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重工潍柴集团新能源战略转型推进会在烟台市福山区举行
福山何以拼赢超级大项目
2025-04-0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记者 邢金钰 通讯员 潘丹丹 刘林 报道
图为潍柴弗迪(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鸟瞰图。
|
◆3月28日,“新质新动力 向电向未来”山东重工潍柴集团新能源战略转型推进会在烟台市福山区举行,潍柴弗迪(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首台电池产品下线,标志着产业园项目一期正式投产。
这台搭载潍柴和弗迪最新技术的动力电池产品,充分集合两家企业的领先优势,为中国新能源商用车和工程机械行业带来了更高端、更先进、更专业的动力解决方案。
□ 本报记者 董卿 邢金钰
本报通讯员 潘丹丹 刘林
潍柴、比亚迪缘何选择将潍柴弗迪(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这个庞大的项目落户福山,在此启动新能源战略转型看中的是什么?福山区在这个项目上拼赢的是什么?
拼赢的是招商诚意
更是“情绪价值”
2023年11月3日,潍柴与比亚迪联合投资的潍柴弗迪(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在福山区开工。当月,福山区政府与潍柴、比亚迪高层达成2024年底高质量投产的共识。
2024年11月26日,潍柴弗迪项目方负责人在“潍柴弗迪项目设备进场保障群”中感慨:“从潍柴弗迪不到3个月主体厂房封顶、刷新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国内在建项目的新纪录,到今天福山区政府组建保障设备进场团队,每一步都感受到福山区的诚意!”
2025年3月28日,潍柴弗迪(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首台电池产品正式下线。
站在项目现场回忆,从招商环节开始,福山区便展现了巨大的诚意。“我们在一般招商环节的基础上,还注重提供‘情绪价值’。”福山区政协副主席,高新区福山园工委书记、管委主任宫涛表示,“我们有‘项目需要什么,我们就满足什么’的决心。在每个环节都提前预设,早做策划,缩短决策链条。”
“在项目尚未完全确定来福山时,我们就抓紧准备项目建设用地了,就是为了让投资方看到我们的诚意和决心。”宫涛介绍,项目正式签约时间是2023年10月份。而在2023年3月份,投资方来福山考察时,便看到了1700亩正在进行清表工作的项目建设用地。
历经8个月不分昼夜的拼抢竞争,福山区招商团队先后整理项目资料50余份、沟通对接20余次、合同谈判10余轮。终于,这一超级大项目落子福山。
福山区的诚意还体现在产业配套上。在招商过程中,“福山全区世界500强投资项目超过40家”吸引着潍柴弗迪项目方。“投资最终是为了效益,亏本的投资谁愿意干?这么多500强企业选择烟台,说明福山投资回报好呀!”宫涛说。
从2002年引进第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始,福山区便将“长期主义”理念贯穿于招引项目之中,紧盯产业布局,不断延伸产业链条。目前福山区已有314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培育出转向机、车灯、汽车内饰等六大产品系列,囊括种类多达220种。其中,20余种产品北方市场占有率第一、15种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福山区也获评“国家火炬计划汽车部件产业基地”“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国家新能源商用车零部件产业集群”。
拼赢的是项目速度
更是营商环境
2024年2月18日,福山区成立项目推进指挥部。一座灰色的铁皮集装箱里放置几把桌椅就是“行走的办公室”。项目干到哪里,吊车就把集装箱搬到哪里,现场会议就开到哪里。项目推进指挥部每天早上8点准时参加潍柴弗迪项目例会,全年无休,遇到问题立即寻找解决方案。
潍柴弗迪项目作为全市“十一五”以来市外投资最大的装备制造业单体项目,10天完成清障、30天完成征迁、90天完成场平、100天主体厂房封顶,刷新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国内在建项目的新纪录。
准备投产前,产业工人的招聘也是重中之重。根据潍柴弗迪电池投产安排,11月拟招聘380人。福山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把重点项目(企业)用工保障作为重要任务,自接到企业求助后,便快速响应,指派市场科及零工市场5名工作人员随时按照企业安排开展工作,并结合企业现状及用工紧缺程度,为其量身定制方案,仅用3天即帮助企业完成招聘指标。
