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兴文化书院:点亮群众精神文明的灯塔

2025-03-21 作者: 程芃芃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程芃芃
   本报通讯员 张欣欣 李树杰

  近年来,博兴县致力于依托社区搭建文化书院,通过优化阵地、创新方法、资源整合,构建起一个个充满书香与智慧的文化家园和一座座点亮群众精神文明的灯塔,成为传承历史、启迪未来的重要阵地。
  提档设施,激发文化书院“阵地活力”。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双提工程”,持续拓展文化书院阵地建设,探索构建“1+8+N”工作模式,即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指导下,以8个文化书院试点建设,辐射带动N个文化书院建成,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构建起普惠性、多样性、互动性、可持续性的文化书院服务矩阵,为辖区群众提供多元广泛的文化活动空间。增加文化书院藏书数量,严把书院藏书质量,让承载着先贤们思想结晶与智慧光芒的文字跨越时空启迪心灵、愉悦精神。增设民乐室、书画创作室等,在学习传统文化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和强大力量。
  丰富活动满足居民多元文化需求,实现文化书院“全龄覆盖”。博兴县面向全县各个年龄段人群,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望湖文化书院举办“诵读国学经典,传承华夏文明”主题活动,孩子们在这里参与国学启蒙课程,在诗词歌赋中感受文字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千乘文化书院举办“心安学堂——家长夜校”活动,以科学的理念指引和专业的力量支撑,满足辖区居民家庭教育需求,成为“家校社”共育新平台。蒲姑文化书院举办“送福书画会”,老人们在书院里发挥特长,泼墨书画,在展示自己书画功底的同时,也给大家带来了视觉享受和文化熏陶。
  打造品牌,推动文化书院“各有所专”。让文化书院成为群众心之所向的精神栖息地,需要坚持“和而不同”的建设理念,博兴县各文化书院在建设过程中,除了在优化阵地建设、丰富活动方式上积极探索,更注重依据自身的地缘优势、服务群体、文化氛围、群众需求等打造个性化品牌或聚焦特定文化领域创设文化项目,形成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生动局面。博昌街道新城文化书院打造“慈孝新城”品牌,聚焦博兴“仁孝文化”,构建“老有颐养、幼有善育”的美好文化氛围。锦秋街道聚焦草柳编特色文化产业,开展“‘柳’住传统,编织未来”、“一草一柳话传承,一编一织守匠心”等主题系列活动,让非遗文化走进校园、走进家庭。
  博兴县将深挖文化资源、整合多方力量,让文化书院成为全县人民心中最温暖、最明亮的精神灯塔,为城市建设注入最深厚的文化底蕴。
  □ 本报记者 程芃芃
   本报通讯员 张欣欣 李树杰

  近年来,博兴县致力于依托社区搭建文化书院,通过优化阵地、创新方法、资源整合,构建起一个个充满书香与智慧的文化家园和一座座点亮群众精神文明的灯塔,成为传承历史、启迪未来的重要阵地。
  提档设施,激发文化书院“阵地活力”。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双提工程”,持续拓展文化书院阵地建设,探索构建“1+8+N”工作模式,即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指导下,以8个文化书院试点建设,辐射带动N个文化书院建成,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构建起普惠性、多样性、互动性、可持续性的文化书院服务矩阵,为辖区群众提供多元广泛的文化活动空间。增加文化书院藏书数量,严把书院藏书质量,让承载着先贤们思想结晶与智慧光芒的文字跨越时空启迪心灵、愉悦精神。增设民乐室、书画创作室等,在学习传统文化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和强大力量。
  丰富活动满足居民多元文化需求,实现文化书院“全龄覆盖”。博兴县面向全县各个年龄段人群,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望湖文化书院举办“诵读国学经典,传承华夏文明”主题活动,孩子们在这里参与国学启蒙课程,在诗词歌赋中感受文字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千乘文化书院举办“心安学堂——家长夜校”活动,以科学的理念指引和专业的力量支撑,满足辖区居民家庭教育需求,成为“家校社”共育新平台。蒲姑文化书院举办“送福书画会”,老人们在书院里发挥特长,泼墨书画,在展示自己书画功底的同时,也给大家带来了视觉享受和文化熏陶。
  打造品牌,推动文化书院“各有所专”。让文化书院成为群众心之所向的精神栖息地,需要坚持“和而不同”的建设理念,博兴县各文化书院在建设过程中,除了在优化阵地建设、丰富活动方式上积极探索,更注重依据自身的地缘优势、服务群体、文化氛围、群众需求等打造个性化品牌或聚焦特定文化领域创设文化项目,形成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生动局面。博昌街道新城文化书院打造“慈孝新城”品牌,聚焦博兴“仁孝文化”,构建“老有颐养、幼有善育”的美好文化氛围。锦秋街道聚焦草柳编特色文化产业,开展“‘柳’住传统,编织未来”、“一草一柳话传承,一编一织守匠心”等主题系列活动,让非遗文化走进校园、走进家庭。
  博兴县将深挖文化资源、整合多方力量,让文化书院成为全县人民心中最温暖、最明亮的精神灯塔,为城市建设注入最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