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赋能农村大集 打造乡村文旅融合新载体

2025-04-11 作者: 程芃芃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程芃芃
  通讯员 孙冲 夏淼 报道
  本报邹平讯 四月的邹平春和景明。连日来,一场场以文化赋能农村大集促消费的活动在邹平各地次第开展。
  清明节前夕,在“赶大集,看好戏——边看边买‘嗨’到底”邹平市文化赋能农村大集促消费活动暨西董街道“艺”起赶大集活动现场,鼓舞、车子灯、舞蹈、京歌伴舞、京剧等活动轮番上场,群众在春风和煦中感受文化的魅力。
  西董大集上,特色山货备受热捧。两侧的摊位整齐排列,新鲜采摘的香椿芽、野生山药、葛根、枸杞根等特色山货琳琅满目,吸引了各方来客驻足询价。
  西董大集是群众家门口的“烟火盛宴”,更是乡村振兴的“活力窗口”。西董街道以“百姓文化舞台”为纽带,让鹤伴珍谷、摩诃山西瓜等本土名产集中亮相,同时将非遗展演、书画创作、民俗体验融入市集场景,让文化可触摸、经济有温度、消费更红火。修皮鞋,修水壶,钉马掌……一些渐渐消失在日常生活中的传统手艺在大集上依然生机勃勃。
  今年以来,邹平市全面挖掘乡村文化资源,以传统农村大集为载体,以习俗文化展演为纽带,各镇街精心挑选1处基础条件良好、规模较大、历史悠久且文化底蕴深厚的集市,作为重点打造的镇街首集,进行科学规划。积极构建“群众点单、政府接单”的常态化服务模式,深入开展送戏下乡活动,让优质文化资源真正走进基层。举办广场舞大赛、歌手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百姓大舞台,有才你就来”的浓厚氛围,为更多人提供展示才艺的平台。
  此外,还研究制定一系列具体措施,加强对农村大集经营行为的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保障群众的消费权益,为市民出行和购物提供便利。通过演出、打卡、直播、逛吃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打造“逛非遗市集、赏民俗表演、品特色美食”三位一体的沉浸式消费场景,让乡村大集成为繁荣乡村经济的新引擎,成为乡村文旅融合的新载体。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以文化为纽带,促进商贸的繁荣,实现文化与经济的深度融合,让大集既有人间烟火气,又有文明新风尚。”邹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栗琳表示。
  □记者 程芃芃
  通讯员 孙冲 夏淼 报道
  本报邹平讯 四月的邹平春和景明。连日来,一场场以文化赋能农村大集促消费的活动在邹平各地次第开展。
  清明节前夕,在“赶大集,看好戏——边看边买‘嗨’到底”邹平市文化赋能农村大集促消费活动暨西董街道“艺”起赶大集活动现场,鼓舞、车子灯、舞蹈、京歌伴舞、京剧等活动轮番上场,群众在春风和煦中感受文化的魅力。
  西董大集上,特色山货备受热捧。两侧的摊位整齐排列,新鲜采摘的香椿芽、野生山药、葛根、枸杞根等特色山货琳琅满目,吸引了各方来客驻足询价。
  西董大集是群众家门口的“烟火盛宴”,更是乡村振兴的“活力窗口”。西董街道以“百姓文化舞台”为纽带,让鹤伴珍谷、摩诃山西瓜等本土名产集中亮相,同时将非遗展演、书画创作、民俗体验融入市集场景,让文化可触摸、经济有温度、消费更红火。修皮鞋,修水壶,钉马掌……一些渐渐消失在日常生活中的传统手艺在大集上依然生机勃勃。
  今年以来,邹平市全面挖掘乡村文化资源,以传统农村大集为载体,以习俗文化展演为纽带,各镇街精心挑选1处基础条件良好、规模较大、历史悠久且文化底蕴深厚的集市,作为重点打造的镇街首集,进行科学规划。积极构建“群众点单、政府接单”的常态化服务模式,深入开展送戏下乡活动,让优质文化资源真正走进基层。举办广场舞大赛、歌手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百姓大舞台,有才你就来”的浓厚氛围,为更多人提供展示才艺的平台。
  此外,还研究制定一系列具体措施,加强对农村大集经营行为的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保障群众的消费权益,为市民出行和购物提供便利。通过演出、打卡、直播、逛吃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打造“逛非遗市集、赏民俗表演、品特色美食”三位一体的沉浸式消费场景,让乡村大集成为繁荣乡村经济的新引擎,成为乡村文旅融合的新载体。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以文化为纽带,促进商贸的繁荣,实现文化与经济的深度融合,让大集既有人间烟火气,又有文明新风尚。”邹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栗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