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消费稳市场城市更新绘新景产业转型强动能

打造有格局挑大梁当先锋“新住建”

2025-02-28 作者: 王洪涛 曹儒峰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洪涛 曹儒峰
  本报通讯员 李燕 郑凯

  积极促进住房消费,持续稳定市场,大力推进好房子建设;今年重点实施南关、蒿里山等城市片区改造等工程;统筹谋划25个城中村改造项目……近日,泰安住房城乡建设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可谓“干货”满满。
  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2024年,泰安住建系统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实,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在主责主业方面,泰安建筑业总产值位居全省第三,增速居全省第一位;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速居全省第五位;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纳税占全市税收的27.84%。在民生保障方面,泰安市累计筹建人才住房6634套,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22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516户。在城市品质提升方面,泰安市有序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优化升级城市路网,推动宜居、韧性城市建设提质扩面。在绿色转型方面,泰安市城镇新增绿色建筑601万平方米,新开工装配式建筑158万平方米,开工改造老旧小区501个,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47户、清洁取暖改造594户,石横镇、磁窑镇、满庄镇、西张庄镇等小城镇创新提升试点镇位列全国千强镇行列。
  泰安市住建系统坚持强根固基,持续壮大产业规模,推动产业链条延伸,加速产业集群发展,2024年全市新材料产业链实现营收716.6亿元;同时,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牵头推进水、电、气、暖、网等联合报装“一件事”,深入开展建筑市场专项整治,守牢一排底线,推动燃气安全、消防审验、城市抗震管理等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5年,泰安市住建系统将聚焦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城市更新、建筑业发展、美丽村镇建设等重点任务,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深化改革创新,全力打造有格局、挑大梁、当先锋的“新住建”。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动住房向“好”发展。今年,泰安市将坚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多措并举稳市场、防风险、强保障、促转型,积极促进住房消费,大力推进好房子建设,深化“物业融网”提质扩面工程,探索“物业+康养”新模式,加快推动住房保障提优增量。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向“美”提升。泰安市将统筹推动城市功能完善、品质提升,让城市更宜居、群众生活更美好,有序推进项目实施,在改善民生、保障城市安全等方面策划好城市更新及城建重点项目建设,今年重点实施南关、蒿里山等城市片区改造,推进泮河大街东延、双龙路南延等工程建设,改造提升天烛峰路、文化路等城市道路;加快城市旧改步伐,统筹谋划25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开工改造153个城市老旧小区,推动群众居住环境“原地升级”;有序推进“红门路—岱庙—通天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项目。
  泰安市将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推动建筑业向“新”迈进。纵深推进建筑业改革,大力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加强装配式建筑全过程管理;支持企业建设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推广无人塔机、智能升降机等技术设备;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支持建筑业做优做强,全力打造“泰安建造”品牌矩阵。
  聚焦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在企业做大培强、项目强力攻坚、产业协同发展上求突破,推动新材料产业向“强”攀登,助力全市经济发展。
  泰安还将持续提高城市安全韧性水平,完成引黄入泰、莱热入泰等重点工程建设,做好城市水、气、热等设施设备检修维护,系统推进城市节水、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保障城市安全运行;践行低碳理念,稳步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建设一批高品质绿色建筑,同时鼓励企业建设超低能耗、低碳建筑,推动城乡建设向“绿”转型;深化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推进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美丽村镇。
  □ 本报记者 王洪涛 曹儒峰
  本报通讯员 李燕 郑凯

  积极促进住房消费,持续稳定市场,大力推进好房子建设;今年重点实施南关、蒿里山等城市片区改造等工程;统筹谋划25个城中村改造项目……近日,泰安住房城乡建设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可谓“干货”满满。
  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2024年,泰安住建系统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实,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在主责主业方面,泰安建筑业总产值位居全省第三,增速居全省第一位;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速居全省第五位;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纳税占全市税收的27.84%。在民生保障方面,泰安市累计筹建人才住房6634套,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22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516户。在城市品质提升方面,泰安市有序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优化升级城市路网,推动宜居、韧性城市建设提质扩面。在绿色转型方面,泰安市城镇新增绿色建筑601万平方米,新开工装配式建筑158万平方米,开工改造老旧小区501个,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47户、清洁取暖改造594户,石横镇、磁窑镇、满庄镇、西张庄镇等小城镇创新提升试点镇位列全国千强镇行列。
  泰安市住建系统坚持强根固基,持续壮大产业规模,推动产业链条延伸,加速产业集群发展,2024年全市新材料产业链实现营收716.6亿元;同时,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牵头推进水、电、气、暖、网等联合报装“一件事”,深入开展建筑市场专项整治,守牢一排底线,推动燃气安全、消防审验、城市抗震管理等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5年,泰安市住建系统将聚焦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城市更新、建筑业发展、美丽村镇建设等重点任务,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深化改革创新,全力打造有格局、挑大梁、当先锋的“新住建”。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动住房向“好”发展。今年,泰安市将坚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多措并举稳市场、防风险、强保障、促转型,积极促进住房消费,大力推进好房子建设,深化“物业融网”提质扩面工程,探索“物业+康养”新模式,加快推动住房保障提优增量。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向“美”提升。泰安市将统筹推动城市功能完善、品质提升,让城市更宜居、群众生活更美好,有序推进项目实施,在改善民生、保障城市安全等方面策划好城市更新及城建重点项目建设,今年重点实施南关、蒿里山等城市片区改造,推进泮河大街东延、双龙路南延等工程建设,改造提升天烛峰路、文化路等城市道路;加快城市旧改步伐,统筹谋划25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开工改造153个城市老旧小区,推动群众居住环境“原地升级”;有序推进“红门路—岱庙—通天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项目。
  泰安市将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推动建筑业向“新”迈进。纵深推进建筑业改革,大力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加强装配式建筑全过程管理;支持企业建设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推广无人塔机、智能升降机等技术设备;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支持建筑业做优做强,全力打造“泰安建造”品牌矩阵。
  聚焦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在企业做大培强、项目强力攻坚、产业协同发展上求突破,推动新材料产业向“强”攀登,助力全市经济发展。
  泰安还将持续提高城市安全韧性水平,完成引黄入泰、莱热入泰等重点工程建设,做好城市水、气、热等设施设备检修维护,系统推进城市节水、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保障城市安全运行;践行低碳理念,稳步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建设一批高品质绿色建筑,同时鼓励企业建设超低能耗、低碳建筑,推动城乡建设向“绿”转型;深化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推进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美丽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