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金融资产累计投放近25亿元,收购不良债权超140亿元

“老家底”盘出新机遇

2025-02-26 作者: 王新蕾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新蕾

  近年来,鲁信集团旗下直管企业——山东金融资产始终秉承防范化解区域金融风险的使命职责,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聚焦不良资产经营主业持续发力,着力服务山东省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积极探索创新处置手段,有效盘活存量低效金融资源,持续释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信贷空间,让沉睡的资产“活起来”,为区域金融稳定与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东营市广饶县某农业生产加工企业及其关联企业合并重整过程中,山东金融资产充分挖掘企业核心资产再利用价值,广泛寻找适配产业投资人,统筹设计“配资合作+破产重整”的一揽子企业救助方案,收购广饶农商行等机构持有不良债权约2亿元,成为最大单一债权人保障重整方案顺利通过,引进产业适配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有效利用原有设备厂房,企业复工复产后持续获得外部增量订单,实现浴火重生。
  这一案例只是山东金融资产助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山东金融资产充分利用全省16市政府平台股东资源,密切对接全省14家城商行、110家农商行,建立“总对总”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紧密围绕中小金融机构运行基本面,因地制宜设计不良资产处置方案,为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建言献策。基于审慎扎实的前期调研,公司持续加大中小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收购力度,2024年累计投放近25亿元,收购不良债权超过140亿元,助推省内中小金融机构改善自身资产质量,进一步放大其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小微企业、城乡居民中的生力军作用。
  同时,山东金融资产积极探索创新处置机制,广泛拓展“结构化交易+反委托清收”交易模式,在审慎估值、风险可控的基础上,着力探索差异化、个性化合作机制,利用收益分成、损失共担机制,有效解决不良资产定价分歧,整合多维资源渠道助推中小银行压降不良资产,先后落地省内多家城商行、农商行大额不良资产协同处置项目,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提升资产周转去化质效。
  此外,山东金融资产整合资源助推问题企业重整盘活,依托府院联动机制高效处置中小金融机构对公不良债权,利用司法重整等多元化手段,推进问题企业盘活再造,疏通区域经济金融体系运行“堵点”,释放逆周期调节功效,妥善解决经济金融体系循环运行梗阻,最大限度实现经济社会效益。
  □ 本报记者 王新蕾

  近年来,鲁信集团旗下直管企业——山东金融资产始终秉承防范化解区域金融风险的使命职责,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聚焦不良资产经营主业持续发力,着力服务山东省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积极探索创新处置手段,有效盘活存量低效金融资源,持续释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信贷空间,让沉睡的资产“活起来”,为区域金融稳定与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东营市广饶县某农业生产加工企业及其关联企业合并重整过程中,山东金融资产充分挖掘企业核心资产再利用价值,广泛寻找适配产业投资人,统筹设计“配资合作+破产重整”的一揽子企业救助方案,收购广饶农商行等机构持有不良债权约2亿元,成为最大单一债权人保障重整方案顺利通过,引进产业适配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有效利用原有设备厂房,企业复工复产后持续获得外部增量订单,实现浴火重生。
  这一案例只是山东金融资产助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山东金融资产充分利用全省16市政府平台股东资源,密切对接全省14家城商行、110家农商行,建立“总对总”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紧密围绕中小金融机构运行基本面,因地制宜设计不良资产处置方案,为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建言献策。基于审慎扎实的前期调研,公司持续加大中小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收购力度,2024年累计投放近25亿元,收购不良债权超过140亿元,助推省内中小金融机构改善自身资产质量,进一步放大其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小微企业、城乡居民中的生力军作用。
  同时,山东金融资产积极探索创新处置机制,广泛拓展“结构化交易+反委托清收”交易模式,在审慎估值、风险可控的基础上,着力探索差异化、个性化合作机制,利用收益分成、损失共担机制,有效解决不良资产定价分歧,整合多维资源渠道助推中小银行压降不良资产,先后落地省内多家城商行、农商行大额不良资产协同处置项目,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提升资产周转去化质效。
  此外,山东金融资产整合资源助推问题企业重整盘活,依托府院联动机制高效处置中小金融机构对公不良债权,利用司法重整等多元化手段,推进问题企业盘活再造,疏通区域经济金融体系运行“堵点”,释放逆周期调节功效,妥善解决经济金融体系循环运行梗阻,最大限度实现经济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