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大众视觉

一诺值千金

2025-03-17 作者: 陆金星 来源: 大众日报
  还清债务的姜恩兰,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姜恩兰和她的大众快餐馆。
  姜恩兰在后厨为顾客下肉丸。
  很多光顾餐馆的顾客都是姜恩兰的老主顾。
  姜恩兰在院子里整理她的小菜园。
  更多图文 请扫二维码
  □记者 陆金星 报道
  在青岛市胶州市铺集镇张家屯村,73岁的姜恩兰经营着一家名为“大众快餐”的小饭馆。21年来,她靠着这间简陋的小店,省吃俭用,连本带息还清了亡夫留下的200余万元债务。
  2月28日,记者匿名来到姜恩兰的餐馆,点了一份20元的海鲜烩饼。姜恩兰笑着为记者擦擦桌子,端上一壶热水,转头就扎进了后厨忙活了起来。不一会,一大碗香气四溢的烩饼端了上来。
  1992年,姜恩兰和丈夫建起了村里第一栋二层小楼。从摆小摊到开饭馆再到开化纤厂,夫妻俩成了20世纪80年代远近闻名的“万元户”。然而,由于缺乏管理经验,化纤厂连连亏损。丈夫不甘心,四处借贷,最终积劳成疾,于2004年去世,留下巨额债务。
  “老头子还没去世的时候,要债的就挤破头了。”姜恩兰回忆道。为了不让债务影响孩子,她把刚成年的小儿子“赶”出家门,尽量减少与已成家的大儿子来往,独自扛起还债的重担。
  靠着小饭馆微薄的收入,姜恩兰一点点的偿还债务。逢年过节,要账的人成群结队,她就每人还200元、300元。最艰难的一年,大年三十晚上,她为客人送去两桌菜,赚的200元还没焐热就去还了账。“我的心脏搭了六个支架,就担心自己撑不住。”为了省钱,她十几年没添置一件新衣服。
  还清债务的姜恩兰,在餐馆里忙碌的脚步似乎也轻盈了起来。她一会儿为包间里的客人上菜,一会儿来到厨房切肉,还时常和吃饭的顾客拉上几句家常、开上几句玩笑。
  如今,苦日子终于到头。姜恩兰粗算连本带利还了约200余万元。谈起以后的生活,她朴实地说:“这20多年都是为债主活着,现在我是无债一身轻,接下来的日子我会为自己和孩子活着。”
  □记者 陆金星 报道
  在青岛市胶州市铺集镇张家屯村,73岁的姜恩兰经营着一家名为“大众快餐”的小饭馆。21年来,她靠着这间简陋的小店,省吃俭用,连本带息还清了亡夫留下的200余万元债务。
  2月28日,记者匿名来到姜恩兰的餐馆,点了一份20元的海鲜烩饼。姜恩兰笑着为记者擦擦桌子,端上一壶热水,转头就扎进了后厨忙活了起来。不一会,一大碗香气四溢的烩饼端了上来。
  1992年,姜恩兰和丈夫建起了村里第一栋二层小楼。从摆小摊到开饭馆再到开化纤厂,夫妻俩成了20世纪80年代远近闻名的“万元户”。然而,由于缺乏管理经验,化纤厂连连亏损。丈夫不甘心,四处借贷,最终积劳成疾,于2004年去世,留下巨额债务。
  “老头子还没去世的时候,要债的就挤破头了。”姜恩兰回忆道。为了不让债务影响孩子,她把刚成年的小儿子“赶”出家门,尽量减少与已成家的大儿子来往,独自扛起还债的重担。
  靠着小饭馆微薄的收入,姜恩兰一点点的偿还债务。逢年过节,要账的人成群结队,她就每人还200元、300元。最艰难的一年,大年三十晚上,她为客人送去两桌菜,赚的200元还没焐热就去还了账。“我的心脏搭了六个支架,就担心自己撑不住。”为了省钱,她十几年没添置一件新衣服。
  还清债务的姜恩兰,在餐馆里忙碌的脚步似乎也轻盈了起来。她一会儿为包间里的客人上菜,一会儿来到厨房切肉,还时常和吃饭的顾客拉上几句家常、开上几句玩笑。
  如今,苦日子终于到头。姜恩兰粗算连本带利还了约200余万元。谈起以后的生活,她朴实地说:“这20多年都是为债主活着,现在我是无债一身轻,接下来的日子我会为自己和孩子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