正是如此将心比心地付出,福山区赢得了越来越多的企业青睐。华域视觉、安波福、三立车灯等企业奔着福山的营商环境,在市场紧缩情况下,仍然在福山追加投资;比亚迪、创明等在建项目携手产业链、供应链一同下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打造产业垂直生态体系;南航大创新平台落户福山,打造国家级“两中心、一基地”,构建“北化工、南装备”环磁山科创平台新格局。
拼赢的是链式发展
更是产业生态
3月25日上午,烟台产业会客厅第二期交流沙龙活动在福山区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启幕。活动以“产业融合、创新引领、协同发展”为主题,吸引3家市外上市企业、30余家本地龙头企业与政府部门代表齐聚一堂,政企银三方深度对话,共同探讨产业升级新机遇。
“感谢政府搭建的烟台产业会客厅平台。”潍柴弗迪电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翔表示,“烟台项目是集团在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领域的战略支点,而会客厅活动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搭建高效的对接平台,这种创新服务方式为我们企业技术交流和供应链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我们期待与更多伙伴携手,共同构建胶东半岛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圈。”
步履不停,福山区边建设项目,边招商,凭借山东重工、比亚迪等高端装备产业链“链主”企业的资源优势和产业配套能力,发挥潍柴弗迪项目的领航作用,挖掘上下游关联企业160多家,目前已储备智能驾驶、正负极材料以及“小三电”等领域项目20多个,初步实现“引进一个龙头、拉起一个产业”的目标。
福山区引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院士团队合作,共建国家级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创新中心、先进复合材料检验检测中心、智能制造装备中试验证基地“两中心一基地”三大国家级创新平台。
“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特点,我们提前谋划,精准引入了中质国检项目,在技术、检测等领域提供支持。”宫涛表示,传统汽车通常要3-4年才有一个新车型,而新能源汽车几乎每年都会推出新车型,检测周期较短,这就要求地方配备相应的检测能力。中质国检项目,可以理解为给汽车发“准生证”的服务平台,可让园区内的产品实现“当地生产本地认证”。该项目建成后能够满足欧洲CE、澳大利亚ADR等国际出口认证市场准入测试需求,助力产品直接出口海外市场。
截至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已引进总投资近800亿元的11个项目。其中,创明圆柱锂电池项目是不容忽视的亮点之一。创明圆柱锂电池项目稳居全球圆柱形锂电池第一梯队,发布的全球首款基于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的准固态圆柱电芯,广泛应用于人形机器人、智能移动充电设备、家居产品和家庭储能等领域,可实现与潍柴弗迪合作生产动力电池的差异化发展。
这台搭载潍柴和弗迪最新技术的动力电池产品,充分集合两家企业的领先优势,为中国新能源商用车和工程机械行业带来了更高端、更先进、更专业的动力解决方案。
□ 本报记者 董卿 邢金钰
本报通讯员 潘丹丹 刘林
潍柴、比亚迪缘何选择将潍柴弗迪(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这个庞大的项目落户福山,在此启动新能源战略转型看中的是什么?福山区在这个项目上拼赢的是什么?
拼赢的是招商诚意
更是“情绪价值”
2023年11月3日,潍柴与比亚迪联合投资的潍柴弗迪(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在福山区开工。当月,福山区政府与潍柴、比亚迪高层达成2024年底高质量投产的共识。
2024年11月26日,潍柴弗迪项目方负责人在“潍柴弗迪项目设备进场保障群”中感慨:“从潍柴弗迪不到3个月主体厂房封顶、刷新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国内在建项目的新纪录,到今天福山区政府组建保障设备进场团队,每一步都感受到福山区的诚意!”
