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银行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
解码9000亿背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5-04-0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2024年5月,青岛银行“绿金青银”品牌亮相上海全国品牌日。
|
□ 本报记者 胡羽
3月26日,青岛银行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作为山东省唯一一家“A+H”双上市的银行,青岛银行凭借清晰的战略定位、多元化的收入来源以及稳健扎实的风控体系,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成绩单。2024年,青岛银行规模再上新台阶,集团资产总额达6899.6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48%;集团管理总资产突破9000亿元大关。经营效益方面,该行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4.98亿元,同比增长8.22%;实现归母净利润42.64亿元,同比增长20.16%。
业绩领跑
规模效益质量齐升
青岛银行作为上市银行队列的优等生,2024年再度延续高质量发展的态势,实现了规模、效益、质量“三增”。
规模方面,截至2024年末,青岛银行集团管理总资产突破9000亿元大关,达9065.5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23%;集团资产总额达6899.6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48%。其中,存贷款总额分别为4320.24亿元、3406.90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1.91%、13.53%。
盈利方面,青岛银行一直跑在上升通道上。报告期内,青岛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34.9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42.64亿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攀升至11.51%,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放在同业,青岛银行的优势尤为显著。公开数据显示,截至3月24日,已披露业绩报告的19家上市银行2024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平均增速为3.15%、7.66%,青岛银行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8.22%、20.16%,高于行业平均5.07个百分点、12.5个百分点,分别居第四位、第二位。
拆解营收构成可以发现,青岛银行利息净收入与非利息收入协同增长。2024年,该行实现利息净收入98.74亿元,同比增长6.38%。同时,依托多元化经营策略和多牌照优势,青岛银行在非息领域拓展出多个收入增长点。2024年,该行实现非利息收入36.24亿元,同比增长13.58%。
高质量的发展需要高水平的安全。截至2024年末,青岛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14%,较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实现7年连降。拨备覆盖率241.32%,较上年末提高15.36个百分点,实现5年连升,标志着青岛银行资产质量持续提优,风险抵补能力充足。
实体赋能
用陪伴滴灌区域经济
自诞生之初,青岛银行便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本位。围绕科技金融,青岛银行2024年制订《科技金融发展方案》,建立健全全行科技金融工作机制;在济南打造科技金融专营中心,推动五家科技金融特色支行建设。截至2024年末,该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突破18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6.7%,超全行贷款平均增速;1784家科技企业通过“专精特新贷”、“人才贷”等特色产品获得成长加速度,见证着金融活水与科创火种的深度交融。
在普惠金融领域,青岛银行持续以金融之力拓展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力度、深度和广度。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该行普惠贷款余额突破45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3.2%,超全行贷款平均增速。
2024年,青岛银行从战略高度统筹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相继锻造“绿金青银”、“青出于蓝”金融品牌,推出“新质碳益贷”、“绿水清源贷”等特色产品,助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报告期末,青岛银行绿色贷款、蓝色贷款余额分别达373.49亿元、167.8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2.91%、26.75%。
2024年,青岛银行制定《青岛银行养老金融工作实施意见》,明确养老金融三年发展规划,形成养老金融发展专项任务书,持续丰富养老服务金融产品体系,自主研发推出了“养老金计算器”,累计服务超过1.2万名客户,商业养老金产品实现销售超6000万元。
过去一年,青岛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的信贷倾斜,全力服务山东经济发展,对公贷款高增:截至2024年末,公司贷款2421.7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0.15%;占客户贷款总额的71.08%,比上年末提高3.91个百分点。伴随着今年聊城分行正式开业,青岛银行补齐了省内最后一块“拼图”,实现了山东16市全域覆盖的战略布局。
能力提升
积极培育竞争新优势
为推动高质量发展,2024年,青岛银行以加速数字化转型为驱动力,以提升综合经营能力为着力点,开启更加专业化、数智化、体系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征途。
2024年,青岛银行在信息科技投入达5.65亿元,占该行营业收入的4.19%,完成了对公线上营业厅二期等79项重要项目的投产。公司端,青岛银行创新推出“票链e贷”、“智造e贷”等线上融资产品,持续丰富数字服务生态与线上产品;针对中小微、外贸企业量身定制的“普惠e贷”、“出口快贷”等产品,有效缩短贷款审批时间。零售端,青岛银行迭代升级手机银行8.11版本,上线经营贷、商业养老金等功能,创新推出“幸福列车”理财快销平台,大大提升了零售客户的金融服务体验。
依托集团化协同发展与丰富的金融牌照优势,青岛银行主动突破传统业务边界,不断加强在金融市场、托管、投行、理财、融资租赁等方面的业务联动,以专业性和标准化的金融服务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继成为山东省首家获批基金托管资格的地方法人银行后,2024年,青岛银行又获批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直参资格,成为山东省首家获批此资格的地方法人银行;同时青岛银行还是山东省唯一具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资格的地方法人银行。
2024年,青岛银行中长期债务融资工具承销规模,承销产品只数、服务发行人数量排名均居山东省首位;成功发行了山东省金融机构首单信用联结票据暨全国首单银行创设的跨境标的债务信用联结票据(CLN);集团金融市场业务自营投资规模2573.81亿元,增长14.00%;资产托管规模1450.12亿元,超额完成年初计划。
