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济南分行用文化“软实力”涵养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当金融遇见文化,看“善本基因”如何破圈生长
2025-03-1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胡羽
深入践行“五要五不要”,大力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对于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近年来,浙商银行济南分行以“浙银儒风 文化赋能”党建品牌为引领,积极推进人文浙银建设,秉承善本金融理念,坚持守正创新,以文化铸魂、塑形、育才、聚力,用文化软实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推动分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双融共促强化发展根基
建设企业文化活动专区,规划建设党建活动中心,打造“红动浙银”社会化拥军工作室、泉水叮咚善行工作室和企业文化长廊……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浙商银行济南分行探索党的建设与企业文化双融共促所作出的努力。
一直以来,浙商银行济南分行坚持党建引领,深入构建以党的思想教育为核心、以浙银文化理念为指引的发展根基,助推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以文化建设凝聚全员共识和力量。浙商银行济南分行着力实现红色文化、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和浙银文化在多层面、多场景的展现,在潜移默化中将“五要五不要”实践要求与“八个严禁、六个一律”纪律底线以及“正行向善”文化理念转化为员工的言行准则。
同时,该行党委班子充分发挥“头雁作用”,赴联系行宣讲以浙银文化建设推进善本金融的文化养成、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与干部员工谈心谈话,大力倡导企业文化。依托“浙银智慧云”平台,该行坚持每年开展企业文化专题培训和在线测试,推动浙银文化核心理念成为全行员工的共同约定和自觉遵循,引导干部员工树立鲜明价值导向。
跨界融合展现金融温度
走进“泉城书房”浙商银行济南分行分馆,总能看到不少读者或在书架前驻足,或伏案疾书。“挺感谢有这么一个地方,让上班族在闲暇时不只是看手机。”读者高先生说。
据悉,这一处泉城书房是浙商银行济南分行携手济南市文旅局、图书馆设立首家由金融机构出资建设且24小时无人值守的纯公益性泉城书房,日均接待读者超过110人次,赢得市民青睐。
一直以来,浙商银行济南分行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探索金融文化创新实践,打造差异化特色化竞争力,搭建以浙银(山东)美术馆、碑帖艺术博物馆和泉城书房(统称“两馆一房”)为主体的文化艺术平台,与中国银行业协会、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等单位联合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百米长卷、庆祝建军97周年军地书画等主题书画展,开馆以来累计承办主题展览40多场次,接待参观者近6.2万人次,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善本金融书写齐鲁实践
在临沂市沂水县,有这样一家修车行,店主张先生常常免费帮助邻里检修农用车,而这个坚持了多年的习惯,如今让他获得36万元“美德贷款”——凭借“社区好人”荣誉获得130分美德积分,浙商银行以低于指导利率50BP的优惠,助其渡过家庭变故导致的经营危机。
而这仅是浙商银行济南分行“善本金融”实践的缩影。该行依托“浙银善标”体系,主动融入临沂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建设,整合、优化行内现有产品,推出“美德积分善标贷”,截至2025年2月末,为225户新型农业主体投放善标贷款2.1亿元,成为该行助力金融供给侧改革、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服务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
另外,该行全面实施善本信托工程,项目备案落地数居全行前列,其中包括浙商银行首单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慈善信托,专项用于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对象重庆市武隆区开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方面的公益慈善事业。积极对接中华慈善总会、山东省慈善总会等慈善机构,探索构建“慈善基金+慈善信托”合作新模式。
深入践行“五要五不要”,大力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对于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近年来,浙商银行济南分行以“浙银儒风 文化赋能”党建品牌为引领,积极推进人文浙银建设,秉承善本金融理念,坚持守正创新,以文化铸魂、塑形、育才、聚力,用文化软实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推动分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双融共促强化发展根基
建设企业文化活动专区,规划建设党建活动中心,打造“红动浙银”社会化拥军工作室、泉水叮咚善行工作室和企业文化长廊……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浙商银行济南分行探索党的建设与企业文化双融共促所作出的努力。
一直以来,浙商银行济南分行坚持党建引领,深入构建以党的思想教育为核心、以浙银文化理念为指引的发展根基,助推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以文化建设凝聚全员共识和力量。浙商银行济南分行着力实现红色文化、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和浙银文化在多层面、多场景的展现,在潜移默化中将“五要五不要”实践要求与“八个严禁、六个一律”纪律底线以及“正行向善”文化理念转化为员工的言行准则。
同时,该行党委班子充分发挥“头雁作用”,赴联系行宣讲以浙银文化建设推进善本金融的文化养成、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与干部员工谈心谈话,大力倡导企业文化。依托“浙银智慧云”平台,该行坚持每年开展企业文化专题培训和在线测试,推动浙银文化核心理念成为全行员工的共同约定和自觉遵循,引导干部员工树立鲜明价值导向。
跨界融合展现金融温度
走进“泉城书房”浙商银行济南分行分馆,总能看到不少读者或在书架前驻足,或伏案疾书。“挺感谢有这么一个地方,让上班族在闲暇时不只是看手机。”读者高先生说。
据悉,这一处泉城书房是浙商银行济南分行携手济南市文旅局、图书馆设立首家由金融机构出资建设且24小时无人值守的纯公益性泉城书房,日均接待读者超过110人次,赢得市民青睐。
一直以来,浙商银行济南分行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探索金融文化创新实践,打造差异化特色化竞争力,搭建以浙银(山东)美术馆、碑帖艺术博物馆和泉城书房(统称“两馆一房”)为主体的文化艺术平台,与中国银行业协会、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等单位联合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百米长卷、庆祝建军97周年军地书画等主题书画展,开馆以来累计承办主题展览40多场次,接待参观者近6.2万人次,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善本金融书写齐鲁实践
在临沂市沂水县,有这样一家修车行,店主张先生常常免费帮助邻里检修农用车,而这个坚持了多年的习惯,如今让他获得36万元“美德贷款”——凭借“社区好人”荣誉获得130分美德积分,浙商银行以低于指导利率50BP的优惠,助其渡过家庭变故导致的经营危机。
而这仅是浙商银行济南分行“善本金融”实践的缩影。该行依托“浙银善标”体系,主动融入临沂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建设,整合、优化行内现有产品,推出“美德积分善标贷”,截至2025年2月末,为225户新型农业主体投放善标贷款2.1亿元,成为该行助力金融供给侧改革、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服务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
另外,该行全面实施善本信托工程,项目备案落地数居全行前列,其中包括浙商银行首单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慈善信托,专项用于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对象重庆市武隆区开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方面的公益慈善事业。积极对接中华慈善总会、山东省慈善总会等慈善机构,探索构建“慈善基金+慈善信托”合作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