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科创平台,让创新种子竞相萌发

2025-02-28 作者: 杨秀萍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杨秀萍
   本报通讯员 郭 健

  近日,从烟台高新区生物科技园传来好消息,园区孵化企业烟台芥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凭借自主创新技术实现仅需50微升(两滴)全血,最快10分钟便可精准检测心肌、感染、生化、糖化血红蛋白等多个项目,极大地方便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检测诊疗。
  “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首个即时检验产品——微流控干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只需要50微升全血即可检测患者的肝功、肾功、血脂等多项健康指标,可实现三人份同时检测。”在芥子生物研发实验室,公司总经理张屹向记者介绍。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台干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重量只有10斤左右,搭配一个约17平方厘米大的扇形试剂盘,内部分布像毛细血管样的微型通道。“我们只需要把样本放进这个试剂盘,再把试剂盘放入设备中,十几分钟后就能读取出结果。”张屹说,该设备刚面市不久,就已经收获300多家客户的认可。
  春回大地,走进烟台高新区,处处涌动着科技创新的澎湃动能。从实验室里的潜心钻研,到生产线上的智能升级,再到产业园区内的协同创新,一幅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画卷徐徐展开。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是集聚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烟台高新区拥有烟台市唯一的先进药物递释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拥有海工装备领域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拥有现代数字渔业实验室和航空航天装备高性能特种合金智造与应用实验室等省重点实验室,初步形成了高新特色、支撑产业、梯次衔接的“3131”高能级科创平台体系,吸引了众多高层次人才和优质项目落户。
  “我们已经启动策划了4个重要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实现了3项重大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引育和培养了10余名高端技术人才和科技骨干,为海洋工程装备研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山东省海洋工程装备及材料创新创业共同体相关负责人介绍。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烟台高新区积极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的主体,该区共有国家孵化器5家、省级孵化器3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5家,谋划建设了IVD产业园、空天信息港等一批专业加速器项目,创业孵化承载功能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截至目前,该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总量在烟台市排名第二,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市场主体的比例居烟台市首位。
  烟台高新区还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创新资源配置,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浓厚氛围。区内规上高新技术产值占比三年内稳步提升,稳居全市前列。“去年,烟台高新区入选国家级校企协同育人基地,是全省首个也是唯一与高校合作建设校企协同育人基地的国家级高新区。”烟台高新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启动工信部“百校百园万企”联合行动,发动园区企业发布技术需求榜单11项,揭榜4项,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 本报记者 杨秀萍
   本报通讯员 郭 健

  近日,从烟台高新区生物科技园传来好消息,园区孵化企业烟台芥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凭借自主创新技术实现仅需50微升(两滴)全血,最快10分钟便可精准检测心肌、感染、生化、糖化血红蛋白等多个项目,极大地方便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检测诊疗。
  “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首个即时检验产品——微流控干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只需要50微升全血即可检测患者的肝功、肾功、血脂等多项健康指标,可实现三人份同时检测。”在芥子生物研发实验室,公司总经理张屹向记者介绍。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台干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重量只有10斤左右,搭配一个约17平方厘米大的扇形试剂盘,内部分布像毛细血管样的微型通道。“我们只需要把样本放进这个试剂盘,再把试剂盘放入设备中,十几分钟后就能读取出结果。”张屹说,该设备刚面市不久,就已经收获300多家客户的认可。
  春回大地,走进烟台高新区,处处涌动着科技创新的澎湃动能。从实验室里的潜心钻研,到生产线上的智能升级,再到产业园区内的协同创新,一幅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画卷徐徐展开。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是集聚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烟台高新区拥有烟台市唯一的先进药物递释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拥有海工装备领域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拥有现代数字渔业实验室和航空航天装备高性能特种合金智造与应用实验室等省重点实验室,初步形成了高新特色、支撑产业、梯次衔接的“3131”高能级科创平台体系,吸引了众多高层次人才和优质项目落户。
  “我们已经启动策划了4个重要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实现了3项重大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引育和培养了10余名高端技术人才和科技骨干,为海洋工程装备研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山东省海洋工程装备及材料创新创业共同体相关负责人介绍。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烟台高新区积极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的主体,该区共有国家孵化器5家、省级孵化器3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5家,谋划建设了IVD产业园、空天信息港等一批专业加速器项目,创业孵化承载功能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截至目前,该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总量在烟台市排名第二,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市场主体的比例居烟台市首位。
  烟台高新区还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创新资源配置,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浓厚氛围。区内规上高新技术产值占比三年内稳步提升,稳居全市前列。“去年,烟台高新区入选国家级校企协同育人基地,是全省首个也是唯一与高校合作建设校企协同育人基地的国家级高新区。”烟台高新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启动工信部“百校百园万企”联合行动,发动园区企业发布技术需求榜单11项,揭榜4项,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