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区高质量推进新型工业化

2025-03-26 作者: 白晓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白 晓
  通讯员 张绪霞 赵子健 报道
  本报青岛讯 3月20日,青岛市崂山区召开推进新型工业化暨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树牢大抓工业鲜明导向,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区。大会发布《崂山区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 打造“质造崂山”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新型工业化三年行动计划》)、《崂山区建设国内一流科产融合创新型强区行动方案(2024—2028年)》(以下简称《创新型强区行动方案》)以及《崂山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若干政策措施》、《崂山区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建设国内一流科产融合创新型强区若干政策措施》,明确绘就全区新型工业化升维跃迁发展“路线图”。
  2024年,崂山区扎实开展“提质争先年”行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3%、全市第一,高端制造业规模突破千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000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领跑全市,为高质量推进新型工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型工业化是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的必由之路,更是加快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青岛市政协副主席、崂山区委书记张元升表示,未来三年,将以实施“质造崂山”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方向,统筹推进制造强基、数实赋智、产创领航、要素聚力、企业培优、生态联链等六大工程,在制造强省、制造强市建设中走在前、当排头。
  锚定高端化方向,聚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通过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持续提高产业创新能力,打造产业梯度清晰、竞争优势突出的制造业体系,加快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锚定智能化方向,聚力推动数实深度融合。通过提速发展数字经济、深入推进数字赋能、夯实数字经济底座,让数字技术成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推动力。
  锚定绿色化方向,聚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通过推动工业降碳减排、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构建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和清洁高效的能源体系。
  锚定集群化方向,聚力推动优质企业培育。通过发展壮大骨干企业、培优育强中小企业、全面提升质量品牌,壮大优质企业集群,让企业在新型工业化发展中担当“主角”。
  《新型工业化三年行动计划》以建成全省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标杆示范为核心目标,提出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不低于8%,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6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7%以上等发展目标,引导土地、金融、人才、数据等产业关键核心要素加速投向新型工业化,力争到2027年建成先进制造强区、数字赋能强区、产业科技创新强区,持续优化要素、企业、生态发展,着力构建深度融合、互利共赢产业生态系统。
  配套发布的《崂山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若干政策措施》,以“真金白银”护航新型工业化发展。据此,崂山区对工业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的企业,将给予500万元一次性奖励。政策措施中,“支持产业链标杆项目建设”、“鼓励人工智能软件开源”、“鼓励数字化转型服务商与制造业企业联合开展数字化转型试点、共同揭榜实施”等政策条款均为省内首创、全国领先。13条政策中含有市级政策配套条款,均按照至少1:1给予区级配套。
  《创新型强区行动方案》以打造国内一流的科产融合创新型强区为目标,以建设科技创新策源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样板区、科产创新深度融合区为路径,制定29条具体举措和保障措施,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生态好、创新强、产业兴”。该方案提出,到2028年,崂山区力争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突破6%,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地方生产总值比重突破14%,完成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等4条新兴产业链总规模突破1500亿元等目标。
  □记者 白 晓
  通讯员 张绪霞 赵子健 报道
  本报青岛讯 3月20日,青岛市崂山区召开推进新型工业化暨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树牢大抓工业鲜明导向,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区。大会发布《崂山区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 打造“质造崂山”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新型工业化三年行动计划》)、《崂山区建设国内一流科产融合创新型强区行动方案(2024—2028年)》(以下简称《创新型强区行动方案》)以及《崂山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若干政策措施》、《崂山区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建设国内一流科产融合创新型强区若干政策措施》,明确绘就全区新型工业化升维跃迁发展“路线图”。
  2024年,崂山区扎实开展“提质争先年”行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3%、全市第一,高端制造业规模突破千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000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领跑全市,为高质量推进新型工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型工业化是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的必由之路,更是加快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青岛市政协副主席、崂山区委书记张元升表示,未来三年,将以实施“质造崂山”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方向,统筹推进制造强基、数实赋智、产创领航、要素聚力、企业培优、生态联链等六大工程,在制造强省、制造强市建设中走在前、当排头。
  锚定高端化方向,聚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通过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持续提高产业创新能力,打造产业梯度清晰、竞争优势突出的制造业体系,加快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锚定智能化方向,聚力推动数实深度融合。通过提速发展数字经济、深入推进数字赋能、夯实数字经济底座,让数字技术成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推动力。
  锚定绿色化方向,聚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通过推动工业降碳减排、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构建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和清洁高效的能源体系。
  锚定集群化方向,聚力推动优质企业培育。通过发展壮大骨干企业、培优育强中小企业、全面提升质量品牌,壮大优质企业集群,让企业在新型工业化发展中担当“主角”。
  《新型工业化三年行动计划》以建成全省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标杆示范为核心目标,提出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不低于8%,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6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7%以上等发展目标,引导土地、金融、人才、数据等产业关键核心要素加速投向新型工业化,力争到2027年建成先进制造强区、数字赋能强区、产业科技创新强区,持续优化要素、企业、生态发展,着力构建深度融合、互利共赢产业生态系统。
  配套发布的《崂山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若干政策措施》,以“真金白银”护航新型工业化发展。据此,崂山区对工业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的企业,将给予500万元一次性奖励。政策措施中,“支持产业链标杆项目建设”、“鼓励人工智能软件开源”、“鼓励数字化转型服务商与制造业企业联合开展数字化转型试点、共同揭榜实施”等政策条款均为省内首创、全国领先。13条政策中含有市级政策配套条款,均按照至少1:1给予区级配套。
  《创新型强区行动方案》以打造国内一流的科产融合创新型强区为目标,以建设科技创新策源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样板区、科产创新深度融合区为路径,制定29条具体举措和保障措施,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生态好、创新强、产业兴”。该方案提出,到2028年,崂山区力争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突破6%,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地方生产总值比重突破14%,完成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等4条新兴产业链总规模突破1500亿元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