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法院开展知识产权普法宣传活动

2025-05-02 作者: 吴荣欣 孟令洋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吴荣欣 孟令洋
  通讯员 李浩源 张杰 报道
  本报枣庄讯 “假冒伪劣产品通过模仿正品外观,很容易让消费者上当受骗……”4月23日上午,2025年枣庄市知识产权宣传周启动仪式举行。活动现场,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与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法院通过设立法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现场提供法律咨询等方式,围绕著作权、商标、侵犯知识产权承担的法律责任等相关内容,结合典型案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详细普及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知识。
  近年来,枣庄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做实严格司法保护,全面加强对驰名商标、传统品牌和老字号的司法保护,依法从严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假冒犯罪行为,审理的“12·3”侵犯著作权罪案件入选全国打击侵权盗版十大案件。建立“法院+调解员”“法院+公证处”“法院+工商联”多元解纷机制,助推知识产权纠纷在前端高效、便捷、低成本化解。完善“法院+”协同保护机制,加强与行政职能部门的协同配合,共享技术调查官资源,常态化开展同堂培训、庭审观摩、走访企业等活动。深化淮海经济区司法协作机制,“华润某医药公司诉山东某食品公司等侵害商标权纠纷案”入选淮海经济区2024年行政与司法保护典型案例。针对特色优势产业,深化拓展“产业链+法律服务”模式,加强对锂电、新能源等关键核心技术的司法保护,出台《为石榴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全面加强对“峄城石榴”地理标志和石榴种质资源司法保护,开展农民丰收节“石榴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普法宣传,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记者 吴荣欣 孟令洋
  通讯员 李浩源 张杰 报道
  本报枣庄讯 “假冒伪劣产品通过模仿正品外观,很容易让消费者上当受骗……”4月23日上午,2025年枣庄市知识产权宣传周启动仪式举行。活动现场,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与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法院通过设立法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现场提供法律咨询等方式,围绕著作权、商标、侵犯知识产权承担的法律责任等相关内容,结合典型案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详细普及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知识。
  近年来,枣庄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做实严格司法保护,全面加强对驰名商标、传统品牌和老字号的司法保护,依法从严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假冒犯罪行为,审理的“12·3”侵犯著作权罪案件入选全国打击侵权盗版十大案件。建立“法院+调解员”“法院+公证处”“法院+工商联”多元解纷机制,助推知识产权纠纷在前端高效、便捷、低成本化解。完善“法院+”协同保护机制,加强与行政职能部门的协同配合,共享技术调查官资源,常态化开展同堂培训、庭审观摩、走访企业等活动。深化淮海经济区司法协作机制,“华润某医药公司诉山东某食品公司等侵害商标权纠纷案”入选淮海经济区2024年行政与司法保护典型案例。针对特色优势产业,深化拓展“产业链+法律服务”模式,加强对锂电、新能源等关键核心技术的司法保护,出台《为石榴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全面加强对“峄城石榴”地理标志和石榴种质资源司法保护,开展农民丰收节“石榴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普法宣传,助力乡村产业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