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这个机器人将入职工厂

2025-03-0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川观新闻记者 高杲

  69天,人形机器人产品完成从草图设计到整机组装。这是成立仅几个月的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交出的一份答卷。
  在不久前的新品发布会上,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人形机器人产品——“天行者一号”。它身高165厘米、体重约50千克,是四川首台全尺寸、直立行走商业化人形机器人。公司负责人冯振宇介绍,该产品计划于2025年推动量产,后续将“入职”制造企业,发挥双手搬运、灵巧操作工具、自主行走等运动能力。
  冯振宇曾先后从事轮式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等研究,但这些都不是他理想中的机器人。“我们想做的机器人,是像《星球大战》中‘C-3PO’那样,能够听懂人、理解人的机器人,拥有和人类一样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和执行不同场景任务的能力。”
  要把电影中的“桥段”变为现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内,工程师正通过自研算法调试“天行者一号”的“小脑”,提升它对任务的执行能力。
  “过去的机器人,往往是在单一场景下执行单一任务,现在的机器人,面临的更多是多场景多任务。对机器人的智能小脑、空间智能感知认知、通用智能大脑的训练,将提升其对多任务的处理能力,让人形机器人更‘懂’人。”冯振宇说。
  除“懂”人外,还得“像”人。“如果说简单几个特定的场景,‘像不像人’这个问题并不重要,但如果要在复杂的环境下作业,考验的则是上肢的操作能力和下肢的移动能力。”冯振宇说,为让机器人能流畅运动,他们联合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机械研究设计院等机构,突破关节等支撑运动核心零部件的关键技术,为人形机器人打造“四肢”和“肌肉”。“它们不仅要爆发力强,还要很轻巧,未来可以应用于服务、家庭等领域。”
  目前,“天行者一号”已实现直立行走。下一步,还要让它跑起来、跳起来。可以预见的是,不只是“天行者一号”,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将会有更多人形机器人在四川加速“跑”起来。
  “四川造”人形机器人何时飞入寻常百姓家?不少受访者提到,想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突破三道关卡——首先是硬件关,其次是大脑关,最后是资金关。
  □ 川观新闻记者 高杲

  69天,人形机器人产品完成从草图设计到整机组装。这是成立仅几个月的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交出的一份答卷。
  在不久前的新品发布会上,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人形机器人产品——“天行者一号”。它身高165厘米、体重约50千克,是四川首台全尺寸、直立行走商业化人形机器人。公司负责人冯振宇介绍,该产品计划于2025年推动量产,后续将“入职”制造企业,发挥双手搬运、灵巧操作工具、自主行走等运动能力。
  冯振宇曾先后从事轮式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等研究,但这些都不是他理想中的机器人。“我们想做的机器人,是像《星球大战》中‘C-3PO’那样,能够听懂人、理解人的机器人,拥有和人类一样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和执行不同场景任务的能力。”
  要把电影中的“桥段”变为现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内,工程师正通过自研算法调试“天行者一号”的“小脑”,提升它对任务的执行能力。
  “过去的机器人,往往是在单一场景下执行单一任务,现在的机器人,面临的更多是多场景多任务。对机器人的智能小脑、空间智能感知认知、通用智能大脑的训练,将提升其对多任务的处理能力,让人形机器人更‘懂’人。”冯振宇说。
  除“懂”人外,还得“像”人。“如果说简单几个特定的场景,‘像不像人’这个问题并不重要,但如果要在复杂的环境下作业,考验的则是上肢的操作能力和下肢的移动能力。”冯振宇说,为让机器人能流畅运动,他们联合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机械研究设计院等机构,突破关节等支撑运动核心零部件的关键技术,为人形机器人打造“四肢”和“肌肉”。“它们不仅要爆发力强,还要很轻巧,未来可以应用于服务、家庭等领域。”
  目前,“天行者一号”已实现直立行走。下一步,还要让它跑起来、跳起来。可以预见的是,不只是“天行者一号”,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将会有更多人形机器人在四川加速“跑”起来。
  “四川造”人形机器人何时飞入寻常百姓家?不少受访者提到,想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突破三道关卡——首先是硬件关,其次是大脑关,最后是资金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