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穿城”记

2025-01-2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杨珂
   本报通讯员 陈俊 蒋云龙 王姗姗
  
  日前,新疆乌鲁木齐绕城高速公路上,三辆震源车疾驰而过,奔赴下一个施工点。此前,他们刚刚完成了永丰三维项目的震动作业。
  作为中石化首个大规模穿越省会城市的地震勘探项目,永丰三维项目地处天山山脉,山下,水库、农田、公路、厂矿、管网等星罗棋布,施工环境极为复杂,给中石化地球物理公司胜利分公司SGC2109队出了一道难题。
不打无准备之仗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胜利分公司成立生产保障领导小组,建立“自上而下、逐级深入、精细落实、沟通及时、动态调整”的管理网络,把“会场”搬到“现场”,有问题现场解决、有困难现场协调。
  城区为小型航空器禁飞区。为全面掌控工区概况,项目只能购买商业卫星图片进行施工设计,以“可实施性、尽量减少缺口、确保观测系统属性”为原则,工作人员通过“行车+步行”方式进行了多轮次、全覆盖的“地毯式”精细踏勘,为生产组织提供了有力保障。
  乌拉泊水库是乌鲁木齐市核心饮用水源,库方不允许任何生产活动。但若将该区域空出,采集资料会面临巨大缺口。
  项目工农协调组积极主动对接乌鲁木齐水务、环保、库区等单位,组织联合协商会议,并邀请政府人员、居民代表进行实地考察,现场讲解地震勘探工作原理。
  结合水库地质条件、生态保护要求,技术人员还对施工设计进行反复论证、修订。经过六轮艰苦沟通,双方最终达成了符合技术要求的施工方案,确保了采集质量。
  “我们不打无准备之仗,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项目经理唐伟说。
人人扛起安全职责
  打开HSE数智化管理平台后台,汇总前一天安全用电、消防和充电设备隐患排查统计数据,是安全员王营每天的常规工作。
  项目接手以来,SGC2109队利用HSE数智化管理平台,为安全管理赋能。
  他们将“一人一档”“班前班后会”“员工健康”“风险识别”“领导履职”等信息制成二维码,由负责人扫码填写日常检查数据,再上传到平台。经过系统自动归类和整理后,管理人员通过数智化平台,就能实时查看各个板块的最新数据,掌握最新情况。
  面对复杂的环境施工,SGC2109队施行“5115”全员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划分五级网格,有效传导安全生产责任。
  “全员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切实消除了每一名分包商员工‘管什么、如何管’的困惑。安全管理实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管理到点、责任到岗、考核到人,打通了责任落实“‘最后一公里’。”SGC2109队安全副经理刘勇说。
新质生产力赋能
  “倒计时,3、2、1……”前不久,在达坂城区的一处山沟里,SGC2109队使用新型爆炸机成功完成了放炮任务。
  这次,他们引入了iEM智能井炮激发管理系统,该系统依靠北斗通信,自主识别、自主排队和自动激发,有效解决了大山信号遮挡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更好地提高施工效率,他们利用踏勘成果与轨迹创建全区可视化“大图”,将重难点区域以图形化手段向现场传递准确全面的信息;创新应用奥维地图软件事件响应功能,通过弹窗和语音提醒进行播报,实现了“语音小提示、施工大作用”。
  此外,该项目还应用了近地表微动调查技术、山地区域微测井工艺、井炮智能报警装置等多项新技术、新装备。
  “新质生产力赋能地震勘探,为项目高效采集打牢了基础。”SGC2109队经理陈杰说,高效高质量施工是胜利物探的优势,他们有信心完成好油田交给的任务,“精雕细刻”服务好胜利油田西部探区。
  □ 本报记者 杨珂
   本报通讯员 陈俊 蒋云龙 王姗姗
  
  日前,新疆乌鲁木齐绕城高速公路上,三辆震源车疾驰而过,奔赴下一个施工点。此前,他们刚刚完成了永丰三维项目的震动作业。
  作为中石化首个大规模穿越省会城市的地震勘探项目,永丰三维项目地处天山山脉,山下,水库、农田、公路、厂矿、管网等星罗棋布,施工环境极为复杂,给中石化地球物理公司胜利分公司SGC2109队出了一道难题。
不打无准备之仗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胜利分公司成立生产保障领导小组,建立“自上而下、逐级深入、精细落实、沟通及时、动态调整”的管理网络,把“会场”搬到“现场”,有问题现场解决、有困难现场协调。
  城区为小型航空器禁飞区。为全面掌控工区概况,项目只能购买商业卫星图片进行施工设计,以“可实施性、尽量减少缺口、确保观测系统属性”为原则,工作人员通过“行车+步行”方式进行了多轮次、全覆盖的“地毯式”精细踏勘,为生产组织提供了有力保障。
  乌拉泊水库是乌鲁木齐市核心饮用水源,库方不允许任何生产活动。但若将该区域空出,采集资料会面临巨大缺口。
  项目工农协调组积极主动对接乌鲁木齐水务、环保、库区等单位,组织联合协商会议,并邀请政府人员、居民代表进行实地考察,现场讲解地震勘探工作原理。
  结合水库地质条件、生态保护要求,技术人员还对施工设计进行反复论证、修订。经过六轮艰苦沟通,双方最终达成了符合技术要求的施工方案,确保了采集质量。
  “我们不打无准备之仗,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项目经理唐伟说。
人人扛起安全职责
  打开HSE数智化管理平台后台,汇总前一天安全用电、消防和充电设备隐患排查统计数据,是安全员王营每天的常规工作。
  项目接手以来,SGC2109队利用HSE数智化管理平台,为安全管理赋能。
  他们将“一人一档”“班前班后会”“员工健康”“风险识别”“领导履职”等信息制成二维码,由负责人扫码填写日常检查数据,再上传到平台。经过系统自动归类和整理后,管理人员通过数智化平台,就能实时查看各个板块的最新数据,掌握最新情况。
  面对复杂的环境施工,SGC2109队施行“5115”全员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划分五级网格,有效传导安全生产责任。
  “全员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切实消除了每一名分包商员工‘管什么、如何管’的困惑。安全管理实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管理到点、责任到岗、考核到人,打通了责任落实“‘最后一公里’。”SGC2109队安全副经理刘勇说。
新质生产力赋能
  “倒计时,3、2、1……”前不久,在达坂城区的一处山沟里,SGC2109队使用新型爆炸机成功完成了放炮任务。
  这次,他们引入了iEM智能井炮激发管理系统,该系统依靠北斗通信,自主识别、自主排队和自动激发,有效解决了大山信号遮挡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更好地提高施工效率,他们利用踏勘成果与轨迹创建全区可视化“大图”,将重难点区域以图形化手段向现场传递准确全面的信息;创新应用奥维地图软件事件响应功能,通过弹窗和语音提醒进行播报,实现了“语音小提示、施工大作用”。
  此外,该项目还应用了近地表微动调查技术、山地区域微测井工艺、井炮智能报警装置等多项新技术、新装备。
  “新质生产力赋能地震勘探,为项目高效采集打牢了基础。”SGC2109队经理陈杰说,高效高质量施工是胜利物探的优势,他们有信心完成好油田交给的任务,“精雕细刻”服务好胜利油田西部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