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至上+长期主义

宇树科技如何点亮“科技树”

2025-02-14 作者: 刘玉凡 修从涛 张锡坤 来源: 大众日报
  2月12日,宇树科技展厅的机器人。(□大众新闻记者 张锡坤 修从涛 报道)
  □ 大众新闻记者 刘玉凡
     修从涛 张锡坤

  既会爬泰山,又会扭秧歌,春节前后,宇树科技机器人火遍大江南北。2月12日,大众新闻记者来到杭州市滨江区,探寻这家科技公司的创新密码。
技术至上
  12日中午,天空中淅淅沥沥下起小雨,但挡不住一拨拨前来参观的人群。
  很难想象,在滨江区一处不大的创意园内,“隐藏”着一家国内外知名的科技企业。
  在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市场经理孙宝岩看来,“不起眼”的外表,正符合这家科技公司的某些特质。
  “因为经常要进行测试,可能会有一些噪音,写字楼跟我们不太搭。”孙宝岩说,公司成立之初,就确定了“技术至上”的企业文化,于是找了一个租金便宜、层高较高的地方,以便于开展试验。
  “这就是爬泰山的机器狗。”孙宝岩一边操作机器狗,一边介绍。在宇树科技的展厅内,春晚上炫舞的机器人H1和腾空翻跟斗的机器狗吸引了不少访客的注意,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2016年,“90后”小伙王兴兴创办了宇树科技,8年多的时间里,公司在足式机器人领域达到全球技术领先。
  目前,公司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180余项,授权专利150余项,四足机器人在全球市占率达到60%。
长期主义
  过去的8年多时间里,机器人行业“潮起潮落”。
  如果说“技术至上”是企业经营之道,坚持“长期主义”则是这家科技公司在“大浪淘沙”后仍屹立不倒的原因。
  开春后,宇树科技紧锣密鼓“招兵买马”,招聘机械结构工程师、嵌入式软件工程师等多个岗位。其中,薪酬最高的岗位为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工程师,月薪范围为4万—7万元,按“13薪+”来计算,该岗位年薪最高可超过90万元。
  “宇树科技的机器人已应用到巡检、救援等领域,未来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将应用到更多领域。”孙宝岩介绍,从2017年宇树科技推出首款四足机器人Laikago,到2023年发布工业级B2机器人,再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宇树科技的技术路线一以贯之,就是坚持在机器人领域深耕。2024年,宇树科技宣布开源强化学习代码库,吸引全球超万名开发者参与创新。
  “人类也许是宇宙的过客,但科技一定是永恒的。”在王兴兴的寄语中,他对科技的热爱显而易见。宇树科技的英文名称“Unitree”,这正是“Universe”(宇宙)和“Tree”(树)的缩写。
  “因为科技的发展,原本遥不可及的技术,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我们是为了把每一天的美好留在生活里,更是为了民生所需,点亮一棵又一棵人类的科技树!”王兴兴说。
创新土壤
  “王兴兴是浙江宁波人,又曾在杭州求学,再加上杭州的互联网产业及人才基础,选择了在杭州创业。”孙宝岩介绍,长三角地区制造业集群效应同样重要,能帮助企业快速成长扩张。杭州当地政府的帮助和支持必不可少,企业有了茁壮成长的土壤。
  12日,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宇树科技作为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佼佼者,其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性能、灵活性和负载能力上表现出色,技术实力位居国内前列。
  郭涛认为,杭州以Deepseek、宇树科技为代表的“六小龙”企业备受关注,其成功源于多方面因素。首先,政府大力支持高科技产业,提供资金补贴、税收优惠、场地支持等,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其次,杭州重视人才培养与引进,拥有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同时积极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形成优质人才生态;再者,杭州产业集群效应显著,上下游产业链完整,企业间协作频繁,促进了技术快速迭代和应用推广。
  □ 大众新闻记者 刘玉凡
     修从涛 张锡坤

  既会爬泰山,又会扭秧歌,春节前后,宇树科技机器人火遍大江南北。2月12日,大众新闻记者来到杭州市滨江区,探寻这家科技公司的创新密码。
技术至上
  12日中午,天空中淅淅沥沥下起小雨,但挡不住一拨拨前来参观的人群。
  很难想象,在滨江区一处不大的创意园内,“隐藏”着一家国内外知名的科技企业。
  在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市场经理孙宝岩看来,“不起眼”的外表,正符合这家科技公司的某些特质。
  “因为经常要进行测试,可能会有一些噪音,写字楼跟我们不太搭。”孙宝岩说,公司成立之初,就确定了“技术至上”的企业文化,于是找了一个租金便宜、层高较高的地方,以便于开展试验。
  “这就是爬泰山的机器狗。”孙宝岩一边操作机器狗,一边介绍。在宇树科技的展厅内,春晚上炫舞的机器人H1和腾空翻跟斗的机器狗吸引了不少访客的注意,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2016年,“90后”小伙王兴兴创办了宇树科技,8年多的时间里,公司在足式机器人领域达到全球技术领先。
  目前,公司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180余项,授权专利150余项,四足机器人在全球市占率达到60%。
长期主义
  过去的8年多时间里,机器人行业“潮起潮落”。
  如果说“技术至上”是企业经营之道,坚持“长期主义”则是这家科技公司在“大浪淘沙”后仍屹立不倒的原因。
  开春后,宇树科技紧锣密鼓“招兵买马”,招聘机械结构工程师、嵌入式软件工程师等多个岗位。其中,薪酬最高的岗位为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工程师,月薪范围为4万—7万元,按“13薪+”来计算,该岗位年薪最高可超过90万元。
  “宇树科技的机器人已应用到巡检、救援等领域,未来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将应用到更多领域。”孙宝岩介绍,从2017年宇树科技推出首款四足机器人Laikago,到2023年发布工业级B2机器人,再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宇树科技的技术路线一以贯之,就是坚持在机器人领域深耕。2024年,宇树科技宣布开源强化学习代码库,吸引全球超万名开发者参与创新。
  “人类也许是宇宙的过客,但科技一定是永恒的。”在王兴兴的寄语中,他对科技的热爱显而易见。宇树科技的英文名称“Unitree”,这正是“Universe”(宇宙)和“Tree”(树)的缩写。
  “因为科技的发展,原本遥不可及的技术,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我们是为了把每一天的美好留在生活里,更是为了民生所需,点亮一棵又一棵人类的科技树!”王兴兴说。
创新土壤
  “王兴兴是浙江宁波人,又曾在杭州求学,再加上杭州的互联网产业及人才基础,选择了在杭州创业。”孙宝岩介绍,长三角地区制造业集群效应同样重要,能帮助企业快速成长扩张。杭州当地政府的帮助和支持必不可少,企业有了茁壮成长的土壤。
  12日,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宇树科技作为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佼佼者,其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性能、灵活性和负载能力上表现出色,技术实力位居国内前列。
  郭涛认为,杭州以Deepseek、宇树科技为代表的“六小龙”企业备受关注,其成功源于多方面因素。首先,政府大力支持高科技产业,提供资金补贴、税收优惠、场地支持等,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其次,杭州重视人才培养与引进,拥有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同时积极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形成优质人才生态;再者,杭州产业集群效应显著,上下游产业链完整,企业间协作频繁,促进了技术快速迭代和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