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
在“医”线前沿,卫生服务冒新芽
2024-12-3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黄鑫
今年是山东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的首个年头,这一年,全省上下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深化医疗改革,强化医疗保障,步履不停,动力澎湃。站在民生“医”线,我见证了山东用兜底保障守护万家灯火。
今年3月,《山东省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发布,千家卫生院,万家卫生室,万名医护进乡村……搬新房、上新机、添“智慧”,数家基层医疗机构换新颜:“家门口就能挂专家号,就医获得感大大提升了”,患者由衷赞叹;走家串户,实地随访,基层乡村医生守卫百姓健康。
目前,我省提前超额完成10601家村卫生室改造提升,新增观察诊查床、智慧随访和康复理疗设备、远程心电、血液分析仪等设施设备13.48万台(件),缩小农村急诊急救服务圈到30分钟,基层诊疗量居全国第二,“固定设施+流动服务+智慧赋能”新型服务模式构建,医疗卫生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
今年,我省疾病防控触角不断延伸,从适龄女孩免费接种HPV疫苗,到“两癌”免费筛查向城镇低保适龄妇女延伸,再到“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山东在特殊人群关怀上始终不遗余力。目前,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超3000万人,“三高共管六病同防”一体化服务人群突破200万人,全民参与、人人受益,慢病防控关口不断前移。
“预住院”“智能导诊”“AI辅助诊断”,山东“数”尽其用,提质增效有“智慧”。今年,山东率先发布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方案,加强“经方工程”创新应用。在各地采访,我看到智慧共享中药房轮番上线,机器人“照方抓药”新奇有趣,智能体质辨识仪器等AI问诊方兴未艾,中医药传承冒出新芽。
“先诊疗、后付费”,住院不用付押金,“信用就医”给了患者更多“医靠”。今年,全省上下启动实施工伤保险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亲属范围进一步扩大,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纳入跨省异地就医直接联网结算,强基础、补短板,医保覆盖面积不断增大。
2024年伊始,山东被正式命名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是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我省6个县(市、区)、12家医养结合机构入选全国医养结合示范项目,数量居全国第一。今年,经济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高龄津贴、政府为困难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等制度层出不穷。7月底,全省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达到1000余家。
回顾山东“医”线的2024年,我与无数动人故事相遇。健康不止新闻,在这些故事之外,感动仍在继续。
今年是山东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的首个年头,这一年,全省上下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深化医疗改革,强化医疗保障,步履不停,动力澎湃。站在民生“医”线,我见证了山东用兜底保障守护万家灯火。
今年3月,《山东省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发布,千家卫生院,万家卫生室,万名医护进乡村……搬新房、上新机、添“智慧”,数家基层医疗机构换新颜:“家门口就能挂专家号,就医获得感大大提升了”,患者由衷赞叹;走家串户,实地随访,基层乡村医生守卫百姓健康。
目前,我省提前超额完成10601家村卫生室改造提升,新增观察诊查床、智慧随访和康复理疗设备、远程心电、血液分析仪等设施设备13.48万台(件),缩小农村急诊急救服务圈到30分钟,基层诊疗量居全国第二,“固定设施+流动服务+智慧赋能”新型服务模式构建,医疗卫生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
今年,我省疾病防控触角不断延伸,从适龄女孩免费接种HPV疫苗,到“两癌”免费筛查向城镇低保适龄妇女延伸,再到“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山东在特殊人群关怀上始终不遗余力。目前,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超3000万人,“三高共管六病同防”一体化服务人群突破200万人,全民参与、人人受益,慢病防控关口不断前移。
“预住院”“智能导诊”“AI辅助诊断”,山东“数”尽其用,提质增效有“智慧”。今年,山东率先发布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方案,加强“经方工程”创新应用。在各地采访,我看到智慧共享中药房轮番上线,机器人“照方抓药”新奇有趣,智能体质辨识仪器等AI问诊方兴未艾,中医药传承冒出新芽。
“先诊疗、后付费”,住院不用付押金,“信用就医”给了患者更多“医靠”。今年,全省上下启动实施工伤保险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亲属范围进一步扩大,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纳入跨省异地就医直接联网结算,强基础、补短板,医保覆盖面积不断增大。
2024年伊始,山东被正式命名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是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我省6个县(市、区)、12家医养结合机构入选全国医养结合示范项目,数量居全国第一。今年,经济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高龄津贴、政府为困难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等制度层出不穷。7月底,全省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达到1000余家。
回顾山东“医”线的2024年,我与无数动人故事相遇。健康不止新闻,在这些故事之外,感动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