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东电力电碳计量技术获奖

电网碳排放量测得更快减得更准

2025-04-15 作者: 刘童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刘童 通讯员 王斌 张劲 报道
  本报济南讯 中华环保联合会日前公布2024年度中华环保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名单,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山东电力”)自主研发的“电力系统实时碳排放监测与减碳优化技术”,在国内首次实现分钟级碳排放测算与全网碳流追溯,荣获中华环保联合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当前,我国电力系统的碳排放量绝大部分来自燃煤等火力发电机组,国内用电碳排放计算主要基于因子法,但以年为单位的电力碳排放因子更新周期,难以准确体现不同时段用电生产的碳排放差异,因此,提升火电碳排放数据实时监测计量质量是精准做好电源侧碳计量的关键。
  2020年,国网山东电力由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和电力科学研究院组建攻坚团队,创新提出燃煤机组发电碳排放细颗粒度测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电力系统全环节的碳排放计量体系。依托电源侧实时碳排放测算数据和海量电能计量采集数据,国网山东电力上线了涵盖“发—输—变—配—用”全环节的电碳计量实时监测平台,接入全部1002座电厂、4836座变电站、8514条线路电网潮流数据和29座独立储能电站运行数据,应用能量平衡算法,实现了电力碳排放因子15分钟级“源—网—荷”全过程动态更新。
  2024年,国网山东电力营销部在威海、聊城建设国网首批电碳计量监测示范区,今年2月已接入376座发电厂站、391座变电站和726家典型行业用户数据,实现示范区典型用户电碳数据实时采集、实时计量。位于聊城的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通过安装电碳表,实时量测、查看碳排放量,为公司出具合格的碳排放报告、制定科学的节能降碳措施提供了依据。
  下一步,国网山东电力将进一步扩大示范应用范围,完善电碳计量生态体系,为加快构建完整的电碳计量体系和标准体系贡献力量。
  □记者 刘童 通讯员 王斌 张劲 报道
  本报济南讯 中华环保联合会日前公布2024年度中华环保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名单,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山东电力”)自主研发的“电力系统实时碳排放监测与减碳优化技术”,在国内首次实现分钟级碳排放测算与全网碳流追溯,荣获中华环保联合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当前,我国电力系统的碳排放量绝大部分来自燃煤等火力发电机组,国内用电碳排放计算主要基于因子法,但以年为单位的电力碳排放因子更新周期,难以准确体现不同时段用电生产的碳排放差异,因此,提升火电碳排放数据实时监测计量质量是精准做好电源侧碳计量的关键。
  2020年,国网山东电力由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和电力科学研究院组建攻坚团队,创新提出燃煤机组发电碳排放细颗粒度测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电力系统全环节的碳排放计量体系。依托电源侧实时碳排放测算数据和海量电能计量采集数据,国网山东电力上线了涵盖“发—输—变—配—用”全环节的电碳计量实时监测平台,接入全部1002座电厂、4836座变电站、8514条线路电网潮流数据和29座独立储能电站运行数据,应用能量平衡算法,实现了电力碳排放因子15分钟级“源—网—荷”全过程动态更新。
  2024年,国网山东电力营销部在威海、聊城建设国网首批电碳计量监测示范区,今年2月已接入376座发电厂站、391座变电站和726家典型行业用户数据,实现示范区典型用户电碳数据实时采集、实时计量。位于聊城的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通过安装电碳表,实时量测、查看碳排放量,为公司出具合格的碳排放报告、制定科学的节能降碳措施提供了依据。
  下一步,国网山东电力将进一步扩大示范应用范围,完善电碳计量生态体系,为加快构建完整的电碳计量体系和标准体系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