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经济的“首”与“新”

2025-02-1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王慧艳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首发经济正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和消费升级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减少限制性措施,合理增加公共消费,积极推进首发经济”。2024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提出,“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
  首发经济是指以首次发布、首次推出为核心特征的经济形态,其本质是通过持续迭代的创新成果,不断激发市场需求和消费潜力。其主要特征可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创性、稀缺性和引领性。首创性体现在技术和产品的原创突破;稀缺性彰显了创新成果的独特价值;引领性则反映了对产业和消费的前瞻性引导。
  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首发经济不仅仅是产品的首次推出,更是一种基于持续创新的经济形态,其核心在于通过科技创新不断重塑产业生态和消费逻辑,推动企业持续推出具有创新性的首发产品。
  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推动消费从“满足需求”向“创造需求”转变,形成了多层次、多维度的消费新图景——
  技术创新驱动消费升级。技术创新是首发经济的核心动力,以人工智能(AI)、5G、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不仅提升了产品智能化水平,还优化了消费者购物流程,正在深刻改变消费场景和消费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在零售、金融、医疗等服务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AI驱动的智能客服系统能够24小时在线,快速响应消费者的咨询和问题,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智能客服可以理解消费者的需求,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5G技术的普及为增强现实(AR)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基础,虚拟试穿、虚拟摆放和实时反馈,让消费者享受沉浸式购物体验。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未来的消费市场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和便捷化,为消费者带来更丰富的选择和更优质的体验。
  产品创新创造消费需求。首发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通过产品创新激发新的消费需求。近年来,许多企业通过推出独特功能和设计的首发产品,成功引发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例如,海尔持续进行产品创新,推出了“智慧家庭”系列产品,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家电的互联互通,这不仅提升了用户的生活便利性和智能体验,还有效激发了市场对高科技家电的强烈需求。华为在2023年推出的Mate 60系列手机,凭借自主研发的芯片技术和卫星通信功能,迅速引发市场热潮,首发当天,线上线下渠道均出现抢购现象,甚至一度供不应求。这表明,具备技术突破和显著差异化功能的创新产品,能够迅速占领市场并引领消费潮流。
  服务创新重塑消费体验。除了技术和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也是首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通过优化服务模式和流程,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和便利性。以盒马鲜生为例,该新零售平台通过“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的模式,实现了生鲜产品的30分钟送达服务。这种服务创新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效率,还改变了传统零售的消费习惯。随着消费者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企业应继续探索和实施服务创新,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变化的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
  文化创新赋能消费场景。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的结合,为首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近年来,国潮品牌的崛起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以李宁、故宫文创为代表的品牌,成功地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消费品中。李宁通过推出“悟”系列产品,将中国传统武术和现代运动鞋设计相结合,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故宫文创则利用故宫博物院丰富的文化资源,推出了一系列文创产品,如印有故宫元素的文具、家居用品和服饰。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个性化和文化认同的需求,还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
  数据驱动精准消费。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加持下,首发经济的创新成果正在实现消费的精准化和个性化。通过对消费者行为数据的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预测市场需求,并推出符合消费者偏好的首发产品。例如,京东和天猫等电商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帮助品牌商精准定位目标用户,并在新品发布时实现精准营销。这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消费模式,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还显著提高了首发产品的市场成功率。
  要让首发经济的创新成果持续引领消费新趋势,必须从政策支持、市场机制、企业创新和提升消费者认知等多个方面共同发力,不断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加强政策支持,构建良好创新环境。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创新激励政策,为首发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一方面,要加大对原创技术和产品的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具有市场潜力的首发项目;另一方面,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侵权行为,为创新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首发经济博览会、创新成果展示会等活动,为企业和消费者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创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优化市场机制,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市场是创新成果转化为消费产品的关键环节,要让创新成果更好地引领消费新趋势,需要进一步优化市场机制。一是建立首发产品的评价体系,通过消费者反馈和市场数据,帮助企业优化产品设计和功能;二是完善首发产品的推广渠道,通过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多元化渠道,提升首发产品的市场渗透率,确保创新成果能够快速进入市场。
  推动企业创新,提升首发能力。企业是首发经济的主体。要让创新成果持续引领消费,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一方面,要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新体系,确保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要注重跨界合作,鼓励企业与其他行业的跨界合作,通过协同创新,推出具有综合竞争力的首发产品。例如,体育用品企业可以与虚拟现实技术公司合作,推出沉浸式运动体验设备;家电企业可以与互联网公司合作,推出智能家居解决方案。
  提升消费者认知,培育创新消费文化。消费者是首发经济的最终受益者,也是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为消费需求的重要力量。要让创新成果更好地引领消费新趋势,需加强提升消费者认知,培育创新消费文化。一是要通过媒体宣传和科普活动,提高消费者对创新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增强消费者对新技术的信任感;二是鼓励消费者参与首发产品的试用和评价,形成良性的消费反馈机制,帮助企业改进产品。
  推动国际化发展,扩大首发经济影响力。首发经济不仅是国内市场的增长点,更是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抓手。为了让创新成果更好地走向世界,首先,企业应积极将首发产品推向国际市场,通过参与国际展会、跨境电商平台和海外营销活动,展示中国创新产品的独特优势,提升其在全球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次,企业要加强国际合作,通过与国际知名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吸收更多的创新理念和技术,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适应性。
