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打造理论“硬”阵地 提升宣讲“软”课堂

2025-01-10 作者: 王思晴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王思晴
   通讯员 刘泽鑫 刘韦竞 报道
  本报莒南讯 “樱桃卖得实在好,网络直播是个宝,闺女教我来直播,俺也当上主播喽!这不,我一大早就来卖樱桃了,来来来,大家拿出手机,都进到我的直播间……”近日,由莒南县坪上镇本土庄户剧团编排的《“好例”三姐妹》文艺宣讲,在厉家寨展览馆的穹顶影院上演,赢得现场游客的热烈掌声。
  2024年以来,莒南县立足本土资源优势,依托厉家寨展览馆这一市级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宣讲“硬”阵地,通过开展沉浸式宣讲“软”课堂体验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焕发出新时代的活力与魅力。厉家寨展览馆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红色基因,这里不仅陈列着珍贵的历史文物、翔实的文献资料,更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与场景复原技术,生动再现了厉家寨人民战天斗地的峥嵘岁月。“我们不仅致力于配齐场馆内的基础设施,同时选树培养能讲会讲善讲的宣讲员,充分结合镇域内的历史文化特点,使得抽象的理论有了具象化的依托,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能够直观地触摸历史、感受精神力量,为开展沉浸式宣讲提供高质量平台。”坪上镇党委宣传委员王鹏飞说。
  “软”课堂激发情感共鸣。以《盛赞党的二十大》、《“好例”三姐妹》等为代表的文艺宣讲,将党的创新理论与老百姓生活紧密相连,通过富有乡土气息的展演形式,把理论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受众在欣赏文艺节目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理论的熏陶,极大地增强了宣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此外,沂蒙精神——“愚公移山”主题宣讲课程体系,深入挖掘本土红色故事,如《“小铁牛”厉月过》、《“好例”中的厉月坤》和《铁姑娘与“新愚公”》等系列宣讲精品课程。宣讲员带领听众置身于历史情境中,让受众深刻领悟到沂蒙精神的内涵与价值,激发起内心的情感共鸣和奋斗精神,实现了理论教育从“耳旁风”到“心中印”的转变。
  沉浸式场景增强体验感受。依托展览馆外的6组雕塑,以及周边的稻田画、梯田、整修的大渡槽等,共同营造出全方位的沉浸式体验环境。受众通过置身体验,能够亲身参与、实地感受厉家寨人民当年“战天斗地”的生产生活场景,在与历史的对话中,深刻理解理论的实践意义和时代价值,真正将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记者 王思晴
   通讯员 刘泽鑫 刘韦竞 报道
  本报莒南讯 “樱桃卖得实在好,网络直播是个宝,闺女教我来直播,俺也当上主播喽!这不,我一大早就来卖樱桃了,来来来,大家拿出手机,都进到我的直播间……”近日,由莒南县坪上镇本土庄户剧团编排的《“好例”三姐妹》文艺宣讲,在厉家寨展览馆的穹顶影院上演,赢得现场游客的热烈掌声。
  2024年以来,莒南县立足本土资源优势,依托厉家寨展览馆这一市级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宣讲“硬”阵地,通过开展沉浸式宣讲“软”课堂体验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焕发出新时代的活力与魅力。厉家寨展览馆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红色基因,这里不仅陈列着珍贵的历史文物、翔实的文献资料,更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与场景复原技术,生动再现了厉家寨人民战天斗地的峥嵘岁月。“我们不仅致力于配齐场馆内的基础设施,同时选树培养能讲会讲善讲的宣讲员,充分结合镇域内的历史文化特点,使得抽象的理论有了具象化的依托,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能够直观地触摸历史、感受精神力量,为开展沉浸式宣讲提供高质量平台。”坪上镇党委宣传委员王鹏飞说。
  “软”课堂激发情感共鸣。以《盛赞党的二十大》、《“好例”三姐妹》等为代表的文艺宣讲,将党的创新理论与老百姓生活紧密相连,通过富有乡土气息的展演形式,把理论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受众在欣赏文艺节目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理论的熏陶,极大地增强了宣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此外,沂蒙精神——“愚公移山”主题宣讲课程体系,深入挖掘本土红色故事,如《“小铁牛”厉月过》、《“好例”中的厉月坤》和《铁姑娘与“新愚公”》等系列宣讲精品课程。宣讲员带领听众置身于历史情境中,让受众深刻领悟到沂蒙精神的内涵与价值,激发起内心的情感共鸣和奋斗精神,实现了理论教育从“耳旁风”到“心中印”的转变。
  沉浸式场景增强体验感受。依托展览馆外的6组雕塑,以及周边的稻田画、梯田、整修的大渡槽等,共同营造出全方位的沉浸式体验环境。受众通过置身体验,能够亲身参与、实地感受厉家寨人民当年“战天斗地”的生产生活场景,在与历史的对话中,深刻理解理论的实践意义和时代价值,真正将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