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城乡水务装上“智慧大脑”
2025-02-1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杨国胜 张忠德
“水流正常,压力稳定,水质无异常。”近日,在青岛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智慧水务管理平台前,该集团水务公司调度中心主任李波轻点鼠标,实时生成的报告迅速呈现在大屏幕上。
智慧水务管理平台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建成智慧供水调度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视频可视化系统、污水管控平台等9大系统,通过智慧供水调度系统、视频可视化系统和二次供水管理平台等核心模块,整合供水运营数据,实现了全流程的智能化管控。截至目前,该平台已覆盖全域2400余公里供水管网及80余处净水厂站,实时监测218个压力点、384个流量计、68个液位点和87个水质监测点。同时,集成200余处城乡供水厂站、市政泵站、二次供水泵站及高位水池的1000余台视频监控设备,为供水系统的管理和调度提供全面、精准的数据支持。
依托数字化平台的赋能,传统的人工巡检和纸质记录已被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取代,每一根管道、每一座阀门,都如同系统中的“神经元”,实时与中央控制室保持数据联动。这种智能监管不仅体现在日常监控中,还在突发事件中展现出高效性。
日前,青岛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水务公司维修人员在西海岸新区蟠龙河路与君塔山路交叉口进行抢修时,由于该路段有施工,阀门井被掩埋,无法停水维修作业。工作人员携带定位仪,打开手机GIS系统,对阀门位置进行GIS定位,不到十分钟,就成功定位到了被掩埋的阀门井所在的具体位置,及时完成了供水管道抢修。
在居民日常用水方面,由于安装了智能水表,居民可通过手机随时查看家中上传的用水量、费用变动及历史数据。
智慧水务管理平台还实现了从城市到乡村的覆盖,让农村群众喝上安全放心的“智慧水”。大场镇凤墩村72岁村民徐本云说:“以前是靠天吃水,水质没有保障。现在政府修建了水厂,通上了自来水,用着省心,喝着安心。”
农村饮水,建设是基础,管理、运行是重点。位于大场镇农村供水公司的调度中心内,大屏幕上实时显示整个农村供水网络运行情况,包括当日供水量、进出厂水质监控以及精确到村头户表的数据。
青岛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农村供水公司经理闫文军说:“每个农村水厂都有自动化系统,系统中的传感器将这些数据收集分析后传到集控中心,我们以此来掌握水厂的运行情况。”
为了让农村群众从“喝上水”到“喝方便水”,再到“喝上放心水”,青岛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水务公司在全省范围内打造了首个农村“智慧水务”中心调度平台,农村水厂由“单打独斗”,变成“集团作战”。
“这个平台最主要的优点,就是能从源头开始管控,打造水质监测预警平台,并配套余氯、浊度等多项水质指标在线检测仪器,实现了对原水、过程水、出厂水的全过程监控,构筑起从源头到终端的‘双防线’。”闫文军介绍。
智慧水务管理平台还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采集污水站点运行信息,监控设备状态及关键数据,提升管理效率和隐患预警能力。目前,已有387座污水收集池、128座泵站、231个模块接入平台。
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2024年智慧水务典型案例清单中,由青岛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研发的城乡供排水一体化智慧管控平台成功入选,是青岛市唯一入选的企业案例。
“水流正常,压力稳定,水质无异常。”近日,在青岛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智慧水务管理平台前,该集团水务公司调度中心主任李波轻点鼠标,实时生成的报告迅速呈现在大屏幕上。
智慧水务管理平台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建成智慧供水调度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视频可视化系统、污水管控平台等9大系统,通过智慧供水调度系统、视频可视化系统和二次供水管理平台等核心模块,整合供水运营数据,实现了全流程的智能化管控。截至目前,该平台已覆盖全域2400余公里供水管网及80余处净水厂站,实时监测218个压力点、384个流量计、68个液位点和87个水质监测点。同时,集成200余处城乡供水厂站、市政泵站、二次供水泵站及高位水池的1000余台视频监控设备,为供水系统的管理和调度提供全面、精准的数据支持。
依托数字化平台的赋能,传统的人工巡检和纸质记录已被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取代,每一根管道、每一座阀门,都如同系统中的“神经元”,实时与中央控制室保持数据联动。这种智能监管不仅体现在日常监控中,还在突发事件中展现出高效性。
日前,青岛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水务公司维修人员在西海岸新区蟠龙河路与君塔山路交叉口进行抢修时,由于该路段有施工,阀门井被掩埋,无法停水维修作业。工作人员携带定位仪,打开手机GIS系统,对阀门位置进行GIS定位,不到十分钟,就成功定位到了被掩埋的阀门井所在的具体位置,及时完成了供水管道抢修。
在居民日常用水方面,由于安装了智能水表,居民可通过手机随时查看家中上传的用水量、费用变动及历史数据。
智慧水务管理平台还实现了从城市到乡村的覆盖,让农村群众喝上安全放心的“智慧水”。大场镇凤墩村72岁村民徐本云说:“以前是靠天吃水,水质没有保障。现在政府修建了水厂,通上了自来水,用着省心,喝着安心。”
农村饮水,建设是基础,管理、运行是重点。位于大场镇农村供水公司的调度中心内,大屏幕上实时显示整个农村供水网络运行情况,包括当日供水量、进出厂水质监控以及精确到村头户表的数据。
青岛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农村供水公司经理闫文军说:“每个农村水厂都有自动化系统,系统中的传感器将这些数据收集分析后传到集控中心,我们以此来掌握水厂的运行情况。”
为了让农村群众从“喝上水”到“喝方便水”,再到“喝上放心水”,青岛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水务公司在全省范围内打造了首个农村“智慧水务”中心调度平台,农村水厂由“单打独斗”,变成“集团作战”。
“这个平台最主要的优点,就是能从源头开始管控,打造水质监测预警平台,并配套余氯、浊度等多项水质指标在线检测仪器,实现了对原水、过程水、出厂水的全过程监控,构筑起从源头到终端的‘双防线’。”闫文军介绍。
智慧水务管理平台还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采集污水站点运行信息,监控设备状态及关键数据,提升管理效率和隐患预警能力。目前,已有387座污水收集池、128座泵站、231个模块接入平台。
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2024年智慧水务典型案例清单中,由青岛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研发的城乡供排水一体化智慧管控平台成功入选,是青岛市唯一入选的企业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