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热饭、一碗热汤,这里有家一般的温暖——

路上有个“红运家”

2025-02-17 作者: 常青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常 青
  本报通讯员 刘叶叶 陈美昊

  2月初的凌晨寒意未减,导航提示进入东营辖区,大货车司机魏金豹远远地望见史口镇几个大字,也看到了远处企业高低错落如繁星般闪现在黑夜里的灯光,禁不住露出微笑。“虽从千里之外的辽宁而来,但对东营区化工产业园区里的‘红运家’党群驿站很熟了!有暖胃的汤饭,也有休息的地方,是我们行路人的家。”
  扫描二维码,熟练填报入园信息,大货车“立等”即通过了审核系统“检验”。将车稳稳停在危化品专用停车场后,魏金豹跳下车,直奔驿站大门。
  餐厅内暖灯照耀,饭香氤氲。端过热腾腾的拉面坐下来,魏金豹抬头望望房顶的中国红拉花以及玻璃窗上相互映衬的火红窗花,与几位货车司机朋友热情地打招呼:“新春快乐呀!”
  和魏金豹一样,每天都有从天南地北过来拉货的大车司机们聚集在驿站。一份热饭、一碗热汤,这里有家一般的温暖。
  “自打有了驿站,这张暖‘新’服务卡我总是贴身装着!”将一张卡片递给记者,魏金豹放下筷子聊起来:“这上面不仅有进园区装卸货物需要的多个电话,还有一个二维码。手机一扫,驿站内的各项服务以及提供的危化品运输安全知识等全知道!”
  平价食堂、超优惠的专业理发服务,以及免费的24小时热水、自助洗衣房、棋牌按摩、影院唱吧、心理减压等各类暖“新”服务中,魏金豹最喜欢的是驿站二楼的幸福书屋活动室。虽已是深夜,但推开门,依然是墨香四溢。55岁的大车司机韩虎林正兴致盎然地写春联。互相问好后,魏金豹也一撸袖子拿起毛笔,写下“红运家”几个字。他抬头憨厚地朝记者笑笑:“一年到头,咋也得在这里停留20多次。这里的好,都装在心里了!”
  为解决新就业群体停车难、休息难等问题,财政投入400多万元建设驿站。一年多来,史口镇党委副书记田飞下班也没了时间点。“白天忙,常常是在晚上到这里坐一坐。了解新就业群体需求,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升级服务事项。”大车司机李振江一见面就喊出了田飞的名字:“我爱唱歌,打造影院唱吧的建议我提过。如今,每次来,我都会到二楼影院唱吧开心唱两首!”
  据悉,东营区化工产业园区每年进出危化品车辆45万余辆、从业人员90余万人次,覆盖中小型运输企业300余家,是山东省最主要的危化品运输行业集散地之一。“红运家”党群驿站建成以来,日均有千余辆大货车到这里驻足,司机们感慨地称这里为路上的“红运家”。
  □ 本报记者 常 青
  本报通讯员 刘叶叶 陈美昊

  2月初的凌晨寒意未减,导航提示进入东营辖区,大货车司机魏金豹远远地望见史口镇几个大字,也看到了远处企业高低错落如繁星般闪现在黑夜里的灯光,禁不住露出微笑。“虽从千里之外的辽宁而来,但对东营区化工产业园区里的‘红运家’党群驿站很熟了!有暖胃的汤饭,也有休息的地方,是我们行路人的家。”
  扫描二维码,熟练填报入园信息,大货车“立等”即通过了审核系统“检验”。将车稳稳停在危化品专用停车场后,魏金豹跳下车,直奔驿站大门。
  餐厅内暖灯照耀,饭香氤氲。端过热腾腾的拉面坐下来,魏金豹抬头望望房顶的中国红拉花以及玻璃窗上相互映衬的火红窗花,与几位货车司机朋友热情地打招呼:“新春快乐呀!”
  和魏金豹一样,每天都有从天南地北过来拉货的大车司机们聚集在驿站。一份热饭、一碗热汤,这里有家一般的温暖。
  “自打有了驿站,这张暖‘新’服务卡我总是贴身装着!”将一张卡片递给记者,魏金豹放下筷子聊起来:“这上面不仅有进园区装卸货物需要的多个电话,还有一个二维码。手机一扫,驿站内的各项服务以及提供的危化品运输安全知识等全知道!”
  平价食堂、超优惠的专业理发服务,以及免费的24小时热水、自助洗衣房、棋牌按摩、影院唱吧、心理减压等各类暖“新”服务中,魏金豹最喜欢的是驿站二楼的幸福书屋活动室。虽已是深夜,但推开门,依然是墨香四溢。55岁的大车司机韩虎林正兴致盎然地写春联。互相问好后,魏金豹也一撸袖子拿起毛笔,写下“红运家”几个字。他抬头憨厚地朝记者笑笑:“一年到头,咋也得在这里停留20多次。这里的好,都装在心里了!”
  为解决新就业群体停车难、休息难等问题,财政投入400多万元建设驿站。一年多来,史口镇党委副书记田飞下班也没了时间点。“白天忙,常常是在晚上到这里坐一坐。了解新就业群体需求,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升级服务事项。”大车司机李振江一见面就喊出了田飞的名字:“我爱唱歌,打造影院唱吧的建议我提过。如今,每次来,我都会到二楼影院唱吧开心唱两首!”
  据悉,东营区化工产业园区每年进出危化品车辆45万余辆、从业人员90余万人次,覆盖中小型运输企业300余家,是山东省最主要的危化品运输行业集散地之一。“红运家”党群驿站建成以来,日均有千余辆大货车到这里驻足,司机们感慨地称这里为路上的“红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