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个方面持续发力,强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泰安实践”新篇章
“走在前、挑大梁”,泰安这样干!
2025-01-1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登高望远 奋力争先——聚焦2025泰安两会
□ 本报记者 王洪涛 刘涛
1月14日,泰安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泰安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泰安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长目标为5.5%以上。登高望远、奋力争先,为全省“走在前、挑大梁”作出更大贡献。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为实现这一目标,泰安将紧紧抓住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机遇,在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黄河战略先行区建设、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稳步推动共同富裕等八个方面坚定不移持续发力,强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泰安实践”新篇章。
今年,泰安将更大力度推动新型工业化,筑牢实体经济坚实根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推进项目谋划建设,加快推进数转智改,强化科技创新赋能。特别是在未来产业布局上,前瞻布局合成生物、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未来健康等产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未来产业集群。建设卫星互联网产业基地。布局低空动力、泰山低空经济等产业园区。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升级提档增效。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进消费场景提质增量,打造富有泰安特色的消费目的地。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冰雪经济。壮大赛事经济,优化泰山国际登山比赛等自主IP赛事,引进世跆联主席杯跆拳道比赛等大型赛事。培优节会经济,打响泰山动漫节、天平湖新青年音乐节等节事品牌。培育潮玩经济、网红经济,丰富夜市、夜游等业态,建设一批文旅消费集聚区、特色街区。
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展现“泰安担当”。深入实施碳达峰“十大工程”,稳步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加快产业园区绿色化、循环化改造,培育绿色低碳示范园区。扎实开展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十大行动”。打造一批全国、全省生态示范区和“两山”基地。持续推进大气环境质量提升攻坚,环境空气质量保持内陆城市前列。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擦亮泰安文旅金字招牌。加快泰山·黄河—大汶河文化旅游生态廊道、红门路泰山堂、九女峰童话村、艾洼旅游街区、梦幻桃花源等项目建设。支持天平湖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东平湖创建5A级旅游景区。推动彩汶田园景区、石敢当文化园等创建4A级旅游景区。创新商务游、会展游、研学游、国风国潮等新业态,推出更多特色主题文旅线路。加快城市吉祥物和城市礼品系列产品研发。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谱写齐鲁样板泰安篇章。壮大泰山茶、高端畜牧、高效蔬菜、生态渔业等优势特色产业。编制“泰山番茄”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做强泰山番茄创新研究院,打造“泰山番茄工厂”。做强楼德煎饼、龙廷毛刷等16个小微特色产业园。加强农业企业梯次培育,规上食品企业营业收入突破400亿元。建好数字农业大脑。构建“泰好吃”营销体系,提升品牌影响力、市场竞争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泰安综合保税区建设。支持泰安高新区建设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开展“跨国公司、央企国企”对接活动,鼓励企业增资扩股、利润再投资、境外发债和境外上市返程投资。实施“百企百展”出海行动,打响“泰山好品·贸通全球”品牌。梯次培育外贸经营主体,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200家以上。深化“产业带+跨境电商”培育行动,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提升新型城镇化品质内涵。深度融入济南都市圈。加速济泰同城化、钢城新泰一体化,推进基础设施、产业生态、公共服务等领域同城化合作。推进新泰市、宁阳县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支持新泰市争创国家试点。加强6个省级小城镇提升行动试点镇建设。支持肥城市打造“千亿县”。莱热入泰工程竣工投用。加快推进济枣高铁、泰安综合保税区铁路专用线建设。实施董梁高速沈海高速至新泰段、泰新高速和S104济微线宁阳段改扩建等工程。建成济微高速泰安段,实现“县县三高速”。
更大力度探索共同富裕路径,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有序扩大优质高中学位资源,大力实施职教共同体建设。新改扩建中小学7所、幼儿园6所,实施义务教育薄改提升项目150个。乡镇公办中小学“一校多区”管理改革实施率达到60%以上,集团化办学农村学校覆盖率达到100%。
□ 本报记者 王洪涛 刘涛
1月14日,泰安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泰安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泰安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长目标为5.5%以上。登高望远、奋力争先,为全省“走在前、挑大梁”作出更大贡献。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为实现这一目标,泰安将紧紧抓住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机遇,在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黄河战略先行区建设、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稳步推动共同富裕等八个方面坚定不移持续发力,强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泰安实践”新篇章。
今年,泰安将更大力度推动新型工业化,筑牢实体经济坚实根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推进项目谋划建设,加快推进数转智改,强化科技创新赋能。特别是在未来产业布局上,前瞻布局合成生物、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未来健康等产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未来产业集群。建设卫星互联网产业基地。布局低空动力、泰山低空经济等产业园区。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升级提档增效。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进消费场景提质增量,打造富有泰安特色的消费目的地。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冰雪经济。壮大赛事经济,优化泰山国际登山比赛等自主IP赛事,引进世跆联主席杯跆拳道比赛等大型赛事。培优节会经济,打响泰山动漫节、天平湖新青年音乐节等节事品牌。培育潮玩经济、网红经济,丰富夜市、夜游等业态,建设一批文旅消费集聚区、特色街区。
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展现“泰安担当”。深入实施碳达峰“十大工程”,稳步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加快产业园区绿色化、循环化改造,培育绿色低碳示范园区。扎实开展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十大行动”。打造一批全国、全省生态示范区和“两山”基地。持续推进大气环境质量提升攻坚,环境空气质量保持内陆城市前列。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擦亮泰安文旅金字招牌。加快泰山·黄河—大汶河文化旅游生态廊道、红门路泰山堂、九女峰童话村、艾洼旅游街区、梦幻桃花源等项目建设。支持天平湖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东平湖创建5A级旅游景区。推动彩汶田园景区、石敢当文化园等创建4A级旅游景区。创新商务游、会展游、研学游、国风国潮等新业态,推出更多特色主题文旅线路。加快城市吉祥物和城市礼品系列产品研发。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谱写齐鲁样板泰安篇章。壮大泰山茶、高端畜牧、高效蔬菜、生态渔业等优势特色产业。编制“泰山番茄”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做强泰山番茄创新研究院,打造“泰山番茄工厂”。做强楼德煎饼、龙廷毛刷等16个小微特色产业园。加强农业企业梯次培育,规上食品企业营业收入突破400亿元。建好数字农业大脑。构建“泰好吃”营销体系,提升品牌影响力、市场竞争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泰安综合保税区建设。支持泰安高新区建设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开展“跨国公司、央企国企”对接活动,鼓励企业增资扩股、利润再投资、境外发债和境外上市返程投资。实施“百企百展”出海行动,打响“泰山好品·贸通全球”品牌。梯次培育外贸经营主体,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200家以上。深化“产业带+跨境电商”培育行动,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提升新型城镇化品质内涵。深度融入济南都市圈。加速济泰同城化、钢城新泰一体化,推进基础设施、产业生态、公共服务等领域同城化合作。推进新泰市、宁阳县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支持新泰市争创国家试点。加强6个省级小城镇提升行动试点镇建设。支持肥城市打造“千亿县”。莱热入泰工程竣工投用。加快推进济枣高铁、泰安综合保税区铁路专用线建设。实施董梁高速沈海高速至新泰段、泰新高速和S104济微线宁阳段改扩建等工程。建成济微高速泰安段,实现“县县三高速”。
更大力度探索共同富裕路径,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有序扩大优质高中学位资源,大力实施职教共同体建设。新改扩建中小学7所、幼儿园6所,实施义务教育薄改提升项目150个。乡镇公办中小学“一校多区”管理改革实施率达到60%以上,集团化办学农村学校覆盖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