,社区精心打造非遗工坊、舞蹈室、童梦乐园、社区党校、老年大学等多功能场所及设施,通过文化载体既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又吸引了他们主动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真正实现“文化引人、文化留人”。
立足“一社区一特色”,坊子区围绕差异化定位培育社区文化品牌。全区首批6个文化社区建设试点中,除崇文社区和西华昌社区外,龙山社区依托鹿非马成长中心打造“亲子型文化社区”,鲁能足校社区深耕足球教育元素建设“体育文化社区”,五一社区着力构建“品质文化社区”,西白羊埠社区定位“文体综合型社区”。
围绕“为民”底色,坊子区各文化社区也精准发力。五一社区以“15分钟品质文化圈”为纽带,串联社区文化长廊、图书阅览室、书画室等设施,整合科普文化广场、坊茨美术馆、炭矿博物馆等文创空间,构建覆盖全年龄段的“文化服务网”,满足居民多元化公共文化需求。西白羊埠社区针对辖区老年人和儿童较多的特点,配备多功能厅、辅导培训室、康复训练室等10余个功能场所,打造集服务、娱乐、学习、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服务平台,成为居民“一站式”精神家园。坊子区搭建的“智慧文化云”平台,集成活动预约等模块,带动社区书房年均借阅量达3万册,服务居民超2万人次。
本报通讯员 刘 超
“奶奶快看,猪八戒背媳妇啦!”日前,在潍坊市坊子区凤凰街道崇文社区的“凤凰礼盒”文化书院,一个观看皮影戏演出的小女孩兴奋地拽着奶奶的衣角,呵呵笑个不停。观众席上座无虚席,皮影戏传承人在幕布后灵活操纵,生动演绎着经典故事,引得满场喝彩声此起彼伏。
“凤凰礼盒”文化书院是崇文社区利用废弃售楼处改造而成的“礼盒”造型建筑。每周六晚,社区都会在这里开展“凤凰好戏”系列邻里文化活动,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欣赏民谣、相声、话剧、皮影戏等精彩节目,近距离感受各类文化艺术魅力。
今年以来,坊子区通过深挖社区特色、对接居民需求、“线上+线下”融合服务,着力打造特色化、为民化、智慧化社区,将文化资源与社区治理深度整合,构建起有烟火气、书香味、未来感的文化共同体,让“小社区”给群众带来“大幸福”。
“‘凤凰礼盒’文化书院设有开放式书屋、共享自习室、有声阅读图书馆等13类教育空间,馆藏图书15000多册,是潍坊市首座涵盖全年龄段的社区书房。”崇文社区党委书记张艳说,依托辖区教育资源优势,社区精心打造“书香型文化社区”,除开展“凤凰好戏”系列邻里文化活动外,还创建了“学在社区·名师讲堂”等特色品牌,定期邀请潍坊名师为居民免费授课,同时与第三方对接合作开展艺术、美妆、手机摄影等“家长夜校”课程,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多元文化滋养。
像崇文社区这样依托优势资源打造文化特色的做法,同样体现在坊城街道西华昌社区的文化社区实践中。依托辖区内坊子炭矿遗址文化园资源,西华昌社区打造“星火传承文化社区”,在社区内建设时光长廊,让炭矿历史以沉浸式展陈重现,吸引居民来此感受历史文化的厚重。
“我们辖区居民主要为原坊子煤矿的退休职工,我们在社区再现炭矿历史文化。”西华昌社区党支部书记齐姗姗说,在此基础上,社区精心打造非遗工坊、舞蹈室、童梦乐园、社区党校、老年大学等多功能场所及设施,通过文化载体既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又吸引了他们主动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真正实现“文化引人、文化留人”。
立足“一社区一特色”,坊子区围绕差异化定位培育社区文化品牌。全区首批6个文化社区建设试点中,除崇文社区和西华昌社区外,龙山社区依托鹿非马成长中心打造“亲子型文化社区”,鲁能足校社区深耕足球教育元素建设“体育文化社区”,五一社区着力构建“品质文化社区”,西白羊埠社区定位“文体综合型社区”。
围绕“为民”底色,坊子区各文化社区也精准发力。五一社区以“15分钟品质文化圈”为纽带,串联社区文化长廊、图书阅览室、书画室等设施,整合科普文化广场、坊茨美术馆、炭矿博物馆等文创空间,构建覆盖全年龄段的“文化服务网”,满足居民多元化公共文化需求。西白羊埠社区针对辖区老年人和儿童较多的特点,配备多功能厅、辅导培训室、康复训练室等10余个功能场所,打造集服务、娱乐、学习、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服务平台,成为居民“一站式”精神家园。坊子区搭建的“智慧文化云”平台,集成活动预约等模块,带动社区书房年均借阅量达3万册,服务居民超2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