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村商圈:烟火与时尚共舞
2025-05-0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张晓帆
清晨6时许,青岛李村河畔野馄饨摊热气升腾,地铁3号线闸机涌出追逐潮流的年轻人;夜幕降临,非遗糖画摊灯笼亮起,乐客城裸眼9D动感球幕影院光影变幻。在青岛李村商圈,穿汉服的Z世代与拎菜篮子的老青岛人擦肩而过,5元一碗的豆腐脑与米其林餐厅共享晨光……这样魔幻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
这魔幻的场景,恰印证了青岛人口中的那句“没到过李村等于没来李沧”——从明朝万历年间“乡十二大集”,到年营业额超50亿元的双地铁商圈,这个被戏称“李村不是村”的百年商圈,正以新旧共生的独特叙事,重新定义城市商业的想象力。
李村商圈的故事可追溯至明朝万历年间。《即墨县志》记载的“李村大集”,是胶东半岛农副产品交易枢纽。“逢二遇七”赶集日,渔民、农夫在此以物易物,柳腔戏声与讨价还价声交织。1994年李沧区成立,“三产领先、商贸兴区”战略推动北方国贸和利客来等商场崛起,李村商圈初具规模。如今,青岛地铁2号线与3号线在此交会,乐客城和万达广场等现代商业体林立,李村商圈年客流量超2100万人次,年营业额超50亿元。
如今,这个拥有百年商贸基因的商圈正以“年轻力革命”重塑城市商业逻辑。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李沧区60岁以上人口占比全市最低,李村商圈夜间消费占比达45%,Z世代客群同比激增62%。
在李村商圈,“首店经济”彰显时尚活力。维客星城打造山东省最大二次元主题街区,谷乐屋、潮玩星球等全国知名二次元品牌集聚,周末漫展门票十分钟售罄。李村商圈落地区域首店品牌数十家,元宇宙体验馆、轻奢买手店等新业态不断涌现,超七成配备沉浸式体验装置,打破青岛北部“缺乏高端消费”的刻板印象。
李村商圈独特的魅力,在于其打破业态藩篱的共生生态。高端体验上,乐客城有轻奢品牌集合店,银座广场珠宝专柜单日销售额破百万元;大众消费领域,北方国贸和利客来超市吸引家庭客群,李村夜市集聚网红小吃,海底捞将火锅摊搬进了夜市。
从明代河畔集市到现代商业地标,李村商圈始终坚守“人间烟火”底色,发展夜经济,打造“夜食、夜购、夜演”沉浸式消费场景。近日,李村商圈新华书店青年夜校项目启动,以“夜间课堂+兴趣社群”模式开设传统文化、AI科技等特色课程,首创“文化点单”模式,市民可通过小程序预约花艺美学和茶艺品鉴等课程,成为青年们成长、学习与社交的理想之地。
如今,“没到过李村等于没来李沧”的俗语有了新解——这里不追求“高端冷艳”,而是以一碗野馄饨的温度、一场动感球幕电影的想象力,织就“百年商圈欢迎你”的包容叙事。它以“烟火气”留住城市记忆,以“首店经济”打开国际视野,以“全客层生态”实现商业民主,用“新旧共生”的包容力,成为青岛最具生命力的商业地标,也为青岛“如何留住年轻人”给出了答案。
清晨6时许,青岛李村河畔野馄饨摊热气升腾,地铁3号线闸机涌出追逐潮流的年轻人;夜幕降临,非遗糖画摊灯笼亮起,乐客城裸眼9D动感球幕影院光影变幻。在青岛李村商圈,穿汉服的Z世代与拎菜篮子的老青岛人擦肩而过,5元一碗的豆腐脑与米其林餐厅共享晨光……这样魔幻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
这魔幻的场景,恰印证了青岛人口中的那句“没到过李村等于没来李沧”——从明朝万历年间“乡十二大集”,到年营业额超50亿元的双地铁商圈,这个被戏称“李村不是村”的百年商圈,正以新旧共生的独特叙事,重新定义城市商业的想象力。
李村商圈的故事可追溯至明朝万历年间。《即墨县志》记载的“李村大集”,是胶东半岛农副产品交易枢纽。“逢二遇七”赶集日,渔民、农夫在此以物易物,柳腔戏声与讨价还价声交织。1994年李沧区成立,“三产领先、商贸兴区”战略推动北方国贸和利客来等商场崛起,李村商圈初具规模。如今,青岛地铁2号线与3号线在此交会,乐客城和万达广场等现代商业体林立,李村商圈年客流量超2100万人次,年营业额超50亿元。
如今,这个拥有百年商贸基因的商圈正以“年轻力革命”重塑城市商业逻辑。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李沧区60岁以上人口占比全市最低,李村商圈夜间消费占比达45%,Z世代客群同比激增62%。
在李村商圈,“首店经济”彰显时尚活力。维客星城打造山东省最大二次元主题街区,谷乐屋、潮玩星球等全国知名二次元品牌集聚,周末漫展门票十分钟售罄。李村商圈落地区域首店品牌数十家,元宇宙体验馆、轻奢买手店等新业态不断涌现,超七成配备沉浸式体验装置,打破青岛北部“缺乏高端消费”的刻板印象。
李村商圈独特的魅力,在于其打破业态藩篱的共生生态。高端体验上,乐客城有轻奢品牌集合店,银座广场珠宝专柜单日销售额破百万元;大众消费领域,北方国贸和利客来超市吸引家庭客群,李村夜市集聚网红小吃,海底捞将火锅摊搬进了夜市。
从明代河畔集市到现代商业地标,李村商圈始终坚守“人间烟火”底色,发展夜经济,打造“夜食、夜购、夜演”沉浸式消费场景。近日,李村商圈新华书店青年夜校项目启动,以“夜间课堂+兴趣社群”模式开设传统文化、AI科技等特色课程,首创“文化点单”模式,市民可通过小程序预约花艺美学和茶艺品鉴等课程,成为青年们成长、学习与社交的理想之地。
如今,“没到过李村等于没来李沧”的俗语有了新解——这里不追求“高端冷艳”,而是以一碗野馄饨的温度、一场动感球幕电影的想象力,织就“百年商圈欢迎你”的包容叙事。它以“烟火气”留住城市记忆,以“首店经济”打开国际视野,以“全客层生态”实现商业民主,用“新旧共生”的包容力,成为青岛最具生命力的商业地标,也为青岛“如何留住年轻人”给出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