青岛银行交易银行业务也持续创新,将客户、产品、渠道有机整合,切实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本外币、内外贸、离在岸金融服务解决方案。截至2024年末,青岛银行实现国际结算业务量176.88亿美元,较上年末增长31.31%,国际结算量和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均居山东省内法人银行首位。
3月26日,青岛银行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作为山东省唯一一家“A+H”双上市的银行,青岛银行凭借清晰的战略定位、多元化的收入来源以及稳健扎实的风控体系,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成绩单。2024年,青岛银行规模再上新台阶,集团资产总额达6899.6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48%;集团管理总资产突破9000亿元大关。经营效益方面,该行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4.98亿元,同比增长8.22%;实现归母净利润42.64亿元,同比增长20.16%。
业绩领跑
规模效益质量齐升
青岛银行作为上市银行队列的优等生,2024年再度延续高质量发展的态势,实现了规模、效益、质量“三增”。
规模方面,截至2024年末,青岛银行集团管理总资产突破9000亿元大关,达9065.5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23%;集团资产总额达6899.6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48%。其中,存贷款总额分别为4320.24亿元、3406.90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1.91%、13.53%。
盈利方面,青岛银行一直跑在上升通道上。报告期内,青岛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34.9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42.64亿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攀升至11.51%,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放在同业,青岛银行的优势尤为显著。公开数据显示,截至3月24日,已披露业绩报告的19家上市银行2024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平均增速为3.15%、7.66%,青岛银行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8.22%、20.16%,高于行业平均5.07个百分点、12.5个百分点,分别居第四位、第二位。
拆解营收构成可以发现,青岛银行利息净收入与非利息收入协同增长。2024年,该行实现利息净收入98.74亿元,同比增长6.38%。同时,依托多元化经营策略和多牌照优势,青岛银行在非息领域拓展出多个收入增长点。2024年,该行实现非利息收入36.24亿元,同比增长13.58%。
高质量的发展需要高水平的安全。截至2024年末,青岛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14%,较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实现7年连降。拨备覆盖率241.32%,较上年末提高15.36个百分点,实现5年连升,标志着青岛银行资产质量持续提优,风险抵补能力充足。
实体赋能
用陪伴滴灌区域经济
自诞生之初,青岛银行便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本位。围绕科技金融,青岛银行2024年制订《科技金融发展方案》,建立健全全行科技金融工作机制;在济南打造科技金融专营中心,推动五家科技金融特色支行建设。截至2024年末,该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突破18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6.7%,超全行贷款平均增速;1784家科技企业通过“专精特新贷”、“人才贷”等特色产品获得成长加速度,见证着金融活水与科创火种的深度交融。
在普惠金融领域,青岛银行持续以金融之力拓展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力度、深度和广度。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该行普惠贷款余额突破45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3.2%,超全行贷款平均增速。
2024年,青岛银行从战略高度统筹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相继锻造“绿金青银”、“青出于蓝”金融品牌,推出“新质碳益贷”、“绿水清源贷”等特色产品,助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报告期末,青岛银行绿色贷款、蓝色贷款余额分别达373.49亿元、167.8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2.91%、26.75%。
2024年,青岛银行制定《青岛银行养老金融工作实施意见》,明确养老金融三年发展规划,形成养老金融发展专项任务书,持续丰富养老服务金融产品体系,自主研发推出了“养老金计算器”,累计服务超过1.2万名客户,商业养老金产品实现销售超6000万元。
过去一年,青岛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的信贷倾斜,全力服务山东经济发展,对公贷款高增:截至2024年末,公司贷款2421.7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0.15%;占客户贷款总额的71.08%,比上年末提高3.91个百分点。伴随着今年聊城分行正式开业,青岛银行补齐了省内最后一块“拼图”,实现了山东16市全域覆盖的战略布局。
能力提升
积极培育竞争新优势
为推动高质量发展,2024年,青岛银行以加速数字化转型为驱动力,以提升综合经营能力为着力点,开启更加专业化、数智化、体系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征途。
2024年,青岛银行在信息科技投入达5.65亿元,占该行营业收入的4.19%,完成了对公线上营业厅二期等79项重要项目的投产。公司端,青岛银行创新推出“票链e贷”、“智造e贷”等线上融资产品,持续丰富数字服务生态与线上产品;针对中小微、外贸企业量身定制的“普惠e贷”、“出口快贷”等产品,有效缩短贷款审批时间。零售端,青岛银行迭代升级手机银行8.11版本,上线经营贷、商业养老金等功能,创新推出“幸福列车”理财快销平台,大大提升了零售客户的金融服务体验。
依托集团化协同发展与丰富的金融牌照优势,青岛银行主动突破传统业务边界,不断加强在金融市场、托管、投行、理财、融资租赁等方面的业务联动,以专业性和标准化的金融服务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继成为山东省首家获批基金托管资格的地方法人银行后,2024年,青岛银行又获批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直参资格,成为山东省首家获批此资格的地方法人银行;同时青岛银行还是山东省唯一具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资格的地方法人银行。
2024年,青岛银行中长期债务融资工具承销规模,承销产品只数、服务发行人数量排名均居山东省首位;成功发行了山东省金融机构首单信用联结票据暨全国首单银行创设的跨境标的债务信用联结票据(CLN);集团金融市场业务自营投资规模2573.81亿元,增长14.00%;资产托管规模1450.12亿元,超额完成年初计划。
青岛银行交易银行业务也持续创新,将客户、产品、渠道有机整合,切实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本外币、内外贸、离在岸金融服务解决方案。截至2024年末,青岛银行实现国际结算业务量176.88亿美元,较上年末增长31.31%,国际结算量和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均居山东省内法人银行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