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规划建设统一配套服务统一运营管理
“方舟模式”解传统化工园区难题
2025-04-1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王思晴 通讯员 崔梦莹 报道
本报临沂讯 4月8日,走进方舟创园(临港)新型化工产业园,整齐划一的标准化厂房、完善的配套设施让人眼前一亮。方舟创园项目主要建设科技研发区、孵化加速区、生产区、公用配套区以及仓储区等,产业定位为化工新材料、专业化学品、电子化学品等,项目分两期建设。与传统化工园区不同,方舟创园独创“方舟模式”,针对传统化工园区普遍存在的“用地难、融资难、环保难”三大难题,以系统性思维开出了“三个统一”的良方,即统一规划建设、统一配套服务、统一运营管理,以创新实践为传统化工园区转型升级提供了样板,探索出一条产业集聚、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新路径,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过去我们自己建厂,从拿地到投产至少要两年时间,现在4个月就能开工建设。”在方舟创园里,山东清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梁帮俊告诉记者,作为首批进驻企业,他们从签约到试生产仅用10个月,比行业平均周期缩短了60%。这一高效模式,正在成为破解化工行业发展难题的“金钥匙”。园区首创的“专项债券+定制厂房”招商及投融资新模式,由政府统一建设高标准、集约化生产车间及配套设施,入园企业可实现“拎包进驻”。“方舟模式”让企业从繁琐的基础设施建设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精力投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招引项目轻资产进驻,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亩均效益,解决了‘小精尖特’化工项目入园难、融资难问题。”方舟创园负责人王学利说。据了解,该模式已为企业节省初始投资70%,真正让企业实现“轻装上阵”。
在招商选资方面,方舟创园有国家级化工专家、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王宇博领衔的专业团队支撑,目前一期项目吸引了10个高附加值项目进驻。“我们不仅看重企业的经济效益,更看重技术含量和发展潜力。”王宇博介绍,园区重点引进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和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项目。此外,园区为项目搭建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加快打造“专精特新”产业集聚地。目前,已与北京化工大学、复旦大学签约共建绿色化工“产学研”联合创新基地,将进一步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我们不仅提供场地,更提供成长的土壤。”王学利介绍,通过与高校共建的联合实验室,园区打造了“研发-中试-产业化”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已孵化出多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项目。目前,有意向入园的企业包括高性能纳米微球、新型环保专用阻燃剂、高端光刻胶、高强度碳纤维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项目。
随着二期项目建设的推进,方舟创园的发展蓝图愈发清晰。“总占地435亩的二期工程,在项目建设上共有三个分区,其中第一分区目前土建已基本完成,正在实施水、电、暖等配套施工,预计今年8月前完成投产运营。第二分区即将在4月开工建设,整个项目预计今年底全部投产达效。”方舟创园二期项目经理王凯说,“二期项目预计2026年竣工,可容纳25个高附加值项目,全部建成后,园区年产值将突破100亿元,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本报临沂讯 4月8日,走进方舟创园(临港)新型化工产业园,整齐划一的标准化厂房、完善的配套设施让人眼前一亮。方舟创园项目主要建设科技研发区、孵化加速区、生产区、公用配套区以及仓储区等,产业定位为化工新材料、专业化学品、电子化学品等,项目分两期建设。与传统化工园区不同,方舟创园独创“方舟模式”,针对传统化工园区普遍存在的“用地难、融资难、环保难”三大难题,以系统性思维开出了“三个统一”的良方,即统一规划建设、统一配套服务、统一运营管理,以创新实践为传统化工园区转型升级提供了样板,探索出一条产业集聚、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新路径,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过去我们自己建厂,从拿地到投产至少要两年时间,现在4个月就能开工建设。”在方舟创园里,山东清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梁帮俊告诉记者,作为首批进驻企业,他们从签约到试生产仅用10个月,比行业平均周期缩短了60%。这一高效模式,正在成为破解化工行业发展难题的“金钥匙”。园区首创的“专项债券+定制厂房”招商及投融资新模式,由政府统一建设高标准、集约化生产车间及配套设施,入园企业可实现“拎包进驻”。“方舟模式”让企业从繁琐的基础设施建设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精力投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招引项目轻资产进驻,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亩均效益,解决了‘小精尖特’化工项目入园难、融资难问题。”方舟创园负责人王学利说。据了解,该模式已为企业节省初始投资70%,真正让企业实现“轻装上阵”。
在招商选资方面,方舟创园有国家级化工专家、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王宇博领衔的专业团队支撑,目前一期项目吸引了10个高附加值项目进驻。“我们不仅看重企业的经济效益,更看重技术含量和发展潜力。”王宇博介绍,园区重点引进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和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项目。此外,园区为项目搭建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加快打造“专精特新”产业集聚地。目前,已与北京化工大学、复旦大学签约共建绿色化工“产学研”联合创新基地,将进一步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我们不仅提供场地,更提供成长的土壤。”王学利介绍,通过与高校共建的联合实验室,园区打造了“研发-中试-产业化”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已孵化出多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项目。目前,有意向入园的企业包括高性能纳米微球、新型环保专用阻燃剂、高端光刻胶、高强度碳纤维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项目。
随着二期项目建设的推进,方舟创园的发展蓝图愈发清晰。“总占地435亩的二期工程,在项目建设上共有三个分区,其中第一分区目前土建已基本完成,正在实施水、电、暖等配套施工,预计今年8月前完成投产运营。第二分区即将在4月开工建设,整个项目预计今年底全部投产达效。”方舟创园二期项目经理王凯说,“二期项目预计2026年竣工,可容纳25个高附加值项目,全部建成后,园区年产值将突破100亿元,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