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数据壁垒,泰安社保卡创新应用领域覆盖率全省第一
小卡片服务大民生
2024-12-2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洪涛 曹儒峰
本报通讯员 秦承娇 杨文洁
随着下课铃声响起,新泰市龙池中学的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奔向食堂,排队、刷卡、打饭,一气呵成。不同于以往,他们刷的并非饭卡,而是社保卡。如今,一张社保卡变身校园“超级通行证”,不仅可以在食堂就餐,还可以满足师生进出校门、图书借阅、奖学金发放等校园身份认证和资金发放需求。
一张社保卡如何取代以往的学生证、借书证、银行卡、就餐卡,“变身”为多功能校园“一卡通”?数据壁垒的打破是关键。
“校园‘一卡通’打破了传统模式中的数据壁垒和校园限制,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等都能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而且在升学后也能继续跨校使用。”新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社保中心副主任李勇说,新泰市打破了不同校园和系统间的数据限制,实现了社保卡和校园卡在身份识别和充值账户等功能上的深度融合。通过整合,教职员工、学生在学校各处出入、就餐、消费、考勤、奖学金发放等均凭社保卡便可办理,从而推动学校实现更高效、便捷、安全的管理。
社保卡持卡用卡人数多、覆盖人群广、与民生关联度高,这些特点使其具备加载更多民生服务功能的潜力。在泰安市,一张社保卡已经覆盖60多个应用场景,社保卡创新应用领域覆盖率达到全省第一。
今年年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的通知》,通知要求,更多民生服务领域的“一卡通”应用将进一步丰富,并结合智慧城市和数字社会发展,创新电子证照、线上服务、数字空间等数字应用。
“一卡通”的关键在“通”。泰安市依托市级社保卡“一卡通”服务平台,加强人社、大数据、银行、银联等部门的协同联动,推动数据融合与共享。同时,在全省率先完成社保卡与“鲁通码”应用场景融合建设,实现“两码融合”,提升社保卡场景拓展、资金承载、支付结算能力,覆盖了人社、就医、交通、文旅等传统领域,而且更多民生领域的社保卡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扩展中。
以新泰为例,社保卡带来的红利正惠及更多的群众。使用社保卡“吃炒鸡满立减”活动,已减免资金9.8万元,为28家商户创造营收78.4万元;每日200余人参与社保卡“一分钱乘公交”绿色出行活动,使用电子社保卡乘车码出行,享受更加便捷、优惠、暖心的公共出行服务……
一张小小的社保卡,能够办理越来越多的业务,社保卡正在成为群众手边的贴心卡、便民卡。“今年以来,仅在消费一项,泰安市各类社保卡优惠活动已吸引3.4万人次参与,优惠金额120万元,直接拉动消费780万元,逐步形成‘政府惠民生、商家得流量、银行增活力、群众得实惠、消费促发展’的社保卡良性‘生态圈’。”泰安市人社局数字化工作专班负责人张勇介绍。
“一卡通”实现的背后,离不开优质、丰富、高效、便捷的人社服务。近年来,泰安市打造“15分钟社保业务便民服务圈”,推动更多社会保险高频服务事项向社区(村居)下沉,实现居民持社保卡或刷电子社保码“就近”办理人社业务。
如今,社保卡的功能越来越多元,不断增加的“社保卡+”场景应用,大大拓宽了百姓便利生活的边界。张勇表示,2025年年底,泰安市还将完成200个以上社保卡应用场景建设,持续推动省会经济圈、黄河流域等社保卡跨区域互联互通,在公共交通、文旅体验、惠民生活等领域共同推出更多优惠措施。
本报通讯员 秦承娇 杨文洁
随着下课铃声响起,新泰市龙池中学的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奔向食堂,排队、刷卡、打饭,一气呵成。不同于以往,他们刷的并非饭卡,而是社保卡。如今,一张社保卡变身校园“超级通行证”,不仅可以在食堂就餐,还可以满足师生进出校门、图书借阅、奖学金发放等校园身份认证和资金发放需求。
一张社保卡如何取代以往的学生证、借书证、银行卡、就餐卡,“变身”为多功能校园“一卡通”?数据壁垒的打破是关键。
“校园‘一卡通’打破了传统模式中的数据壁垒和校园限制,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等都能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而且在升学后也能继续跨校使用。”新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社保中心副主任李勇说,新泰市打破了不同校园和系统间的数据限制,实现了社保卡和校园卡在身份识别和充值账户等功能上的深度融合。通过整合,教职员工、学生在学校各处出入、就餐、消费、考勤、奖学金发放等均凭社保卡便可办理,从而推动学校实现更高效、便捷、安全的管理。
社保卡持卡用卡人数多、覆盖人群广、与民生关联度高,这些特点使其具备加载更多民生服务功能的潜力。在泰安市,一张社保卡已经覆盖60多个应用场景,社保卡创新应用领域覆盖率达到全省第一。
今年年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的通知》,通知要求,更多民生服务领域的“一卡通”应用将进一步丰富,并结合智慧城市和数字社会发展,创新电子证照、线上服务、数字空间等数字应用。
“一卡通”的关键在“通”。泰安市依托市级社保卡“一卡通”服务平台,加强人社、大数据、银行、银联等部门的协同联动,推动数据融合与共享。同时,在全省率先完成社保卡与“鲁通码”应用场景融合建设,实现“两码融合”,提升社保卡场景拓展、资金承载、支付结算能力,覆盖了人社、就医、交通、文旅等传统领域,而且更多民生领域的社保卡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扩展中。
以新泰为例,社保卡带来的红利正惠及更多的群众。使用社保卡“吃炒鸡满立减”活动,已减免资金9.8万元,为28家商户创造营收78.4万元;每日200余人参与社保卡“一分钱乘公交”绿色出行活动,使用电子社保卡乘车码出行,享受更加便捷、优惠、暖心的公共出行服务……
一张小小的社保卡,能够办理越来越多的业务,社保卡正在成为群众手边的贴心卡、便民卡。“今年以来,仅在消费一项,泰安市各类社保卡优惠活动已吸引3.4万人次参与,优惠金额120万元,直接拉动消费780万元,逐步形成‘政府惠民生、商家得流量、银行增活力、群众得实惠、消费促发展’的社保卡良性‘生态圈’。”泰安市人社局数字化工作专班负责人张勇介绍。
“一卡通”实现的背后,离不开优质、丰富、高效、便捷的人社服务。近年来,泰安市打造“15分钟社保业务便民服务圈”,推动更多社会保险高频服务事项向社区(村居)下沉,实现居民持社保卡或刷电子社保码“就近”办理人社业务。
如今,社保卡的功能越来越多元,不断增加的“社保卡+”场景应用,大大拓宽了百姓便利生活的边界。张勇表示,2025年年底,泰安市还将完成200个以上社保卡应用场景建设,持续推动省会经济圈、黄河流域等社保卡跨区域互联互通,在公共交通、文旅体验、惠民生活等领域共同推出更多优惠措施。