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复制、能推广、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山东港口——
“天和”全域智能港口解决方案发布
2025-03-2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高效运转的青岛港自动化码头。(□资料图)
|
□记 者 范 薇 肖芳
通讯员 马文凯 报道
本报青岛讯 在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大型桥吊从远洋货轮上自动装卸,自动化导引车来回穿梭,工人在远程控制室里监控设备,在iCTOS+ATOS系统的加持下,一艘2.4万TEU集装箱巨轮的作业方案瞬时生成;在日照港粮食码头,通过数字孪生平台,港区的装卸设备、堆场货位、船舶动态以1:1比例实时映射……支撑这些智能港口场景的系统,正是山东港口研发的“天和”全域智能港口解决方案(以下简称“天和”)。
3月17日,由山东港口科技团队历经5年研发攻关推出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智慧绿色港建设集成创新成果——“天和”正式对外发布。“作为全域智能港口解决方案,‘天和’可复制、可推广,将为港口转型提供智慧化核心引擎和全方位数字化支持。”山东港口科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斌表示。
作为全国首个智慧港口试点任务承担单位,山东港口不断探索智慧港口建设路径。截至目前,山东港口已率先建成全国产全自主自动化码头、全球首个顺岸开放式自动化码头、全国首个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示范港口,实现集装箱、干散货、件杂货、液体散货等港口主要货种智慧作业模式全覆盖,建成全国首个“零碳港区”,打造全国首个智慧绿色“双五星”港口。
基于山东港口智慧绿色港建设创新实践、生态伙伴的技术赋能和港口丰富场景应用,“天和”依托自研“玉衡”全栈式技术底座,独创“1761”架构体系,即1个技术底座、7大TOS系统、6个“智+”平台和1个供应链中枢,形成了完整的智慧港口操作系统,重新定义第五代港口智慧运营的逻辑架构。
“如果说传统港口是工业时代的机械臂,‘天和’就是数字时代的智慧大脑。”山东港口科技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子青说。在这个“智慧大脑”中,“玉衡”全栈式技术底座犹如港口的数字神经系统,将云原生、数字孪生、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编织成智慧港口的底层逻辑。 据介绍,“玉衡”全栈式技术底座已孵化出覆盖七大业态的生产系统,涵盖七大业务场景,首次实现了全货种生产系统的国产化替代。青岛港已借助iCTOS+ATOS实现千万级集装箱智能化管理,闸口通行效率提升30%,生产系统运行效率平均提升30%。
除生产系统外,“天和”还聚焦经营管理和码头生产作业一体化运作,推出了包含智慧安全、智能风控等六大“智+”平台产品的管控模式。同时打造的全服务供应链平台,整合智慧船舶、智能货运等十大模块,提升单证流转效率50%,缩短物流周期35%,助力港口向供应链综合服务商转型。
目前,“天和”已在山东港口21个港区全面应用,未来将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港口特点,进行适应性定制开发。
通讯员 马文凯 报道
本报青岛讯 在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大型桥吊从远洋货轮上自动装卸,自动化导引车来回穿梭,工人在远程控制室里监控设备,在iCTOS+ATOS系统的加持下,一艘2.4万TEU集装箱巨轮的作业方案瞬时生成;在日照港粮食码头,通过数字孪生平台,港区的装卸设备、堆场货位、船舶动态以1:1比例实时映射……支撑这些智能港口场景的系统,正是山东港口研发的“天和”全域智能港口解决方案(以下简称“天和”)。
3月17日,由山东港口科技团队历经5年研发攻关推出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智慧绿色港建设集成创新成果——“天和”正式对外发布。“作为全域智能港口解决方案,‘天和’可复制、可推广,将为港口转型提供智慧化核心引擎和全方位数字化支持。”山东港口科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斌表示。
作为全国首个智慧港口试点任务承担单位,山东港口不断探索智慧港口建设路径。截至目前,山东港口已率先建成全国产全自主自动化码头、全球首个顺岸开放式自动化码头、全国首个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示范港口,实现集装箱、干散货、件杂货、液体散货等港口主要货种智慧作业模式全覆盖,建成全国首个“零碳港区”,打造全国首个智慧绿色“双五星”港口。
基于山东港口智慧绿色港建设创新实践、生态伙伴的技术赋能和港口丰富场景应用,“天和”依托自研“玉衡”全栈式技术底座,独创“1761”架构体系,即1个技术底座、7大TOS系统、6个“智+”平台和1个供应链中枢,形成了完整的智慧港口操作系统,重新定义第五代港口智慧运营的逻辑架构。
“如果说传统港口是工业时代的机械臂,‘天和’就是数字时代的智慧大脑。”山东港口科技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子青说。在这个“智慧大脑”中,“玉衡”全栈式技术底座犹如港口的数字神经系统,将云原生、数字孪生、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编织成智慧港口的底层逻辑。 据介绍,“玉衡”全栈式技术底座已孵化出覆盖七大业态的生产系统,涵盖七大业务场景,首次实现了全货种生产系统的国产化替代。青岛港已借助iCTOS+ATOS实现千万级集装箱智能化管理,闸口通行效率提升30%,生产系统运行效率平均提升30%。
除生产系统外,“天和”还聚焦经营管理和码头生产作业一体化运作,推出了包含智慧安全、智能风控等六大“智+”平台产品的管控模式。同时打造的全服务供应链平台,整合智慧船舶、智能货运等十大模块,提升单证流转效率50%,缩短物流周期35%,助力港口向供应链综合服务商转型。
目前,“天和”已在山东港口21个港区全面应用,未来将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港口特点,进行适应性定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