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要提升自身素养成为行为世范的践行者

2025-04-2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张志华
  
  对一个班级来说,班主任作用至关重要。上级的教育方针政策、育人措施,大多由班主任来落实、执行。随着家校共育的推进,教育不断社会化,班主任的工作对学生、家长、社会的影响愈加深远。
班主任是教师群体的代表
  家长与学校打交道,主要通过班主任来进行。无论是召开家长会,还是学生请假等,家长大多与班主任进行直接交流。班主任是家长接触的第一对象,也是家长了解教师的主要渠道,家长对其他学科教师的了解大都是通过班主任来实现的。
  班主任作为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经常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其实,许多家长并不只注重孩子的表面成绩,也非常注重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对孩子真实的评价。因此,班主任与家长之间沟通的方式、语言交流、语气等,不但体现了自身素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着老师的群体形象。
  班主任是学校的代言人
  班主任处在学校教育的最前端,既要根据学校管理要求,具体地向学生发出指令,又要深入了解班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并直接反馈给学校决策层,作为学校工作的参考。由于学生对校规校纪的理解和执行,取决于班主任态度的坚决与否,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意图也由班主任贯彻执行,因此,在学生心目中,班主任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学校。
  另外,一般任课教师与学生家长接触较少,互动交流也少,很多家长甚至不认识任课教师,而班主任一年要开几次家长会,有的还要个别进行交流沟通,其形象素质、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学校的管理水平,是学校精神、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所以,在家长眼中,班主任也代表着学校。
班主任是懂教育的专家
  在家长的眼中,班主任是教育方面专家,有知识,懂教育,重修养,家长对其会有一种天然的信赖。很多家长对教育管理政策法规、招生政策、志愿填报、心理咨询、弱科提升等有疑问时,都会在第一时间向班主任咨询求证。
  因此,班主任要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提升业务能力,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做教师的形象大使,做学校的代言人。增强自身文化底蕴,加强对教育领域综合知识的储备,提升家校沟通能力,提高自己在家长、学生中的认可度,做教育方面的专家。
  加强自身思想政治修养和道德行为修养
  品德高尚,立德树人。学生在校阶段与班主任在一起的时间最长,交往最多,班主任的世界观、理想信念、工作态度、工作方法等,会通过其工作表现出来,并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因此,班主任必须加强自身思想政治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坚持坚定的政治方向,充满爱心,乐于奉献,充分展现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情怀。
  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班主任在与学生交往中,怎样说话、怎样办事、怎样律己、怎样待人,学生都看得一清二楚,会把班主任的言行和品格当成自己的榜样。所以,班主任要做到为人师表,行为世范,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不歧视、刁难、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要与学生共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努力成为学生心中的榜样。
  自我提升,正向成长。班主任要勇于担当使命,创新实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修养,自我更新,反思改进,加强学习,有错就改。建立正向认知,正向成长,成为学生喜欢的样子。
提升班级管理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勤思考,智慧引领。面对班级中出现的学风不浓、纪律松散、学生心理健康等问题,班主任要深度剖析,灵活应对,勤于思考,深入分析问题的根源,在明确问题原因的基础上,精准施策,及时优化班级管理制度,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等,确保班级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班主任不断反思、不断调整。在每一次问题解决之后,班主任都应进行深入的自我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优化管理策略。通过持续的反思与改进,班主任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与水平,为班级的长远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勤沟通,搭建桥梁。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班主任作为家校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应积极主动与家长沟通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与思想动态。可定期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话沟通等方式,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计划以及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同时也要听取家长的意见与建议,共同商讨促进学生成长的有效策略。除了与家长沟通外,班主任还应与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经常交流。通过个别谈心、课后辅导等形式,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与成长需求,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与困惑。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差异,以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和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勤学习,自我提升。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班主任素养和班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这需要班主任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持续优化知识结构。加强理论学习,学习心理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知识,形成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多维学习,创新实践,首先要向书本学习,向网络学习;其次要向同行、向名师、向优秀班主任学习,互相切磋、取长补短。作为班主任,要在干中学、学中干,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相结合,通过创新实践检验与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与管理方法,推动班级管理与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总之,班主任作为“行为世范”的践行者,不仅要涵养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班主任工作日常,还要在专业上不断提升自己,启智润心、因材施教,更要在日常工作中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注重自身品德对学生的影响,真正做到言传身教,以“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行动自觉,示范引领学生成长,成为学生的榜样,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作者单位:寿光市圣城中学)
  
