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三聚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聚力技术创新

废弃油脂变身清洁能源

2024-12-31 作者: 栗晟皓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栗晟皓
   本报通讯员 史发启

  近日,在位于莒县的山东三聚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生物航煤项目施工现场,载着各类生物航煤生产设备部件的大型车辆进进出出。“目前,项目主体已基本完工,订购的设备将陆续进场,计划2025年第二季度试运营,这是公司自2020年成立以来在莒县投资的第四个项目。”山东三聚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朱国银介绍。该公司主要以进口废弃动植物油脂或国内产生的“地沟油”为原料,通过加氢工艺生产烃基生物柴油,让“一文不值”的废弃油脂变为宝贝。
  在不远处的生物柴油生产工厂里,林立的大型反应装置星罗棋布,设备运转的轰鸣声不绝于耳。“今年公司的烃基生物柴油加工贸易订单增长迅速,产品远销荷兰、西班牙等国家。”朱国银告诉记者,生物油的加工过程中,由于原料油的杂质含量多,造成装置的运行周期短,生产过程中的反应条件要求苛刻。该公司的研发团队经过多年技术攻关,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柴油加氢技术,通过精准的温度和压力的控制,可生产出多种规格的生物能源产品。公司拥有I类知识产权2项,Ⅱ类知识产权12项,软件著作权5项,先后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
  目前,该企业已成为国内领先的烃基生物柴油供应商和行业领军企业之一,拥有欧盟ISCC、DDC双重国际可持续发展与碳认证,产品在欧洲已形成稳定的市场,市场占有率高。2023年,国内出口生物柴油共48万吨,山东三聚出口16万吨,占比达33%。依托该项目,莒县争创为国家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县。
  “生物航煤具有典型的绿色属性,是未来十年全球航空领域碳减排达峰的优先路径,其市场将持续爆发增长。”朱国银说,瞄准生物航煤市场需求巨大、前景广阔,今年企业投资3.8亿元新上年产20万吨生物航煤项目,主要生产高附加值的生物航煤、低凝生物柴油以及生物石脑油。
  “依托日照港北方能源枢纽优势,我们将继续投资建设二期项目,打造国际一流的生物能源产业基地。建成后,莒县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生物能源加工中心。”朱国银说。
  □ 本报记者 栗晟皓
   本报通讯员 史发启

  近日,在位于莒县的山东三聚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生物航煤项目施工现场,载着各类生物航煤生产设备部件的大型车辆进进出出。“目前,项目主体已基本完工,订购的设备将陆续进场,计划2025年第二季度试运营,这是公司自2020年成立以来在莒县投资的第四个项目。”山东三聚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朱国银介绍。该公司主要以进口废弃动植物油脂或国内产生的“地沟油”为原料,通过加氢工艺生产烃基生物柴油,让“一文不值”的废弃油脂变为宝贝。
  在不远处的生物柴油生产工厂里,林立的大型反应装置星罗棋布,设备运转的轰鸣声不绝于耳。“今年公司的烃基生物柴油加工贸易订单增长迅速,产品远销荷兰、西班牙等国家。”朱国银告诉记者,生物油的加工过程中,由于原料油的杂质含量多,造成装置的运行周期短,生产过程中的反应条件要求苛刻。该公司的研发团队经过多年技术攻关,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柴油加氢技术,通过精准的温度和压力的控制,可生产出多种规格的生物能源产品。公司拥有I类知识产权2项,Ⅱ类知识产权12项,软件著作权5项,先后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
  目前,该企业已成为国内领先的烃基生物柴油供应商和行业领军企业之一,拥有欧盟ISCC、DDC双重国际可持续发展与碳认证,产品在欧洲已形成稳定的市场,市场占有率高。2023年,国内出口生物柴油共48万吨,山东三聚出口16万吨,占比达33%。依托该项目,莒县争创为国家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县。
  “生物航煤具有典型的绿色属性,是未来十年全球航空领域碳减排达峰的优先路径,其市场将持续爆发增长。”朱国银说,瞄准生物航煤市场需求巨大、前景广阔,今年企业投资3.8亿元新上年产20万吨生物航煤项目,主要生产高附加值的生物航煤、低凝生物柴油以及生物石脑油。
  “依托日照港北方能源枢纽优势,我们将继续投资建设二期项目,打造国际一流的生物能源产业基地。建成后,莒县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生物能源加工中心。”朱国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