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区:持续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2025-02-2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赵国陆
本报通讯员 孟凡庚
粮食总产量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居济南市前列,90%村集体收入过50万元……2月19日,济南市章丘区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部署“三农”工作,确定“路线图”,描绘“施工图”,持续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回望2024年,章丘区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体系,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粮食总产量64.61万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1.05亿元。新认定省级龙头企业2家,新入库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8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数达到4000家、示范性主体达到400家。新增市级“泉水人家”授权企业12家,市级以上农业品牌产品达到200个,新增省级智慧农业应用基地5家、总数达到15家。建成“‘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规模化供水覆盖率达到95%以上,全区35座污水处理站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改造提升村卫生室132家,50家老年助餐站点列入全市规范提升工程,完成18个街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一村一年一场戏”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数字的背后,是一批批特色产业落地生根,一个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宁家埠街道土壤富含硒、锶等微量元素,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300亩温室大棚,种植富硒葡萄等优质水果;相公庄街道桑园村实行“村集体控股+群众入股”模式,激活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如今各类企业42家,产值10亿元,年税收4000多万元,2024年村集体收入突破1000万元。
目前,章丘区已有10个村庄村集体收入过千万元,209个村过百万元,90%的村庄过50万元。同时,通过提升“三涧溪”省级示范片区,创建“诗画文祖”省级衔接推进区,打造“齐鲁古道·山水新章”市级泉韵乡居示范片区,省市示范片区达到6个、样板村庄达到244个。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一手牵起城市繁荣,一手带动乡村振兴。章丘区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将从稳定农业供给、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强化科技和装备支撑等九个方面“加压奋进”,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深入挖掘乡村特色资源,抓好涉农项目招引、建设、服务等环节,以高质量农业项目支撑高质量农业发展;建设田园综合体、产业化联合体、现代农业产业园等载体平台,培育农业龙头企业、领军骨干企业;依托现有地标资源、特色资源、泉水资源、历史资源,构建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统领,以国家级“名特优新”、省级“好客山东”、市级“泉水人家”为主体的农业品牌矩阵,推动特色产业走出县域、走向全国。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借济南打造“北方种业之都”之势,章丘区持续支持伟丽种苗、东方骄子等载体企业加快发展,推动珍稀菌菇产业、良种产业向“新”而行、向“高”而攀。数字化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章丘区将加快传统农业数字化转型,形成一批标志性农业数字化创新成果。
章丘区将推行组织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人才育在产业链、农民富在产业链“四链”模式,引导人才、项目、资金、土地、技术、政策等资源要素向街镇、村居聚合。落实“一村一业、一村一策”推进机制,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推行探索资源经济、合作经济、服务经济、物业经济、股权经济、飞地经济等发展模式,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引导经营主体与农户通过保底收益、订单带动、股份合作等方式,共享农村产业发展红利。
本报通讯员 孟凡庚
粮食总产量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居济南市前列,90%村集体收入过50万元……2月19日,济南市章丘区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部署“三农”工作,确定“路线图”,描绘“施工图”,持续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回望2024年,章丘区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体系,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粮食总产量64.61万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1.05亿元。新认定省级龙头企业2家,新入库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8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数达到4000家、示范性主体达到400家。新增市级“泉水人家”授权企业12家,市级以上农业品牌产品达到200个,新增省级智慧农业应用基地5家、总数达到15家。建成“‘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规模化供水覆盖率达到95%以上,全区35座污水处理站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改造提升村卫生室132家,50家老年助餐站点列入全市规范提升工程,完成18个街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一村一年一场戏”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数字的背后,是一批批特色产业落地生根,一个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宁家埠街道土壤富含硒、锶等微量元素,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300亩温室大棚,种植富硒葡萄等优质水果;相公庄街道桑园村实行“村集体控股+群众入股”模式,激活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如今各类企业42家,产值10亿元,年税收4000多万元,2024年村集体收入突破1000万元。
目前,章丘区已有10个村庄村集体收入过千万元,209个村过百万元,90%的村庄过50万元。同时,通过提升“三涧溪”省级示范片区,创建“诗画文祖”省级衔接推进区,打造“齐鲁古道·山水新章”市级泉韵乡居示范片区,省市示范片区达到6个、样板村庄达到244个。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一手牵起城市繁荣,一手带动乡村振兴。章丘区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将从稳定农业供给、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强化科技和装备支撑等九个方面“加压奋进”,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深入挖掘乡村特色资源,抓好涉农项目招引、建设、服务等环节,以高质量农业项目支撑高质量农业发展;建设田园综合体、产业化联合体、现代农业产业园等载体平台,培育农业龙头企业、领军骨干企业;依托现有地标资源、特色资源、泉水资源、历史资源,构建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统领,以国家级“名特优新”、省级“好客山东”、市级“泉水人家”为主体的农业品牌矩阵,推动特色产业走出县域、走向全国。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借济南打造“北方种业之都”之势,章丘区持续支持伟丽种苗、东方骄子等载体企业加快发展,推动珍稀菌菇产业、良种产业向“新”而行、向“高”而攀。数字化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章丘区将加快传统农业数字化转型,形成一批标志性农业数字化创新成果。
章丘区将推行组织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人才育在产业链、农民富在产业链“四链”模式,引导人才、项目、资金、土地、技术、政策等资源要素向街镇、村居聚合。落实“一村一业、一村一策”推进机制,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推行探索资源经济、合作经济、服务经济、物业经济、股权经济、飞地经济等发展模式,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引导经营主体与农户通过保底收益、订单带动、股份合作等方式,共享农村产业发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