  □张志华
  
  对一个班级来说,班主任作用至关重要。上级的教育方针政策、育人措施,大多由班主任来落实、执行。随着家校共育的推进,教育不断社会化,班主任的工作对学生、家长、社会的影响愈加深远。
班主任是教师群体的代表
  家长与学校打交道,主要通过班主任来进行。无论是召开家长会,还是学生请假等,家长大多与班主任进行直接交流。班主任是家长接触的第一对象,也是家长了解教师的主要渠道,家长对其他学科教师的了解大都是通过班主任来实现的。
  班主任作为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经常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其实,许多家长并不只注重孩子的表面成绩,也非常注重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对孩子真实的评价。因此,班主任与家长之间沟通的方式、语言交流、语气等,不但体现了自身素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着老师的群体形象。
  班主任是学校的代言人
  班主任处在学校教育的最前端,既要根据学校管理要求,具体地向学生发出指令,又要深入了解班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并直接反馈给学校决策层,作为学校工作的参考。由于学生对校规校纪的理解和执行,取决于班主任态度的坚决与否,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意图也由班主任贯彻执行,因此,在学生心目中,班主任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学校。
  另外,一般任课教师与学生家长接触较少,互动交流也少,很多家长甚至不认识任课教师,而班主任一年要开几次家长会,有的还要个别进行交流沟通,其形象素质、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学校的管理水平,是学校精神、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所以,在家长眼中,班主任也代表着学校。
班主任是懂教育的专家
  在家长的眼中,班主任是教育方面专家,有知识,懂教育,重修养,家长对其会有一种天然的信赖。很多家长对教育管理政策法规、招生政策、志愿填报、心理咨询、弱科提升等有疑问时,都会在第一时间向班主任咨询求证。
  因此,班主任要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提升业务能力,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做教师的形象大使,做学校的代言人。增强自身文化底蕴,加强对教育领域综合知识的储备,提升家校沟通能力,提高自己在家长、学生中的认可度,做教育方面的专家。
  加强自身思想政治修养和道德行为修养
  品德高尚,立德树人。学生在校阶段与班主任在一起的时间最长,交往最多,班主任的世界观、理想信念、工作态度、工作方法等,会通过其工作表现出来,并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因此,班主任必须加强自身思想政治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坚持坚定的政治方向,充满爱心,乐于奉献,充分展现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情怀。
  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班主任在与学生交往中,怎样说话、怎样办事、怎样律己、怎样待人,学生都看得一清二楚,会把班主任的言行和品格当成自己的榜样。所以,班主任要做到为人师表,行为世范,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不歧视、刁难、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要与学生共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努力成为学生心中的榜样。
  自我提升,正向成长。班主任要勇于担当使命,创新实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修养,自我更新,反思改进,加强学习,有错就改。建立正向认知,正向成长,成为学生喜欢的样子。
提升班级管理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勤思考,智慧引领。面对班级中出现的学风不浓、纪律松散、学生心理健康等问题,班主任要深度剖析,灵活应对,勤于思考,深入分析问题的根源,在明确问题原因的基础上,精准施策,及时优化班级管理制度,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等,确保班级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班主任不断反思、不断调整。在每一次问题解决之后,班主任都应进行深入的自我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优化管理策略。通过持续的反思与改进,班主任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与水平,为班级的长远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勤沟通,搭建桥梁。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班主任作为家校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应积极主动与家长沟通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与思想动态。可定期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话沟通等方式,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计划以及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同时也要听取家长的意见与建议,共同商讨促进学生成长的有效策略。除了与家长沟通外,班主任还应与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经常交流。通过个别谈心、课后辅导等形式,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与成长需求,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与困惑。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差异,以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和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勤学习,自我提升。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班主任素养和班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这需要班主任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持续优化知识结构。加强理论学习,学习心理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知识,形成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多维学习,创新实践,首先要向书本学习,向网络学习;其次要向同行、向名师、向优秀班主任学习,互相切磋、取长补短。作为班主任,要在干中学、学中干,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相结合,通过创新实践检验与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与管理方法,推动班级管理与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总之,班主任作为“行为世范”的践行者,不仅要涵养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班主任工作日常,还要在专业上不断提升自己,启智润心、因材施教,更要在日常工作中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注重自身品德对学生的影响,真正做到言传身教,以“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行动自觉,示范引领学生成长,成为学生的榜样,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作者单位:寿光市圣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