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全市农商银行聚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五个发力”提升服务精准度

2025-04-02 作者: 徐佳 来源: 大众日报
  临淄农商银行客户经理现场考察客户樱桃种植情况。
  □ 本报记者 徐佳

  省农信联社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指导全省农商银行坚守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发展的经营宗旨,坚持支农支小市场定位,立足资源禀赋,突出特色化经营,针对性提供专业化、精细化金融服务,全力以赴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近日,记者走进淄博辖内农商银行,感受他们持续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不断加强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协同配合,分类施策、系统推进,不断提升金融精准支持力度和专业化水平的做法和故事。
发力科技金融,提升服务质效
  “我们的新型建筑材料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订单大幅增加。”山东布瑞克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经理说,作为新型建筑材料科技型企业,是淄川农商银行的资金支持,让企业完成技术升级。
  在年初的“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中,淄川农商银行了解到企业急需资金进行产业技术升级。该行客户经理立即上门对接,实地调研生产、销售情况和资金缺口,为企业匹配“鲁科贷”,用最短时间发放400万元,助力企业实现升级转型。
  今年以来,淄博全市农商银行积极与政府部门对接,对照重点技术改造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清单,开展新一轮上门走访,采用灵活的支持方式推进小微企业服务升级。截至2月末,全市农商银行信贷支持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69.66亿元,较年初增长2.14亿元。
发力绿色金融,助力环保发展
  沂源县梅家坡村地处东里镇九顶莲花山脚下,全村300余人以桃树、苹果树种植为主要产业。“沂源农商银行支持村民建大棚,种植种类多了,大家收入也上来了。”梅家坡村党支部书记说。
  梅家坡村的“旧貌换新颜”正是农商银行支持辖内集体经济发展的生动体现。
  沂源农商银行以梅家坡村规划建设为契机,通过对接镇政府、村委获取产业升级计划,第一时间进行人员、资金对接,给予了360万元资金支持。同时,带动周边种植户、水果加工企业等上下游产业链,吸纳劳动力40余人,走出了一条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绿色生态、新型社区化的乡村振兴发展道路。
  近年来,淄博全市农商银行结合本地特点,大力推广“绿色产业贷”等政策性金融产品,积极探索绿色产业链信贷服务模式,全面对接各级党委、政府实施计划,助力辖内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截至2月末,全市农商银行共投放绿色贷款3505户、17.9亿元。
发力普惠金融,主动惠民利企
  “冬至左右开始给大棚盖膜升温,植树节前后栽树,晚上大棚内的温度不能超过十度,白天则保持在二十度左右,根据旱涝情况实施水带灌溉。”临淄区凤凰镇田旺村果农颜鑫说,自家大棚占地约二亩,种植了红灯、梅枣等品种,一个大棚年收入10万元左右,30万元的“棚抵贷”2年就能还完。
  近年来,淄博全市农商银行不断加强普惠金融、绿色信贷产品创新,开发“棚抵贷”、“厨易贷”等产品,以好产品增加获客量。截至2月末,淄博全市农商银行发放新型农业主体等乡村振兴贷款余额122.5亿元,支持各类经营主体2.98万户。
发力养老金融,增添金融温度
  为做好养老金融服务,沂源农商银行与当地老干部局、老年大学合作,建立淄博全市首家老年大学企业分校。“我们老年大学跟咱们沂源农商银行合作好多年了,学员到沂源农商银行分校区不仅能参加活动,还能现场办理各项业务。”沂源老年大学企业分校的负责人介绍。
  据介绍,该行与县人社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主动对接困难群众养老融资需求,共同推动“安享贷”业务办理,帮助困难居民缴纳居民养老保险。截至2月末,该行发放“安享贷”18户、余额5.44万元。
  淄博全市农商银行还加强与当地民政部门、养老机构合作,推广“养老保障贷”,通过床位收费权质押,缓解养老机构担保难、融资贵问题。加强金融政策、银行卡社保卡使用方法等金融知识讲解,增强老年客群的资产安全意识。通过开辟“老年人专用窗口”,配备专门引导员,设立爱心专座等服务,提升“适老化”服务水平。
发力数字金融,添彩智慧生活
  在互联网时代,博山农商银行积极探索与直播电商的融合发展,为本地电商企业和商家提供金融服务,与当地知名电商直播平台合作,为平台商家提供信用贷款、资金结算等一站式金融解决方案。同时,该行还利用自身的客户资源和品牌影响力,帮助电商企业开展线上营销活动。
  近年来,淄博全市农商银行大力加强科技建设,积极推广电子化、线上化手段,提升贷款服务效率,办贷时间大幅缩短,实现了便捷办贷、移动办贷、无纸化办贷。截至2月末,全市农商银行累计发放线上贷款3.85万户、44.13亿元。
  □ 本报记者 徐佳

