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黄河三角洲的绿色守望者
2025-01-0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级工程师王安东
过去的一年,真是喜事连连!
我们先是成功繁育了20只朱鹮幼鸟,紧接着在7月,黄河口候鸟栖息地成功入选世界自然遗产,近期,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公布的鸟类数量由之前的373种增加至374种……这些对于我和团队来说是工作中最大的收获。随着申遗的成功,围绕候鸟栖息地开展的保护、研究、利用工作逐步开展,大量科研资源的投入、科研团队的进驻,让我更加坚定了在保护区开展生态保护修复的信心。
只有构建一个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才能为这些珍稀鸟类提供安全的栖息地,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保护方法,进一步提升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高质量建设黄河口国家公园,一直是东营人的心头大事。新的一年,我和团队将参与筹建黄河口国家公园研究院,持续加大湿地生态保护修复技术研究,做好互花米草治理动态监测,持续开展牡蛎礁、盐地碱蓬、海草床修复技术攻关。不断提升鸟类栖息地质量,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样板。
同时,加强与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伙伴关系组织及相关保护地合作交流,相互交流学习候鸟保护与监测、湿地保护与修复等理念与技术。
(□记者 杨珂 李广寅 整理)
过去的一年,真是喜事连连!
我们先是成功繁育了20只朱鹮幼鸟,紧接着在7月,黄河口候鸟栖息地成功入选世界自然遗产,近期,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公布的鸟类数量由之前的373种增加至374种……这些对于我和团队来说是工作中最大的收获。随着申遗的成功,围绕候鸟栖息地开展的保护、研究、利用工作逐步开展,大量科研资源的投入、科研团队的进驻,让我更加坚定了在保护区开展生态保护修复的信心。
只有构建一个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才能为这些珍稀鸟类提供安全的栖息地,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保护方法,进一步提升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高质量建设黄河口国家公园,一直是东营人的心头大事。新的一年,我和团队将参与筹建黄河口国家公园研究院,持续加大湿地生态保护修复技术研究,做好互花米草治理动态监测,持续开展牡蛎礁、盐地碱蓬、海草床修复技术攻关。不断提升鸟类栖息地质量,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样板。
同时,加强与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伙伴关系组织及相关保护地合作交流,相互交流学习候鸟保护与监测、湿地保护与修复等理念与技术。
(□记者 杨珂 李广寅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