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港产城融合绘就百姓“幸福图谱”
2025-02-2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李 明
通讯员 陈仕钊 报道
本报东营讯 一份怎样的情怀,既牵系东营港这块热土的发展大计,又承担起持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使命?办好民生实事,让每一个东营港人都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过上更加幸福的日子,是东营港给出的答案。
城市建设,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2024年以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始终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工作着力点,聚焦教育、医疗、住房、公共服务等方面,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
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仙河镇的版图上,除了蜿蜒绕城的神仙沟,还有一条纵贯南北穿越整个城镇,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河流,这便是同济河。初春时节,穿城而过的同济河两岸新建景观初步成形。
“以前可不是这个样子,原来同济河经常断流,两岸也是杂草丛生。现在经过改造,水系通了,水质清了,生态环境变美了,我们看着也舒心,又可以来这里散步遛弯儿了。”居民陈美玲说。
2024年,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投资7500万元对同济河进行改造,在提升其排涝功能的基础上,围绕生境花园等六个特色河段,打造了兼具亲水休闲、娱乐健身等功能的开放式共享空间。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关乎每一个家庭的利益。为满足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渴望,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与北京师范大学共同建设了十二年一贯制的北京师范大学东营实验学校,当年实现全学段开学,目前在校师生1800余人。
“学生在学校可实时共享来自北师大及其46所附属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学校管理和师资团队专业而且负责,家长们都很放心。”初一七班学生张笑楚的家长满意地说。
悠悠万事,健康为大。在仙河镇中心偏东北一隅,一座13层的高楼拔地而起,门诊楼、住院楼、感染性疾病楼等建设施工已全部完成,内部装修、配套设施正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
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按照三甲医院的标准,实施了东营港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提升项目,不断深化东营港中心医院与市人民医院、油田中心医院合作共建,出台东营港医疗人才引进激励办法。近三年累计引进成熟医务人员及优秀医学毕业生51人,有效提升了医疗服务能力。同时,与北京、上海等地的高水平医院、生物技术高新企业、医康养运营单位积极对接,让更多优质的医疗、养老资源惠及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这座富有活力的幸福小城未来更加可期。
2025年,开发区将加快实施总投资1.69亿元的11件民生实事,全面提升教育医疗、居住环境、文体生活等服务水平。持续优化仙河镇空间布局,加快布局科研基地、商业服务区、金融中心等功能配套,围绕生态康养、农业休闲、油地文化等特色亮点挖掘培育地域符号,加快匹克球小镇建设和推广,打造黄河口公园入口社区。
通讯员 陈仕钊 报道
本报东营讯 一份怎样的情怀,既牵系东营港这块热土的发展大计,又承担起持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使命?办好民生实事,让每一个东营港人都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过上更加幸福的日子,是东营港给出的答案。
城市建设,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2024年以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始终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工作着力点,聚焦教育、医疗、住房、公共服务等方面,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
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仙河镇的版图上,除了蜿蜒绕城的神仙沟,还有一条纵贯南北穿越整个城镇,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河流,这便是同济河。初春时节,穿城而过的同济河两岸新建景观初步成形。
“以前可不是这个样子,原来同济河经常断流,两岸也是杂草丛生。现在经过改造,水系通了,水质清了,生态环境变美了,我们看着也舒心,又可以来这里散步遛弯儿了。”居民陈美玲说。
2024年,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投资7500万元对同济河进行改造,在提升其排涝功能的基础上,围绕生境花园等六个特色河段,打造了兼具亲水休闲、娱乐健身等功能的开放式共享空间。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关乎每一个家庭的利益。为满足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渴望,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与北京师范大学共同建设了十二年一贯制的北京师范大学东营实验学校,当年实现全学段开学,目前在校师生1800余人。
“学生在学校可实时共享来自北师大及其46所附属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学校管理和师资团队专业而且负责,家长们都很放心。”初一七班学生张笑楚的家长满意地说。
悠悠万事,健康为大。在仙河镇中心偏东北一隅,一座13层的高楼拔地而起,门诊楼、住院楼、感染性疾病楼等建设施工已全部完成,内部装修、配套设施正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
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按照三甲医院的标准,实施了东营港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提升项目,不断深化东营港中心医院与市人民医院、油田中心医院合作共建,出台东营港医疗人才引进激励办法。近三年累计引进成熟医务人员及优秀医学毕业生51人,有效提升了医疗服务能力。同时,与北京、上海等地的高水平医院、生物技术高新企业、医康养运营单位积极对接,让更多优质的医疗、养老资源惠及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这座富有活力的幸福小城未来更加可期。
2025年,开发区将加快实施总投资1.69亿元的11件民生实事,全面提升教育医疗、居住环境、文体生活等服务水平。持续优化仙河镇空间布局,加快布局科研基地、商业服务区、金融中心等功能配套,围绕生态康养、农业休闲、油地文化等特色亮点挖掘培育地域符号,加快匹克球小镇建设和推广,打造黄河口公园入口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