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实现省属高校“双一流”学科突破
2025-01-2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
民盟山东省委会(发言人:张 建)
山东作为拥有2200万教育人口的大省,应抢抓窗口期、紧盯关键点、排出优先序,全力攻坚核心指标,努力实现省属高校一流学科“零的突破”。建议:一、以培优为抓手,打造学科建设“先锋队”。从“811”项目遴选的10个潜力学科中,进一步划分“强师、兴农、塑工”不同赛道,实施“一校一策”“一科一策”。在稳定资金投入的基础上,优化资金配置,给予高校更大经费使用自主权,在平台遴选、项目申报、人才工程、科技奖励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二、以人才为突破,充沛学科发展“新动能”。进一步畅通高层次人才引进渠道,设计具有竞争力的特岗招聘计划和薪酬奖励机制。充分发挥省内既有人才效能,搭设各方人才共用的协同创新平台,探索更加灵活有效的人才流动机制。三、以合作为导向,盘活要素共享“资源池”。探索“学校+”模式,重点支持6所“811”项目建设省属高校,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交流合作,整合要素资源,全力争取关键指标如期突破、任务目标圆满完成。(发言人单位及职务: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山东师范大学校长)
山东作为拥有2200万教育人口的大省,应抢抓窗口期、紧盯关键点、排出优先序,全力攻坚核心指标,努力实现省属高校一流学科“零的突破”。建议:一、以培优为抓手,打造学科建设“先锋队”。从“811”项目遴选的10个潜力学科中,进一步划分“强师、兴农、塑工”不同赛道,实施“一校一策”“一科一策”。在稳定资金投入的基础上,优化资金配置,给予高校更大经费使用自主权,在平台遴选、项目申报、人才工程、科技奖励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二、以人才为突破,充沛学科发展“新动能”。进一步畅通高层次人才引进渠道,设计具有竞争力的特岗招聘计划和薪酬奖励机制。充分发挥省内既有人才效能,搭设各方人才共用的协同创新平台,探索更加灵活有效的人才流动机制。三、以合作为导向,盘活要素共享“资源池”。探索“学校+”模式,重点支持6所“811”项目建设省属高校,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交流合作,整合要素资源,全力争取关键指标如期突破、任务目标圆满完成。(发言人单位及职务: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山东师范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