2025年3月28日,潍柴弗迪(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首台电池产品正式下线。
站在项目现场回忆,从招商环节开始,福山区便展现了巨大的诚意。“我们在一般招商环节的基础上,还注重提供‘情绪价值’。”福山区政协副主席,高新区福山园工委书记、管委主任宫涛表示,“我们有‘项目需要什么,我们就满足什么’的决心。在每个环节都提前预设,早做策划,缩短决策链条。”
“在项目尚未完全确定来福山时,我们就抓紧准备项目建设用地了,就是为了让投资方看到我们的诚意和决心。”宫涛介绍,项目正式签约时间是2023年10月份。而在2023年3月份,投资方来福山考察时,便看到了1700亩正在进行清表工作的项目建设用地。
历经8个月不分昼夜的拼抢竞争,福山区招商团队先后整理项目资料50余份、沟通对接20余次、合同谈判10余轮。终于,这一超级大项目落子福山。
福山区的诚意还体现在产业配套上。在招商过程中,“福山全区世界500强投资项目超过40家”吸引着潍柴弗迪项目方。“投资最终是为了效益,亏本的投资谁愿意干?这么多500强企业选择烟台,说明福山投资回报好呀!”宫涛说。
从2002年引进第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始,福山区便将“长期主义”理念贯穿于招引项目之中,紧盯产业布局,不断延伸产业链条。目前福山区已有314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培育出转向机、车灯、汽车内饰等六大产品系列,囊括种类多达220种。其中,20余种产品北方市场占有率第一、15种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福山区也获评“国家火炬计划汽车部件产业基地”“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国家新能源商用车零部件产业集群”。
拼赢的是项目速度
更是营商环境
2024年2月18日,福山区成立项目推进指挥部。一座灰色的铁皮集装箱里放置几把桌椅就是“行走的办公室”。项目干到哪里,吊车就把集装箱搬到哪里,现场会议就开到哪里。项目推进指挥部每天早上8点准时参加潍柴弗迪项目例会,全年无休,遇到问题立即寻找解决方案。
潍柴弗迪项目作为全市“十一五”以来市外投资最大的装备制造业单体项目,10天完成清障、30天完成征迁、90天完成场平、100天主体厂房封顶,刷新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国内在建项目的新纪录。
准备投产前,产业工人的招聘也是重中之重。根据潍柴弗迪电池投产安排,11月拟招聘380人。福山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把重点项目(企业)用工保障作为重要任务,自接到企业求助后,便快速响应,指派市场科及零工市场5名工作人员随时按照企业安排开展工作,并结合企业现状及用工紧缺程度,为其量身定制方案,仅用3天即帮助企业完成招聘指标。
正是如此将心比心地付出,福山区赢得了越来越多的企业青睐。华域视觉、安波福、三立车灯等企业奔着福山的营商环境,在市场紧缩情况下,仍然在福山追加投资;比亚迪、创明等在建项目携手产业链、供应链一同下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打造产业垂直生态体系;南航大创新平台落户福山,打造国家级“两中心、一基地”,构建“北化工、南装备”环磁山科创平台新格局。
拼赢的是链式发展
更是产业生态
3月25日上午,烟台产业会客厅第二期交流沙龙活动在福山区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启幕。活动以“产业融合、创新引领、协同发展”为主题,吸引3家市外上市企业、30余家本地龙头企业与政府部门代表齐聚一堂,政企银三方深度对话,共同探讨产业升级新机遇。
“感谢政府搭建的烟台产业会客厅平台。”潍柴弗迪电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翔表示,“烟台项目是集团在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领域的战略支点,而会客厅活动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搭建高效的对接平台,这种创新服务方式为我们企业技术交流和供应链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我们期待与更多伙伴携手,共同构建胶东半岛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圈。”
步履不停,福山区边建设项目,边招商,凭借山东重工、比亚迪等高端装备产业链“链主”企业的资源优势和产业配套能力,发挥潍柴弗迪项目的领航作用,挖掘上下游关联企业160多家,目前已储备智能驾驶、正负极材料以及“小三电”等领域项目20多个,初步实现“引进一个龙头、拉起一个产业”的目标。
福山区引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院士团队合作,共建国家级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创新中心、先进复合材料检验检测中心、智能制造装备中试验证基地“两中心一基地”三大国家级创新平台。
“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特点,我们提前谋划,精准引入了中质国检项目,在技术、检测等领域提供支持。”宫涛表示,传统汽车通常要3-4年才有一个新车型,而新能源汽车几乎每年都会推出新车型,检测周期较短,这就要求地方配备相应的检测能力。中质国检项目,可以理解为给汽车发“准生证”的服务平台,可让园区内的产品实现“当地生产本地认证”。该项目建成后能够满足欧洲CE、澳大利亚ADR等国际出口认证市场准入测试需求,助力产品直接出口海外市场。
截至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已引进总投资近800亿元的11个项目。其中,创明圆柱锂电池项目是不容忽视的亮点之一。创明圆柱锂电池项目稳居全球圆柱形锂电池第一梯队,发布的全球首款基于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的准固态圆柱电芯,广泛应用于人形机器人、智能移动充电设备、家居产品和家庭储能等领域,可实现与潍柴弗迪合作生产动力电池的差异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