   (作者单位: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 王慧艳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首发经济正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和消费升级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减少限制性措施,合理增加公共消费,积极推进首发经济”。2024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提出,“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
  首发经济是指以首次发布、首次推出为核心特征的经济形态,其本质是通过持续迭代的创新成果,不断激发市场需求和消费潜力。其主要特征可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创性、稀缺性和引领性。首创性体现在技术和产品的原创突破;稀缺性彰显了创新成果的独特价值;引领性则反映了对产业和消费的前瞻性引导。
  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首发经济不仅仅是产品的首次推出,更是一种基于持续创新的经济形态,其核心在于通过科技创新不断重塑产业生态和消费逻辑,推动企业持续推出具有创新性的首发产品。
  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推动消费从“满足需求”向“创造需求”转变,形成了多层次、多维度的消费新图景——
  技术创新驱动消费升级。技术创新是首发经济的核心动力,以人工智能(AI)、5G、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不仅提升了产品智能化水平,还优化了消费者购物流程,正在深刻改变消费场景和消费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在零售、金融、医疗等服务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AI驱动的智能客服系统能够24小时在线,快速响应消费者的咨询和问题,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智能客服可以理解消费者的需求,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5G技术的普及为增强现实(AR)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基础,虚拟试穿、虚拟摆放和实时反馈,让消费者享受沉浸式购物体验。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未来的消费市场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和便捷化,为消费者带来更丰富的选择和更优质的体验。
  产品创新创造消费需求。首发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通过产品创新激发新的消费需求。近年来,许多企业通过推出独特功能和设计的首发产品,成功引发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例如,海尔持续进行产品创新,推出了“智慧家庭”系列产品,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家电的互联互通,这不仅提升了用户的生活便利性和智能体验,还有效激发了市场对高科技家电的强烈需求。华为在2023年推出的Mate 60系列手机,凭借自主研发的芯片技术和卫星通信功能,迅速引发市场热潮,首发当天,线上线下渠道均出现抢购现象,甚至一度供不应求。这表明,具备技术突破和显著差异化功能的创新产品,能够迅速占领市场并引领消费潮流。
  服务创新重塑消费体验。除了技术和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也是首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通过优化服务模式和流程,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和便利性。以盒马鲜生为例,该新零售平台通过“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的模式,实现了生鲜产品的30分钟送达服务。这种服务创新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效率,还改变了传统零售的消费习惯。随着消费者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企业应继续探索和实施服务创新,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变化的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
  文化创新赋能消费场景。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的结合,为首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近年来,国潮品牌的崛起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以李宁、故宫文创为代表的品牌,成功地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消费品中。李宁通过推出“悟”系列产品,将中国传统武术和现代运动鞋设计相结合,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故宫文创则利用故宫博物院丰富的文化资源,推出了一系列文创产品,如印有故宫元素的文具、家居用品和服饰。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个性化和文化认同的需求,还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
  数据驱动精准消费。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加持下,首发经济的创新成果正在实现消费的精准化和个性化。通过对消费者行为数据的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预测市场需求,并推出符合消费者偏好的首发产品。例如,京东和天猫等电商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帮助品牌商精准定位目标用户,并在新品发布时实现精准营销。这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消费模式,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还显著提高了首发产品的市场成功率。
  要让首发经济的创新成果持续引领消费新趋势,必须从政策支持、市场机制、企业创新和提升消费者认知等多个方面共同发力,不断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加强政策支持,构建良好创新环境。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创新激励政策,为首发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一方面,要加大对原创技术和产品的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具有市场潜力的首发项目;另一方面,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侵权行为,为创新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首发经济博览会、创新成果展示会等活动,为企业和消费者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创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优化市场机制,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市场是创新成果转化为消费产品的关键环节,要让创新成果更好地引领消费新趋势,需要进一步优化市场机制。一是建立首发产品的评价体系,通过消费者反馈和市场数据,帮助企业优化产品设计和功能;二是完善首发产品的推广渠道,通过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多元化渠道,提升首发产品的市场渗透率,确保创新成果能够快速进入市场。
  推动企业创新,提升首发能力。企业是首发经济的主体。要让创新成果持续引领消费,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一方面,要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新体系,确保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要注重跨界合作,鼓励企业与其他行业的跨界合作,通过协同创新,推出具有综合竞争力的首发产品。例如,体育用品企业可以与虚拟现实技术公司合作,推出沉浸式运动体验设备;家电企业可以与互联网公司合作,推出智能家居解决方案。
  提升消费者认知,培育创新消费文化。消费者是首发经济的最终受益者,也是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为消费需求的重要力量。要让创新成果更好地引领消费新趋势,需加强提升消费者认知,培育创新消费文化。一是要通过媒体宣传和科普活动,提高消费者对创新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增强消费者对新技术的信任感;二是鼓励消费者参与首发产品的试用和评价,形成良性的消费反馈机制,帮助企业改进产品。
  推动国际化发展,扩大首发经济影响力。首发经济不仅是国内市场的增长点,更是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抓手。为了让创新成果更好地走向世界,首先,企业应积极将首发产品推向国际市场,通过参与国际展会、跨境电商平台和海外营销活动,展示中国创新产品的独特优势,提升其在全球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次,企业要加强国际合作,通过与国际知名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吸收更多的创新理念和技术,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适应性。
   (作者单位: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与政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