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尖子生”“优等生”的澎湃势能
2025-03-1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福建日报记者 林霞
从历久弥新的“晋江经验”到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近年来,福建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之路。
全球每3块汽车玻璃就有一块来自福建,每5双运动鞋就有一双是“福建制造”,福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份额在全球位列第一……在福建,有这样一批制造业企业,从一张陶板、一块电池起步,逐渐在全球细分市场上占据领先份额,成为制造业中的“单项冠军”。
来自传统产业的“尖子生”,诠释着“制造大省”澎湃向前的“新脉动”。
福建华泰集团生产的TOB陶板“没有标准就建立标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新”,率先建成全球最长的TOB陶板生产线,生产出上千款TOB陶板,让50多个国家的高端项目用上“中国制造”的生态陶板。
来自新兴产业的“优等生”,印证着八闽大地昂扬向上的“新势能”。
近日,在储能领域权威咨询机构InfoLink Consulting公布的2024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榜单中,宁德时代以绝对优势排名第一。创业初始,宁德时代就注重技术研发,通过研发新材料、开辟新赛道,从市场需求出发,形成全链条研究模式,解决一系列“卡脖子”技术难题。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不断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支持力度,福建因地制宜探索形成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特色模式,保持深耕毅力,鼓励引导企业心无旁骛做实业、一心一意创品牌,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求深度,不求广度”的“小巨人”“隐形冠军”。
一组数据彰显福建“弄潮儿”蕴藏的“大能量”:目前,福建已培育37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5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4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福建努力破解“科技创新不足问题较为突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仍需优化、新兴产业规模还不够大”的困局,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和土壤,创新的种子处处萌发。在集成电路、种业创新、生物医药等领域打造若干个产业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高标准建好民营企业牵头建设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更多的创新引擎激活新动能;加快民营企业“智改数转”,打造国家级5G工厂、省级数字化标杆企业;发布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拥抱新质生产力。
当前,福建正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让更多的“冠军”站在全球的“领奖台上”。
从历久弥新的“晋江经验”到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近年来,福建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之路。
全球每3块汽车玻璃就有一块来自福建,每5双运动鞋就有一双是“福建制造”,福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份额在全球位列第一……在福建,有这样一批制造业企业,从一张陶板、一块电池起步,逐渐在全球细分市场上占据领先份额,成为制造业中的“单项冠军”。
来自传统产业的“尖子生”,诠释着“制造大省”澎湃向前的“新脉动”。
福建华泰集团生产的TOB陶板“没有标准就建立标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新”,率先建成全球最长的TOB陶板生产线,生产出上千款TOB陶板,让50多个国家的高端项目用上“中国制造”的生态陶板。
来自新兴产业的“优等生”,印证着八闽大地昂扬向上的“新势能”。
近日,在储能领域权威咨询机构InfoLink Consulting公布的2024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榜单中,宁德时代以绝对优势排名第一。创业初始,宁德时代就注重技术研发,通过研发新材料、开辟新赛道,从市场需求出发,形成全链条研究模式,解决一系列“卡脖子”技术难题。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不断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支持力度,福建因地制宜探索形成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特色模式,保持深耕毅力,鼓励引导企业心无旁骛做实业、一心一意创品牌,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求深度,不求广度”的“小巨人”“隐形冠军”。
一组数据彰显福建“弄潮儿”蕴藏的“大能量”:目前,福建已培育37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5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4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福建努力破解“科技创新不足问题较为突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仍需优化、新兴产业规模还不够大”的困局,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和土壤,创新的种子处处萌发。在集成电路、种业创新、生物医药等领域打造若干个产业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高标准建好民营企业牵头建设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更多的创新引擎激活新动能;加快民营企业“智改数转”,打造国家级5G工厂、省级数字化标杆企业;发布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拥抱新质生产力。
当前,福建正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让更多的“冠军”站在全球的“领奖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