  省农信联社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指导全省农商银行坚守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发展的经营宗旨,坚持支农支小市场定位,立足资源禀赋,突出特色化经营,针对性提供专业化、精细化金融服务,全力以赴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近日,记者走进淄博辖内农商银行,感受他们持续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不断加强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协同配合,分类施策、系统推进,不断提升金融精准支持力度和专业化水平的做法和故事。
发力科技金融,提升服务质效
  “我们的新型建筑材料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订单大幅增加。”山东布瑞克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经理说,作为新型建筑材料科技型企业,是淄川农商银行的资金支持,让企业完成技术升级。
  在年初的“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中,淄川农商银行了解到企业急需资金进行产业技术升级。该行客户经理立即上门对接,实地调研生产、销售情况和资金缺口,为企业匹配“鲁科贷”,用最短时间发放400万元,助力企业实现升级转型。
  今年以来,淄博全市农商银行积极与政府部门对接,对照重点技术改造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清单,开展新一轮上门走访,采用灵活的支持方式推进小微企业服务升级。截至2月末,全市农商银行信贷支持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69.66亿元,较年初增长2.14亿元。
发力绿色金融,助力环保发展
  沂源县梅家坡村地处东里镇九顶莲花山脚下,全村300余人以桃树、苹果树种植为主要产业。“沂源农商银行支持村民建大棚,种植种类多了,大家收入也上来了。”梅家坡村党支部书记说。
  梅家坡村的“旧貌换新颜”正是农商银行支持辖内集体经济发展的生动体现。
  沂源农商银行以梅家坡村规划建设为契机,通过对接镇政府、村委获取产业升级计划,第一时间进行人员、资金对接,给予了360万元资金支持。同时,带动周边种植户、水果加工企业等上下游产业链,吸纳劳动力40余人,走出了一条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绿色生态、新型社区化的乡村振兴发展道路。
  近年来,淄博全市农商银行结合本地特点,大力推广“绿色产业贷”等政策性金融产品,积极探索绿色产业链信贷服务模式,全面对接各级党委、政府实施计划,助力辖内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截至2月末,全市农商银行共投放绿色贷款3505户、17.9亿元。
发力普惠金融,主动惠民利企
  “冬至左右开始给大棚盖膜升温,植树节前后栽树,晚上大棚内的温度不能超过十度,白天则保持在二十度左右,根据旱涝情况实施水带灌溉。”临淄区凤凰镇田旺村果农颜鑫说,自家大棚占地约二亩,种植了红灯、梅枣等品种,一个大棚年收入10万元左右,30万元的“棚抵贷”2年就能还完。
  近年来,淄博全市农商银行不断加强普惠金融、绿色信贷产品创新,开发“棚抵贷”、“厨易贷”等产品,以好产品增加获客量。截至2月末,淄博全市农商银行发放新型农业主体等乡村振兴贷款余额122.5亿元,支持各类经营主体2.98万户。
发力养老金融,增添金融温度
  为做好养老金融服务,沂源农商银行与当地老干部局、老年大学合作,建立淄博全市首家老年大学企业分校。“我们老年大学跟咱们沂源农商银行合作好多年了,学员到沂源农商银行分校区不仅能参加活动,还能现场办理各项业务。”沂源老年大学企业分校的负责人介绍。
  据介绍,该行与县人社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主动对接困难群众养老融资需求,共同推动“安享贷”业务办理,帮助困难居民缴纳居民养老保险。截至2月末,该行发放“安享贷”18户、余额5.44万元。
  淄博全市农商银行还加强与当地民政部门、养老机构合作,推广“养老保障贷”,通过床位收费权质押,缓解养老机构担保难、融资贵问题。加强金融政策、银行卡社保卡使用方法等金融知识讲解,增强老年客群的资产安全意识。通过开辟“老年人专用窗口”,配备专门引导员,设立爱心专座等服务,提升“适老化”服务水平。
发力数字金融,添彩智慧生活
  在互联网时代,博山农商银行积极探索与直播电商的融合发展,为本地电商企业和商家提供金融服务,与当地知名电商直播平台合作,为平台商家提供信用贷款、资金结算等一站式金融解决方案。同时,该行还利用自身的客户资源和品牌影响力,帮助电商企业开展线上营销活动。
  近年来,淄博全市农商银行大力加强科技建设,积极推广电子化、线上化手段,提升贷款服务效率,办贷时间大幅缩短,实现了便捷办贷、移动办贷、无纸化办贷。截至2月末,全市农商银行累计发放线上贷款3.85万户、44.1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