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出手,五千亿元注资国有大行
2025-04-0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徐佳
3月31日,财政部发布消息:财政部将发行2025年首批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据了解,《巴塞尔协议》把银行资本分为核心一级资本、一级资本、二级资本三个层级。而核心一级资本是吸收银行经营损失的第一道防线,是银行各类资本的基础与核心。
消息发布后,周一银行板块开盘上涨,最高涨幅超1%,全天累计涨幅为0.3%。其中,建设银行领涨,涨幅达3.64%。
净利润全部同比正增长
六大行净息差持续收窄
那么,目前国有大行的经营状况如何呢?3月28日晚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发布2024年经营业绩,六大国有银行年报全部亮相。
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六大行总资产合计199.68万亿元,较上年末的185.11万亿元增长7.87%,不良率保持低位,资本充足率向上改善。同时,经营指标保持稳健,归母净利润全部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中,农业银行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820.83亿元,同比增长4.7%,居首位。
与目前行业整体趋势一致,六大行净息差持续收窄。2024年,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净息差分别为1.42%、1.42%、1.40%、1.51%、1.27%、1.87%。
不良贷款率均保持低位
风险缓冲能力增强
从资产质量看,六大行不良贷款率均保持低位。截至2024年末,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34%、1.30%、1.25%、1.34%、1.31%、0.90%;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14.91%、299.61%、200.60%、233.60%、201.94%、286.15%。在风险管控方面,持续提升“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能力,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六大行资本充足率均实现提升,增强了风险缓冲能力。截至2024年末,工商银行资本充足率提升至19.39%,农业银行从上年末的17.14%攀升至18.19%,中国银行提升至18.76%、建设银行提升至19.69%、邮储银行提升至14.44%、交通银行提升至16.02%。
在3月31日的新闻中,财政部也认为,当前,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稳健,资产质量稳定,拨备计提充足,主要监管指标均处于“健康区间”。
5000亿元特别国债
促进银行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国有大行一直是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在支持大基建、科技创新等方面信贷规模增长较快,会消耗大量资本尤其是核心一级资本。
3月31日,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发布公告,宣布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合计募集金额不超过5200亿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而本次财政部的5000亿元特别国债就用于注资国有大行。
在上述四家银行召开的定向增发投资者说明会上,四行均表示采用溢价发行策略。以3月28日收盘价为基准,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的定增价格分别溢价10%、8.8%、18.34%和21.54%。
财政部指出,通过发行特别国债支持相关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有利于进一步巩固提升银行的稳健经营能力,促进银行高质量发展,为投资者创造更大价值和带来长期稳定的回报,有利于银行更好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作用,为国民经济行稳致远提供有力支撑。
3月31日,财政部发布消息:财政部将发行2025年首批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据了解,《巴塞尔协议》把银行资本分为核心一级资本、一级资本、二级资本三个层级。而核心一级资本是吸收银行经营损失的第一道防线,是银行各类资本的基础与核心。
消息发布后,周一银行板块开盘上涨,最高涨幅超1%,全天累计涨幅为0.3%。其中,建设银行领涨,涨幅达3.64%。
净利润全部同比正增长
六大行净息差持续收窄
那么,目前国有大行的经营状况如何呢?3月28日晚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发布2024年经营业绩,六大国有银行年报全部亮相。
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六大行总资产合计199.68万亿元,较上年末的185.11万亿元增长7.87%,不良率保持低位,资本充足率向上改善。同时,经营指标保持稳健,归母净利润全部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中,农业银行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820.83亿元,同比增长4.7%,居首位。
与目前行业整体趋势一致,六大行净息差持续收窄。2024年,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净息差分别为1.42%、1.42%、1.40%、1.51%、1.27%、1.87%。
不良贷款率均保持低位
风险缓冲能力增强
从资产质量看,六大行不良贷款率均保持低位。截至2024年末,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34%、1.30%、1.25%、1.34%、1.31%、0.90%;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14.91%、299.61%、200.60%、233.60%、201.94%、286.15%。在风险管控方面,持续提升“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能力,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六大行资本充足率均实现提升,增强了风险缓冲能力。截至2024年末,工商银行资本充足率提升至19.39%,农业银行从上年末的17.14%攀升至18.19%,中国银行提升至18.76%、建设银行提升至19.69%、邮储银行提升至14.44%、交通银行提升至16.02%。
在3月31日的新闻中,财政部也认为,当前,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稳健,资产质量稳定,拨备计提充足,主要监管指标均处于“健康区间”。
5000亿元特别国债
促进银行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国有大行一直是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在支持大基建、科技创新等方面信贷规模增长较快,会消耗大量资本尤其是核心一级资本。
3月31日,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发布公告,宣布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合计募集金额不超过5200亿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而本次财政部的5000亿元特别国债就用于注资国有大行。
在上述四家银行召开的定向增发投资者说明会上,四行均表示采用溢价发行策略。以3月28日收盘价为基准,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的定增价格分别溢价10%、8.8%、18.34%和21.54%。
财政部指出,通过发行特别国债支持相关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有利于进一步巩固提升银行的稳健经营能力,促进银行高质量发展,为投资者创造更大价值和带来长期稳定的回报,有利于银行更好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作用,为国民经济行稳致远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